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4,(19):8-8
<正>初步调查称马航MH17或遭"外部大量能量巨大物体"击中9月9日,荷兰安全委员会公布马航MH17航班坠机事件初步调查报告,对客机失事原因作出初步结论。报告中说,客机可能遭"外部大量能量巨大物体"击中,而后在空中解体最终坠毁。报告中没有指出导致客机坠毁的责任方。失事的MH17航班原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7月17日在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坠毁。空难发生后不久,一些国际专家曾进入坠机现场,但自从荷兰安全委员会接管调查后,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在坠机现场及附近区域冲突不断,调查人员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2月12日,德国、法国、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方案以及乌东部停火在明斯克达成协议。此次会议前,包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呼吁欧洲与俄罗斯进行政治协商,尽全力促使乌克兰问题得以解决。从历史上看,俄欧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消极循环":俄罗斯封闭落后——俄罗斯向西方学习——俄罗斯实力增长——俄欧关系紧张——俄罗斯封闭落后。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动荡  相似文献   

3.
<正>3月24日,欧洲航空迎来"黑色的一天"。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号航班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上坠毁,机上150名人员全部遇难。德国之翼航空公司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自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0年以来欧洲空难大事记",如果不算去年7月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6月轰动世界的法航A330客机坠毁在大西洋。  相似文献   

4.
冯玉军 《世界知识》2014,(11):36-37
<正>持续半年的乌克兰危机已经从最初的国内政治危机逐渐演变为大国角力、国家分裂和武装冲突的"并发症",短期之内似乎难有结局。在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并加入俄罗斯之后,4月17日,乌俄欧美四方签署的"日内瓦四方协议"并未得到有效遵守,乌东部民间武装与政府军在多地展开激战。5月11日,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州举行"公投"并宣布"独立",但并未像当初克里米亚那样获得俄罗斯的全面力挺和支持。5月  相似文献   

5.
<正>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第三年,战事陷入僵局。在第一年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乌方在第二年没有创造奇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称的“转折之年”没有出现转折。乌方承认,2023年6月开始的“夏季反攻”未能取得突破。2024年2月17日,经数月激战,乌军撤离东部重镇阿夫迪夫卡。由于人员和装备短缺,战事开始朝着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演化。由于国会没有通过新的援助计划,美国对乌援助几乎停顿。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25日,乌克兰三艘海军船只试图通过刻赤海峡,遭到了俄罗斯海军的炮击和扣留。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冲突后宣布乌与俄毗邻的东部十个州进入为期30天的战时状态。对于刻赤冲突事件,乌俄双方各执一词,均称对方在滋事挑衅。乌克兰方面坚称,乌海军船队行动并无不当,俄军向乌克兰海军船只开火,打伤人员并扣押船只,"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违反,是对乌克兰的侵略"。而俄方则说,乌克兰海军船只无视其边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爆发武装冲突以来,乌就将国防重心放在了与俄罗斯接壤的东部地区,而与欧盟国家接壤的西部则被认为是其安全的"大后方"。但在2018年9月与10月之交,乌克兰却开始在与匈牙利接壤的外喀尔巴阡州增派军队。事件的导火索则是乌克兰与匈牙利在跨境少数民族问题上矛盾的公开化,最终导致10月4日乌匈两国互相驱逐对方的领事官员。自欧尔班执政以来,匈牙利对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4,(18):8-8
<正>乌克兰危机持续胶着大国博弈仍在继续8月26日,俄白哈关税同盟-欧盟-乌克兰三方会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独立宫举行,会谈未达成任何书面协议。虽然本次三方会谈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尽了最大努力,但鉴于举行得比较突然,前期准备工作匆忙,再加上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各方未能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乌克兰政府军与东部的战火仍在持续。8月30日,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召开,欧盟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发出新一轮制裁  相似文献   

