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40多年来,以防洪、发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土保持为主体的黄河开发和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连年出现断流,断流的总和时间在逐年加长,河道断流的长度逐年增加并向上游延伸,黄河正面临着退化为季节性河流的危机。断流对流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下游河道淤积和防洪、对河口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在逐年扩大,潜伏着灾难性的后果。一、黄河连年断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从70年代起,黄河下…  相似文献   

2.
黄河断流不仅给下游沿黄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而且对黄河下游防汛及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把黄河下游断流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解决。以下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和危害,并指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全面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形成原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大量引用黄河水资源是导致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断流在因,从科学调度和管理黄河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建调蓄工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了减缓或遏制黄河下游断流的对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 ,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 ,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 ,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 ,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策 ,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目前黄河的自然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防洪、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治黄工作的主要矛盾。黄河水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水文模式和工作思路已不能满足黄河新情况的变化,须面向21世纪,重新思考定位。防汛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从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1972~1998年的27年中,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有21年发生断流,进入90年代断流情况更为严重,年年出现断流。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多年年均携沙量16亿吨,近年来携沙量减少。每年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约有半数的泥沙冲入大海。可是在断流期情况就变了。例如1997年,利津水文站断流226天,全年过流量18.5亿立方米,输沙量仅0.115亿  相似文献   

6.
黄河断流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1972年首次自然断流以来.断流领域逐渐增加,断流历史不断加长,断流时间逐步提前,断流河不断上延,给沿黄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黄河断流的原因除近年的气候因素和黄河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属自然因素外,沿河取水量逐年增加,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断流的重要原因,为此,对用工程的、管理的以及经济的方式治理黄河断流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黄河下游出现226天、最长达704km的断流以来 ,全国又一次关注黄河。黄河断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现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研究 ,提出一种新观点 :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黄河断流直接影响到下游流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连续几年断流已影响到华北、华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但黄河断流并非首次 ,自上世纪以来 ,有记载的大旱即95次、大水110次。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出现过前后历时10年的断流。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但它的旱、洪、淤的…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断流若干特征要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河下游1972-1997年断流特征观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河长,断流历时和泥沙淤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断流趋势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最小二乘法,三重指数平滑法,指数曲线法,累积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72-1997年黄河下游断流数据进行了断流历时和断流河长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到2004年或2008年可能出现黄河下全年断流的局面;以10年为周期,2021-2030年年平均断流河长可达到927km,2001-2010年年最长断流河长可达到965km,即黄河下游洒道将全部断流,最后对黄河断流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蔡平 《甘肃科技》2002,18(5):4-4
199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16 3位院士在“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的呼吁书上签名 ,情真意切地呼吁海内外炎黄子孙 ,以实际行动拯救黄河。 1999年 6月 2 1日 ,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中指出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治理好黄河水害、利用好黄河水资源、建设好黄河生态环境 ,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治理黄河首先是解决其水患问题 ,河流的断流也是水患的一个方面。1 黄河断流的现状黄河断流目前实际是指黄河下游的…  相似文献   

11.
黄河断流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断流形热日趋严峻,断流的频率增加,时间延长,里程增长,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大西部战略的实施,在分析黄河断流造成的危害,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调蓄能力,加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适时开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等工程性和工程性措施,以防治黄河的断流。  相似文献   

12.
黄河断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多年的资料,在分析可断流发生的频次、历时、河长等现状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综合探讨了黄河断流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河断流是黄河流域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水量不足引起黄河断流的客观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利用黄河水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引起黄河断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面对黄河悬河挑战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当今黄河有两大问题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影响巨大。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引发下游局部河段断流;二是下游历史淤积形成的地上悬河。按“河堤赛高,”方式治理,堤坝越堆越高,如一遇秋汛特大洪水,发生溃决,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灾害后果。这两个问题已引起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悬河问题,更被海内外炎黄子孙视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急盼早日解决这一潜在重大隐忧。为此,南京大学与河南地矿所在“八五”期间对黄河下游悬河做了综合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形成了一个解决黄河悬河问题的研究方略,旨在从地学和多…  相似文献   

14.
实施洪水资源化策略,为黄河下游增水冲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黄河下游增水的新途径黄河下游河道从小浪底至河口全长约850km。由于逐年累月严重的泥沙淤积,河床不断升高,迫使不断加高两岸河堤。如今河道滩面普遍高出背河地面4~6m,部分区段超过10m。黄河下游是水少沙多的“地上悬河”,也是处于封闭状态的“孤河”。人们担心它因断流而沦为内陆河,同时也担心它的河堤被冲决而造成不堪设想的洪灾。黄河下游自1986年以来的水沙过程变异与河道严重淤积的状况应引起更多的关注。这种状态导致下游河道萎缩,行洪能力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小水大灾”的严峻局面。为不使下游河床继续抬高,就必须减少淤积,也…  相似文献   

15.
把黄河下游山东段分为黄河下游沿河两岸,黄河三角洲及渤海湾,莱州湾浅海区三部分进行研究,分析了黄河断流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几何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导报》今年第3期发表了景可先生的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策略(以下简称策略)一文,笔者提出一些意见供讨论。一、几个商榷的问题“策略”文中提出3点:1.节约用水的潜力中提到“因此为保证黄河下游大部分年份不发生断流,只有从现在起不再增加灌溉面积”。众所周知,灌溉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 多年的资料,在分析黄河断流发生的频次、历时、河长等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综合探讨了黄河断流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河断流是黄河流域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水量不足是引起黄河断流的客观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利用黄河水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引起黄河断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方辰 《科技潮》2001,(7):8-17
都说是七月流火,刚刚六月,北方地区就持续高温多日无雨。央视报道,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京津、东北地区持续37℃以上的高温酷热天气,使辽河断流、密云水库安全供水量已不足2亿立方米。连续两年的干旱,使京城的水危机更加严峻。去年初,水利专家开始“引黄入京”的论证。北京地质勘察院的专家提出引黄入京前期投入大(需100亿元人民币),水质较差。况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下游地区常年断流,引黄入京势在难行。  相似文献   

19.
当代黄河治理大业中的观念变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治黄事业至今已走过整整50年不平凡的历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取得了几十年伏秋不决口的显著成绩,因而为世人所瞩目。然而,到目前为止,黄河这条在历史上长期被认为是“中国之忧患”的河流还远没有得到根治。现有的治黄工作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同时,黄河水资源不足以从根本上满足全流域工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其固有矛盾正日趋尖锐。由黄河下游持续断流所带来的新河势,更是当代黄河治理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所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都预示着今后的黄河治理,已需…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黄河下游水少沙多,水量不平衡。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对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给沿黄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实行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确保黄河不断流,保证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水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