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为材料,在黄瓜第1片真叶长至横宽5cm时,使用西芹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测定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酚类物质和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包括木质素、单宁、阿魏酸、绿原酸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氨、硝酸盐,以研究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植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灌根)黄瓜植株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升高;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物质含量亦均有变化,含量升高的物质有精氨酸、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氨,而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硝酸盐含量则低于对照;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的物质含量变化最显著,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抗性玉米接种矮花叶病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对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抗感病品种沈137和Mo17,以未接种植株为对照,接种矮花叶病毒后,对144 h内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及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病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或有上升而感病品种则下降;丙二醛含量在抗感玉米中均变化不大;抗病玉米中H2O2含量下降,而感病玉米中无太大变化.接病后的玉米叶片中4种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为抗病品种的CAT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感病品种变化不大;抗病品种的POD活性高于对照,感病品种则以下降为主;SOD活性在感病玉米中呈升高,抗病品种中变化不大;PAL酶活的变化是抗病品种表现为先升高随后下降,而感病玉米则相反.用干燥和冷冻保存后的病叶接病,玉米的发病情况是冷冻保存的叶片比干燥保存的叶片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3.
腐烂病菌对不同抗性荷花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12):1997-200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荷花为试材,研究接种腐烂病菌后,荷花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腐烂病菌后,抗、感病品种的荷花幼苗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抗病品种提高程度均强于感病品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PAL、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厌气技术诱发软腐病,测定了大白菜幼苗茎组织的5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病菌在组织内的数量及果胶裂解酶(PGTL)作用的变化。组织电解质渗漏(EL)最早发生,同时伴有还原糖(RS)、特别是总可溶性糖(TSS)和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下降。10小时后,组织内病菌数量明显增高;20小时后,病菌PGTL作用加强,酶解活性平稳提高,并在80-96小时后达到高峰。随病害诱发的持续,EL及RS、TSS、FAA含量的下降持续发生。在上述反应的同时,寄主细胞壁蛋白质(CWP)含量最迟在24小时后增高。CWP在体外测定中对病菌PGTL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组织二元酚含量随诱病过程而呈阶段性升降变化。以上反应在抗感不同的品种间有明显差别:感病品种在发病前RS、TSS、FAA含量高;CWP、二元酚含量低,发病后RS、TSS、FAA含量下降快,CWP含量或下降或提高的时间推迟,二元酚含量升降幅度小;病菌数量增加快,PGTL活性高;而抗病品种的反应大致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5.
从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及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等几方面,对菜豆锈病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侵染与菜豆生理代谢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appendiculatus侵染可导致被侵染菜豆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在抗感程度不同的品种中出现的早晚和程度不同; 抗感品种在接种后呼吸强度都增加,但不同品种呼吸强度升高的时间和程度有异;U.appendiculatus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叶绿体含量的降低及光合产物(糖和淀粉)的异常积累;接种前后菜豆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个别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抗病品种中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栽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柄、荚皮和籽粒氨基酸的含量。叶花、叶柄和荚皮含有与籽粒完全相同的各种氨基酸,其含量以籽粒中为最高,叶片和荚皮居中,叶柄为最低。在所测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为最高,以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为最低,叶片和荚皮的氨基酸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降低而籽粒则不断增加。大豆叶片和荚皮中的氨基酸合成与积累与籽粒中的氨基酸合成与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月份天女木兰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推测天女木兰多酚类物质的季节变化规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测定不同月份天女木兰不同高度叶片游离酚、结合酚和酯化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叶片含有绿原酸和对香豆酸2种游离态酚;含有咖啡酸、对香豆酸2种结合酚;含有对香豆酸1种酯化酚.5月上旬开始,随着叶的发育天女木兰游离酚的含量逐渐增加,进入7月上旬,达到最高,随后含量逐渐下降;从5月上旬长叶开始至10月下旬落叶为止,总体呈现随着叶的发育酯化酚含量逐渐增加的规律,叶内结合酚呈现出非规律性的变化;5月叶片抗氧化性最弱,5月至8月抗氧化性逐渐上升,8月抗氧化性最高,8月至10月抗氧化性逐渐下降.天女木兰抗氧化性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具有相关性,确定天女木兰叶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上旬,即落叶前期.  相似文献   

9.
黄瓜花叶病毒诱导烟草抗病性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花叶病毒诱导处理后,烟株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形成受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类黄酮含量与品种抗性相关密切;抗病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抗虫、感虫毛白杨无性系叶片、树皮和木质部的总糖、总酚和单宁含量,以及树皮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皮中总糖含量与成虫拒食毛白杨树皮无关,不同抗性水平无性系总糖含量差别不大;总酚和单宁含量是抗性的重要指标;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性紧密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感虫无性系较高,是杨树对虫害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桑叶茶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浙江桐乡桑叶茶中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用相关的国家标准检验法测定了生物碱、酚性物、氨基酸、黄酮、总糖、Vc等有机物含量.结果显示桑叶茶中的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其中最多的是K、Ca、Mg,比茶叶高出3~6倍不等;有机物中显示总糖、酚性物、氨基酸含量最大.实验结果证实由于桑叶叶面较薄,水浸出物较高为36.6%.结论:桑叶茶中含大量功能性营养保健成分,且易于浸出,有利于人体的吸收,适合各类人群饮用.  相似文献   

12.
