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空中俯视陆地并能获得影象图这在几十年前恐怕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然而,自从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要想获得一张陆地卫星影象图就交得轻而易举了。我校与长春地理所、吉林农大共同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把卫星从太空传送回来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编辑出一本“吉林省陆地卫星影象图集”。这本图集的影象图多数都是八十年代卫星传递回来的信息。影象图的影象十分清晰,冷眼看去,长白山小天池、原始森林、松花江、各种湖泡尽收眼底。“图集”采用了白色线划符号标记一些城市、乡镇等。与国内其它一些卫星影象图集相比,“吉林省陆地卫星影  相似文献   

2.
给出一种用于分析同轴开槽天线的有效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用于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LEO-MSAT)的含有5个周向缝的同轴开槽天线。计算的理论方向性图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这表明给出的方法是正确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安排槽的位置,可以实现LEO-MSAT应用所需的方向性图。  相似文献   

3.
用陆地卫星TM数据制作遥感影像图,在遥感影像图上识别旋扭构造,建立旋扭构造的数学模型,用已知金矿矿脉、岩脉、断裂、河流为控制点,用旋扭构造的数学模型绘制旋扭构造的旋回面(断裂破碎带),即预测的金矿矿脉,再用地质资料的钾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金矿围岩蚀现象和地面调查资料验证,为化探,槽探、钻探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黑土滩"退化草地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分类标准,选用中巴卫星、陆地卫星TM、SPOT卫星等遥感图像数据及其影像特征作为信息源、以GPS数据作为空间精确定位手段、以GIS技术作为空间分析、对三江源区的“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基本情况遥感调查,获得基础数据为专题图提取并制作三江源区的“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不同等级分区、分布范围、面积等相应的图像,为完成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的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与资源一号02C卫星的基本数据情况,结合2014年上半年重大工程用地监测应用项目,制定了GF-1卫星16 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以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提取的变化图斑为真值,对重大工程用地监测的结果进行质量评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关键性指标,如判别精度、面积精度和最小可监测图斑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GF-1卫星16 m数据重大工程用地监测的技术流程,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重大工程用地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三峡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三期工程建设全面实施阶段,蓄水水位为135米左右。本期封面图片为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卫星影像对比图(135米水位)。该图采用Landsat卫星(成像时间为蓄水前——2002年9月,分辨率30米)和Radersat卫星(成像时间为蓄水后——2003年6月19日,分辨率25米)遥感影像合成制作而成,反映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利用TM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航天与航空遥感技术,进行“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对于同一地域,使用美国陆地卫星拍摄的TM卫星照片(简称卫片)解译土地利用现状,也使用航空摄影像片、赴实地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并以后者为标准,对比分析卫片解译的合格率以及解译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包头固阳县为实验区,概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探索了利用CBERS遥感数据开展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和Kappa指数值0.8016、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研究表明,CBERS遥感数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州市监测区为例,采用ERDAS/PCI软件对SPOT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校正、镶嵌和融合,其精度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用图的要求;采用计算机辅助和人工判读的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变化进行提取,和广州市增城市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其动态监测图斑成果的准确性达到88.4%,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所以,本次广东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设计合理,作业方法正确,可以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2)图像资料,结合区地质,重磁力等资料,对胶莱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影像进行构造地质解译,得到规模不同的线性构造200余条:经分析认为。它们主要反映本区的断裂结构特征,按延伸方向将区内线结构造划分为北西,北东,东西,北北东,北东东及近南北共六组,其中以北西,北东及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最为发育,它们构成了盆地断块构造的基本格局。在盆内组合处理图像上还识别出环形构造26个  相似文献   