9.
李谦如 《今日科技》2006,(12):11-13
一、乌克兰自然概况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主要是煤、铁、锰、鎳、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矿产分布在全国7000多个地区,其中有4000多个地区已经开发。乌已探明的铁矿石的储量有194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居世界前列;煤、染料矿石、陶土地蜡和石墨的储量也比较丰富。乌克兰水今日科技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天空降水。乌克兰属森林面积小的国家,森林面积只占全国领土的13.9%,林地总面积为996.9万公顷。二、乌克兰的科学技术潜力乌克兰的科技实力占原苏联的20%以上,仅次于…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乌克兰积极参与了美英借伦敦"俄罗斯前特工中毒事件"发动的"外交战",还阻止俄罗斯公民在乌参加俄总统大选投票,甚至借"暗杀俄记者"事件大做文章(后证明该记者无恙)。9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签署命令,决定不再延长《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2019年4月1日到期),再次把两国关系推向风口浪尖。更严重的是,在俄罗斯与西方严重对峙、乌克兰已经与欧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的背景下,乌加入北约的要求也得到了积极回应,获得了北约"申请国"地位。这将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及乌克兰关系长期紧张,甚至为冲突爆发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1.
<正>俄罗斯应该认识到乌克兰是主权国家,摒弃"俄罗斯帝国意识",不能再将乌克兰变为"卫星国"。而西方也要理解,乌克兰对俄罗斯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仅是地缘、更是文化血脉相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春华 《世界知识》2014,(17):27-29
8月17日,德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四国外长齐聚柏林,商讨旨在实现乌克兰东部停火的路线图。此前,欧盟曾警告俄罗斯勿轻举妄动,否则将招致更严厉的制裁。然而,一轮轮的制裁似乎并没有换来俄罗斯的退让,8月1日开始,俄罗斯停止进口波兰蔬果、罗马尼亚活牛及其相关制品;8月7日,俄罗斯食品进口禁令清单扩大到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这意味着俄罗斯开始使用“食品大棒”回击西方制裁。俄罗斯与欧盟陷入“四难”的制裁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6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焦在乌克兰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这一天克里米亚举行了公民投票,以决定是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结果显示,有超过96.6%的民众赞同加入俄罗斯。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两地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至此,克里米亚公投基本结束。尽管弥漫在克里米亚上空的"火药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4,(16):12-12
据乌克兰最大的投资公司”龙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伊琳娜别兰预测,由于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不断延续及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恶化,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下跌。  相似文献   

15.
贾春阳  陈宇 《世界知识》2014,(16):46-47
<正>不应孤立看待美国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这件事,而应把它放在围绕乌克兰东部危机和马航坠机事件而日趋紧张的俄美关系的大环境中来分析。近日,在美欧借口马航MH17坠机事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之际,美国对俄的另一指控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28日致信普京总统称,美国认定俄罗斯测试了一种陆基中程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俄罗斯外交部则回应称,有关指控是"企图诋毁俄罗斯",是"别有用心的挑衅行为",俄国内甚至再次出现退出《中导条约》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欧一亚、一西一东、一斗一合、一断一连,折射出俄"天然气外交"的现状。7月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停止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俄气首席执行官米勒说:"俄气不会在没有预付款的情况下无条件向乌克兰供气。"同日,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表示,由于俄乌双方未就2015年第三季度天然气价格达成协议,该公司从即日起暂停从俄购买天然气。就这样,俄气再次给乌克兰"断气"。人们已记不清,这是俄气第几次与乌克兰"斗气"并最终  相似文献   

17.
<正>大国之间多年争斗和战争的结果是:乌克兰成为沙皇俄国的臣属,而克里米亚半岛则从一个"汗国"演变成为一个与俄国和乌克兰在不同时期或争夺、或依附、或臣属的地区。地处"边陲之地",动荡不定国家状况身陷"强权掌控",错综复杂外交关系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半岛都是俄国和波兰、立陶宛、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等大国强国争夺与瓜分的对象,其中俄国和波兰对乌克兰的争夺尤其激烈并  相似文献   

18.
孔田平 《世界知识》2023,(19):34-37
<正>2014至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曾使乌克兰东部地区成为“半冻结”的冲突区。2022年2月,俄罗斯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并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明斯克进程”戛然而止。乌克兰危机仍在延宕,各种和平方案陆续出炉,能否以及如何恢复和平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张弘 《世界知识》2014,(6):25-28
<正>"谁的乌克兰"这一命题从国际政治视角看是地缘政治问题,从乌克兰的国内政治视角看则是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从13世纪前后在东欧平原出现乌克兰民族开始,乌克兰就不属于别人,它属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因此,"谁的乌克兰"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乌克兰的道路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自去年11月乌克兰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地位协定"以来,在基辅独立广场的示威活动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今年1月19日,基辅曾发生反政府骚乱,但规模和激烈程度远不如2月的这一次。2月16日,乌克兰反政府抗议者撤离了他们占领的基辅市政府大楼和几个州政府办公楼,乌总检察院随后宣布,议会通过的大赦法2月17日起生效,不再追究闹事者的刑事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