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鲁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人物家族——“狂人”家族。我们之所以把他们归为一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特别是命运都有相同之点,即:不满现状,要求改变现实,他们都有一颗不安的心灵。这个“狂人”家族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初期的生活图景,成为历史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2.
1983年台湾女作家李昂发表中篇小说《杀夫》,以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女性的杀夫行为,对“杀夫”现象做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被迫杀夫。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小说中不断出现与《杀夫》女主人公林市类似的以极端方式反抗男权的女性形象,构成不可忽视的“‘挥刀’的女人”的群像,对这些女性形象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冯沅君是“五四”女性创作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她前期的小说往往被看作是正面直击封建婚姻制度、争取爱情自由的范本。但是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其创作中峻切的反封建主题以及文本叙述中复数的人称“我们”造成了她小说中人物形象性别身份的价值失落以及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而这种主动规避女性自我的叙述策略和当时的时代语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海岩以其传奇性的书写,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两类鲜明的另类女性形象,从而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神秘莫测的妖女和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美狄亚这两个原型进行了复制与改造。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女性人物画廊,也给读者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琦 《科技信息》2012,(27):191-192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是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本文主要讲了珍妮怎样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最终取得了同男性平等的地位。本文从女主人公和其他女性角色的形象分析入手,突出了珍妮是敢于反抗父权制社会的现代女性。  相似文献   

6.
苏童擅长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关注具有性别意义的女性世界,小说界戏称其为"红粉杀手"。在他笔下的妇女生活世界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女性,而对男性的描写却是寥寥的几笔,更或者说,男人在"女人的世界"里的形象是模糊的,女人在这里看似是主角,其实不然,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人这个中心而转动的,本文希冀通过对苏童女性世界中女性性格特征的归纳,追寻其"恶"习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究妇女世界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人物家族--"狂人"家族.我们之所以把他们归为一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特别是命运都有相同之点,即不满现状,要求改变现实,他们都有一颗不安的心灵.这个"狂人"家族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初期的生活图景,成为历史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吴组缃的文学创作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人” ,始终充满着对“人”的命运的真切关怀 ,尤其是对封建宗法制度下妇女命运及经济衰败中下层普通民众命运的关怀。在人物悲惨命运的展示中 ,也表现了作者对伦理道德等文化方面的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9.
"北庭"在历史上又有"庭州"、"别失八里"等称谓,在古代西域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时期,籍贯"北庭"之人,多有自称"北庭人"者,他们的族属则往往被视同于畏兀儿人。与此同时,宋元时期,"北庭"或与"北朝"等称呼一样,往往被用来指称南北对峙政权中的辽金及蒙元、北元等北方政权与其都城;或指纯粹地理方位意义上的蒙元、北元等政权与其都城。因"北庭"可指称蒙元政治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北庭人"往往指当时的国族—蒙古人。  相似文献   

10.
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可以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3.
安妮宝贝的《二三事》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从对爱渴望寻求到陷入繁华喧嚣的欲望纠缠直至淡薄无爱的过程,以此阐发作者对爱的认识。文本的结构模式方面沿用的是她以前的两部作品《七月与安生》和《暖暖》的模式,并以嵌套其中的“红白玫瑰”模式映证她要表述的爱的过程。另外,作品还明显体现出了对杜拉斯的努力靠近。  相似文献   

14.
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中的边缘女性形象进行文本细读,揭示维多利亚时代努力追求独立、自由和快乐的女性所面临的悲剧,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的婚恋观念、女性的坚强自立、女性的金钱观念及女性的内心寂寞四个方面 ,香港女作家亦舒在其言情小说中揭示了现代香港女性的精神心理特点 ,体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母性的爱和依恋是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最突出特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超凡脱俗、慈祥仁爱的内质,放在闭塞落后的西部地区,积淀在文化心理结构中,更呈现出古朴的美学意义。在性与婚姻的冲突中展示女性的人格独立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7.
双重人格是俄国19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重要的特征,它主要反映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细微的矛盾变化。双重人格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和矛盾;双重人格既是作家自身的影子,更是作家自觉的艺术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石杰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苦难、神秘、和谐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承受着命运的捉弄、他人的歧视以及道德与本能的冲突所引发的痛苦,令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悯。他们的相貌习性、感知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又呈现出神秘性,给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安详的生活情态、对生死的顺应和与自然之间的融洽更为小说增添了和谐美,强化了作品的认识和审美功能。所有这些,都来源于作者对底层人的关怀之心及其所受到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本细读,通过分析他在描写和表现女性人物时把女性视为客体、诱惑者和弱者这三个方面揭示一名男性作家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偏见和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檀香刑》是莫言走向民间写作立场的发轫之作,其实,在它之前的众多重要作品中,同样蕴涵着民间写作的特征。这在他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叙事风格、叙事视角、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