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大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北亚,中俄作为两个力量较为强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而,在东北亚合作的背景下,力图突破中俄两国合作中的各种障碍,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1950年1月18日,中国和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的国家,越南也是与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6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越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过去60年,是中越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60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是中越友好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两国人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之一。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无论是基于解决地区面临的科学问题,还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都应加强中哈两国的科技合作。以国际公认的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出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发表的SCI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按国别、基金资助、中哈合作论文等进行分类分析,指出当前中哈科技合作,特别是基础科研领域的合作产出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国。这表明两国在科技合作的紧密度、深度和效果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妖怪文化的差异却很明显。该文通过中国和日本两国对"妖怪"这一概念的解释,对比两国妖怪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与"妖怪"相关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妖怪文化与宗教的深刻联系,阐述了中国和日本各自的宗教对妖怪文化的出现、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印度是中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邻国,但多年来中印两国的关系却是"近而不亲"。中国与印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互信,而缺乏互信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存在着边界争端,二是彼此的了解严重不足。中国有句古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印作为各有10多亿人口、有长达约2000公里边界线的邻国,除了政府间的官方交往外,本应有大量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但从以下几组数字可以看出,双方  相似文献   

6.
<正>缅甸正走在改革转型道路上,这个重要邻国将去向何方引人注目,事关中国利益。今年是中缅建交65周年。中缅之间有着绵延、深厚的"胞波"情谊,它基于两国千丝万缕的文化、宗教、地缘、血统联系,跨越两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风云,已经成为两国的共同传统,指向两国关系的未来。近年来,中国与缅甸政府保持着建设性的关系,支持他们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鼓励他们走温和的改革道路,以对话方式妥善处理同反对派和地方武装的矛盾,逐步实现国内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新冠疫情继续肆虐全球,大国关系面临新调整、新挑战,新技术革命蓄势待发、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2021年国际军控局势的发展,也预示着新一年全球军控格局的看点。美国搅动国际军控局势美国凭借其核武库和军事实力对国际军控的走势产生较大影响力。拜登自就任美胡高辰国总统以来表现出与前任特朗普有些军事科学院工作人员不同的军控姿态,2021年1月,美俄两国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达成一致,世人为美俄之间唯一存续的军控条约的命运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条件下,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两国建立了公使级外交关系,不久又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抗战期间,中加两国在政治方面进行了合作与交涉。其一是关于废除加拿大在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问题;其二是华人移民问题。此外,加拿大政府在政治事务方面还面临着如何对待国民党政权的问题和加拿大在战后中国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我们认为:首先,两国高级别官方关系的建立是双方的共同需要;其次,两国官方关系的建立对双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两国官方关系建立的主要作用是为双方提供了高层次的联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中俄文化交往与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往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际政治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的必然,是两大邻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其它交往的基础,是发展两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急剧攀升。但由于国内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有限,中国的石油供应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供应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北方邻国俄罗斯正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量出口石油,中俄两国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能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中俄两国在石油方面的合作,已成为中国政府亟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宋威 《科技信息》2011,(18):159-159
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战争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对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阐明鸦片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以有利于分析两国在鸦片战争后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8月,柬埔寨老挝边境上演了令人揪心的一幕。8月11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向老挝总理通伦发出最后通牒,限老挝军队于8月17日撤出两国争议领土。同时,柬埔寨军队开始向边境集结,准备作战。千钧一发之际,洪森紧急前往老挝与通伦斡旋。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表态下,一场即将打响的战事得以化解。危机之后,看似波澜不惊的柬老关系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柬埔寨和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邻国,两国都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共建"一带  相似文献   

13.
<正>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45周年纪念。中日建立外交关系被称之为"两国邦交正常化",标志两国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里的用语很特别——中日邦交。邦即邻,邦交便是邻国间的关系,但中国有很多邻国,为何唯独中日称之为邦交?我问了一些人,包括日本人,答案都不一样,不过大多认为,可能是由于中日有着特殊交往历史的缘故。在历史长河中,日本与中国有着割不断的思想文化情结,本应是友邦,但近代却成了恶邻,日本崛起后侵略中  相似文献   

14.
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没有将华盛顿作政治拜会的首选,而是选择了与之有很深芥蒂的亚洲邻国中国。应该说,这既是中国在两国历史问题上外交斗争的结果,也是日方试图改善中日关系、愿为克服政治障碍做出努力的积极信号。此前9月29日,安倍在施政演说中表示,中韩是“重要邻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由于彼此地理接近和长期历史交往等原因,文化上的亲缘关系是相当广泛和深远的,特别是民间故事方面的关系则更具代表性。但是,中日两国的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也存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五大湖区作为加拿大和美国共有的资源区,是两国既冲突、又合作的见证,也是20世纪两国外交关系的缩影。两国曾签署过"边界水域条约"等协定,为此也建立过国际联合委员会等协调组织,这构成了两国的环境协调机制。这种以美国为主导的机制是两国政府努力解决分歧、扩大合作的结果,总体来说,也是其他邻国处理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     
睦邻友好政策的新成就我国政府一貫地主張不同社会制度国傢之间实行和平共处。我国政府对周圍的邻国一貫执行睦邻友好政策,真誠地希望同亚洲邻国通过談判解决历史遺留下来的复杂問題。本着这样的立場,十多年来,我国同許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一直向前发展。我国同邻国之間,一个接着一个,通过談判,解  相似文献   

18.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要期待与邻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是不是更好?”“与大国相邻的小岛国经常会有一种紧张感,这是难以避免的,(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一直以来,包括现在似乎都没有那么特别好过。”“靖国神社只不过是个象征,如果没有了靖国神社,日中所有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吗?似乎也没有那么简单。日中两国在将来的发展战略上有很多想法互相重叠,才使得问题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19.
<正>也门内乱逐步跃升为地区冲突,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对立加剧,与沙、伊两国均有渊源的巴基斯坦也不由自主地被迫卷入。一方面,沙特希望巴基斯坦出兵帮助剿灭什叶派胡塞武装;另一方面,伊朗希望巴基斯坦恪守中立,积极发挥调停作用。对巴基斯坦而言,沙特是其在伊斯兰世界的战略盟友,作用难以替代;而伊朗是利益交织的重要邻国,对其国内  相似文献   

20.
巴西是拉美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资源体量以及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长期稳定的中巴经济合作关系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巴西是中国全面实施拉美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中国产品及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目标市场,也是重构国际经济秩序及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支持力量,与巴西在农产品、资源及能源领域合作对中国未来增长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中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与巴西的经贸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关系是中巴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