11.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 ,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 ,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要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 TM正射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利用卫星正射遥感影像地图 ,分析、解译出岷江上游地区 87个滑坡和崩塌体。采纳数据融合技术 ,对该区正射遥感影像进行重建 ,突出地形细节 ,提高了滑坡和崩塌体的解译精度。 3S技术结合 ,对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三维重现 ,建立了岷江在汶川 -茂汶段的遥感信息三维模拟图。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大九湖盆地岩溶塌陷的直径一般在2~20m之间,利用中等分辨率卫星影像很难识别,而通过高分辨率的快鸟(Quickbird)卫星影像,可以容易快速地识别出来,野外实际调查验证显示其识别率相当高,只有一些隐藏在岩壁下的小型落水洞难以在影像上找到.通过影像识别和野外调查,查明了大九湖盆地岩溶塌陷的特征、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九湖湿地修复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项德良  邓毅博 《科技信息》2009,(19):43-43,50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影像和GIS组合在一个虚拟地球的三维模型上。用户可以在此模型上进行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影像,模拟飞行三维漫游,信息查询等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地便利。GoogleEarth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目前随着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功能更加强大,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与争论。本文简要介绍GoogleEarth的应用、发展,以及作者对GoogleEarth在国家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吕田 《科技资讯》2023,(24):21-23
研究基于机载数据的国土资源动态监测,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的高分辨率机载影像数据,制作重点监测地区的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全景影像等,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对无人机影像结合前后时相进行分类,提取图斑信息,结合野外验证,形成动态监测成果。从机载数据在国土资源动态监管中的应用入手,针对不同场景下监测需求,研究并建立基于机载数据的国土资源动态监测的应用框架,为实时、动态的国土资源精细化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影像为城市道路交通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从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中提取昆明市二环以内道路交通信息,分析提取的信息和相关数据,评价昆明市二环以内(含二环)的道路交通状况,包括各种交通特性、道路特性和通达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v-t”图像的应用,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v-t”图中有两种意义不同的图像,必须搞清楚1.1速度-时间图像,即图,这是物理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通常矢量符号不写,而写成v-t图).1、2速率-时间图像,即v-t图,这种图像在教科书中没有描述,但可以和图相比较而理解v-t图只能反映速率随时间怎样改变,而不能表达运动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而图像下方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了相应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例1一个物体向上竖直抛出,如果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所受的空气阻力数值相等,那么在图…  相似文献   

17.
胶莱盆地卫星遥感影像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2)图像资料,结合区内地质、重磁力等资料,对胶莱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影像进行构造地质解译,得到规模不同的线性构造200余条。经分析认为,它们主要反映本区的断裂构造特征,按延伸方向将区内线性构造划分为北西、北东、东西、北北东、北东东及近南北向共六组。其中以北西、北东及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最为发育,它们构成了盆地断块构造的基本格局。在盆内组合处理图像上还识别出环形构造26个,结合重力资料探索了其地质属性,研究认为,胶县断裂以南地区为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8.
每逢佳节,高速公路上的长途客车都将加速奔驰。车中满载的不仅是乘客对归途的期待.还有无数家属对亲人的热切守望,然而,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瞬间就可以将这满满的期待毁灭。每一次事故发生后,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大部分事故在事前都是有迹可循,是可以预防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文)及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工业信息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80号)文件指示,我省加强对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全省“两客一危”(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旅游包车及危险品运输车)车辆陆续安装使用了符合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交换平台。近日,记者来到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对这一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李志强 《科技资讯》2023,(18):215-218
利用卫星影像监测“两违”行为,具有覆盖范围广、监测频率高、成本低、受限制条件少等优势,随着卫星影像空间、时间分辨率的逐渐提高,使月度亚米级卫星影像在“两违”监测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该文充分应用高分辨率月度卫片数据,分析了自然资源疑似“两违”图斑特征,并借助数据获取、智能解译、图斑复核和管理应用等流程设计与影像智能解译算法技术研究,形成了基于高分辨率月度卫片的“两违”智能动态监测方案。结合笔者参与的黄埔区新增建设用地和汕尾市新增鱼塘动态监测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两违”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准性,为“两违”监测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结合阳泉火车站幅 SPOT5卫星数据1∶1万数字正摄影像图(DOM)的制作生产过程,简明阐述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一步运用商业化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直接对遥感卫星图像产品进行正射纠正,从而制作系列正射影像图,是一条效果良好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