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物资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生物多样性系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多样性.众多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存与其它物种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其它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话,人类也将无法生存下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1.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 (1)亚洲气候环境系统与全球变化 (2)地球系统中的水循环 (3)海陆气系统中的碳循环 (4)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2.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 (1)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演化与环境制约 (2)地球环境事件与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出席以视频方式《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直接和间接价值,其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安徽是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在实现向经济大省和农业强省的转变过程中,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利用好生物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针对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关系到安徽未来发展的大事。 一、安徽省的生物多样性 安徽在国内可算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特丰省份,仅据1988年对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考察,就有高等植物1749种,占全国总数的5.8%;鸟类147种,占全国总数的12%;昆虫25目近1150种,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经济、科学、娱乐、美学等价值,但近几百年来,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干扰,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急剧退化,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遗传资源作为其核心层次大多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使得资源利用后的惠益分享极不合理,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卢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不仅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到了重要位置,而且也肯定惠益分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保护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丧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源不在于物种和生境本身,而在于当今引导人们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其中的价格体系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生物多样性的各种价值,致使人类社会无代价地滥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文章提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措施就在于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对当今不完善的经济体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学: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一个新途径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淡水生态系统研究的特征与问题人类文明主要集中于淡水生境。世界的河流、湖泊、水库、溪流和湿地提供了大部分饮用、农业、卫生和工业用水,同时也是大量鱼类、两栖动物、水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地。但人们对地球上淡水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极为贫乏。由于盲目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淡水系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海洋或陆地系统具有本质的不同。陆地或海洋中的生命,在一个广大的地区,基本上生活在或多或少连续的介质中,物种只需适当调整其活动范围就可以适应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但淡水生境相对不连续…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
王春萍 《小学科技》2011,(11):38-F0004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高压对生物演化的驱动作用,提出了科学问题:高压能否促进从厌氧生物到好氧生物的快速、独特演化?解答该问题,有助于对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的理解,为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和域外生命探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生物多样性是基因变化的结果几十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类生物大分子,它们能够自我繁殖和复制。于是,原始的生命形成了,它们以RNA和DNA的形式保存和复制遗传信息。自然界的生命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生命形态:从古细菌、细菌,到真核生物,以及各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核酸中碱基排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重点。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面临的威胁,中国已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出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全球变化现象使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严重影响动物、植物、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存在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奇迹,也是区别其他星球的重要特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所共享。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一直在为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多样性而努力。根据2003年的一项估计,我们地球上生物  相似文献   

16.
韩一元 《世界知识》2020,(20):66-67
9月30日,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系统阐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威胁。不过,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议题一直较为冷门,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如同为环保议题的气候变化等。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大自然的关系在全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也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7.
《汉中科技》2006,(3):8-9
一、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是汉中发展的必由之路。 汉中处于我们国家的特殊地理位置,由于纬度、地形、地貌、土壤的多样性和气候的独特性。因而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我们国家少有的生物物种富集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科学技术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云南大学与云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此次获批,标志着云南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于云南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瞄准国家战略生物资源与生态安全的需求,致力于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实验室将主要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区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全球变化已不仅仅局限在全球气候变化上,内容已扩展到全球人口增长、大气成分变化、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的改变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方面,未来全球变化研究将重点放在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系统中CO2浓度升高,营养、温度、水分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景观水平上的研究以及人类决定的反馈生态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PresentStateandFutureofBiodiversityStudies马克平,钱迎倩,王晨(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