欧美杨和美洲黑杨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欧美杨(PopulusxeuramericanacvⅠ214)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cvHarvardexⅠ63/51)树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集季节,二种树叶的化学成分相差不大,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无机元素。但是,各种化学成分均随采集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其他成分变化较小。两种杨树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接近或高于一些农、副产品,可以代替粮食等作为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地了解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与次生林叶氨基酸对氮添加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的林下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设置对照CK (0 kg N/(ha·a))、中氮添加M (50 kg N/(ha·a))和高氮添加H (100 kg N/(ha·a)) 3种氮添加处理的实验, 探究氮添加对林下灌木叶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无氮添加时, 原始林与次生林的总氨基酸含量和水解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原始林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显著高于次生林; 中氮添加时, 次生林林下灌木叶氨基酸含量的响应程度高于原始林; 高氮添加时, 次生林与原始林林下灌木水解氨基酸的响应程度无显著差异, 原始林林下灌木游离氨基酸的响应程度高于次生林。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植物生理和生化方法测定了水杉被刘氏短须螨危害前后针叶内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黄酮、单宁、挥发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杉叶片被刘氏短须螨危害后,叶绿素含量降低18.5%,可溶性糖含量降低12.8%,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12.2%,黄酮含量升高26.6%,单宁含量升高25.8%,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升高65%和139%。刘氏短须螨侵染后,水杉叶片挥发物组分变化不大,但各组分构成比例发生较明显变化。挥发物主要成分由萜类、萜类氧化物、酯类、烃类、杂环类及少量的其他物质组成,健康叶片共检测到35种物质,被害叶片检测到33种,两者共有物质28种。研究结果说明,刘氏短须螨的刺吸危害引起了寄主植物明显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玉良天坑内的茎花山柚(Champereia manillana BL.)新鲜嫩叶为试材,依据各营养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分别对其主要活性物质、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对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茎花山柚作为一种地道的特色野菜,其嫩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60,7.36,0.53 g/100 g,VC含量为46.7 mg/100 g,均显著高于常见蔬菜(P<0.05);此外氨基酸总量为4.26 g/100 g,约是香椿芽的1.5倍,其中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的含量分别为0.56,0.57,0.23,0.24 g/100 g,其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7.6%,并且具有显著高钾低钠的特征,K含量约为Na含量的8.07倍;对其嫩叶醇溶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抗氧化能力约为同等浓度VC的一半,抗氧化活性较强。茎花山柚作为特色野菜,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新型经济植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烤烟中上部叶片氮化合物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部分烟区烤烟中、上部叶片含氮化合物含量偏高,影响烟叶(特别是上部叶)可用性的实际,在不同施氮量和氮素形态下,研究了烤烟K326大田中后期中、上部叶片含氮化合物总氮、烟碱、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中部叶中,施氮量增加,叶片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增加,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氮素形态对总氮、蛋白质、氨基酸的影响不明显,成熟期烟碱含量随硝态肥施用比例增加有下降趋势,上部叶中,施氮量剧烈影响叶片各种含氮化合物含量,施氮量越高,含氮化合物含量越高,高氮量处理明显高于中、低氮量处理;氮素形态对上部叶含氮化合物影响与对中部叶的影响基本一致,因此,生产中降低中、上部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应严格控制施氮量;增加硝氮施用比例可促进烟株对氮素的前期吸收,一定程度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7.
植物脯氨酸的变化与亚硫酸伤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污染条件下,植物叶脯氨酸含量与K^+渗出量呈负相关变化,并因树种和叶片成熟度而异,脯氨酸含量为成叶〉老叶,K^+渗出量则是老叶〉成叶。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分析了春季和秋季收获的三年生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岩上仙”茎和叶的水分、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粗纤维、脂肪、多糖、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春季相比,秋季石斛茎中的水分(863.10mg/g)、多糖(289.90mg/g)、铁(71.10mg/kg)和硒(1.07mg/kg)质量分数较高;与茎相比,叶中的多糖质量分数虽然较低(秋季叶中多糖质量分数为162.30mg/g),但叶中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4.20mg/g)、总蛋白质(67.03mg/g)、粗纤维(204.60mg/g)和脂肪(14.70mg/g),且氨基酸含量也明显高于茎,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13.60mg/g和13.80mg/g。由此可见,不仅铁皮石斛的茎具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叶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该资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叶和枝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提取并分析水松叶和枝的基本营养物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1)除蛋白质含量为水松枝比叶高外,干物质、灰分、粗纤维、总黄酮、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均为叶中含量较高。(2)叶和枝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必需氨基酸。枝的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于叶。(3)叶的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RC)比枝高,为64.952,表明叶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枝高。(4)常量元素中的K、Ca、N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其中Ca的含量在叶和枝中均最高,并且叶的Ca含量高于枝,为7 980.00 mg/kg。(5)微量元素中的Al、Fe含量在水松叶和枝中较高,叶中Al、Zn含量均高于枝的含量,分别为19.700和1.180 mg/kg;枝中Fe含量高于叶含量,为26.700 mg/kg。本研究分析了水松叶和枝中营养成分的特点,为水松作为木本饲料和水松衍生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