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作为《学科分类与代码》的一个一级学科,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事故,其研究目的是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损失。该学科以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科学,它与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工具交叉形成了该学科的应用科学体系。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安全学科在不同的领域又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体系,但研究方法和工具仍然是相同的。就作者的鉴别能力和学科发展现状来说,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结构由至少6个基础概念、3条公理组成,学科的科学结构基本完整。  相似文献   

2.
从安全科学与环境科学存在着同根生的姊妹关系出发,提出综合性安全环保新兴学科的构想,指出加强两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融汇,实现协调联合,共同促进,尤其要着重加快安全科学专业的调整步伐,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思维的过程就是假说演变为理论的过程。假说是理论产生的根源,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本文详实论述了在遗传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假说的作用及遗传学理论体系中假说形成的方式和途径,由此阐明遗传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假说的连续更替和假说的内容不断精确化、深刻化,不断向科学理论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科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为解决或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产生的学科领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能仅满足于其相邻学科的分散研究,必须借助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嫁接”,使之系统化和深入化。由于土地资源学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存在着较复杂的性质,因而决定了其基础理论涉及面广而且复杂,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其基础理论更有待深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科学的产生,适应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充分发挥城市中心作 用的现实需要.城市科学由分属5个系列的数十门学科构成,目前呈现两种 互补的发展态势:发散分化与收敛综合,促进城市科学的发展,要求强化有 关城市课题的综合研究,组建综合性城市研究机构,创办相关专业.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以及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被视作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惰性的一种纠正。越来越多科学家相信,只有通过发展交叉学科才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面对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无疑走进了一个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它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树立科学发展现,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8.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是2003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2004年11月3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海内外专家对建设计划的可行性论证。该实验室是在长期坚持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从相关重点实验室的重组整合入手,进行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的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其形成、定位、发展目标以及运行机制的探索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关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更应该让艺术与科学握起手来,使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在连接中产生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一科技伦理学,通常也称为科学伦理学或科研伦理学,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科学技术与伦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关于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伦理学说。科技伦理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从安全科学与环境科学存在着同根生的姊妹关系出发,提出综合性安全环保新兴学科的构想,指出加强两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融汇,实现协调联合,共同促进,尤其要着重加快安全科学专业的调整步伐,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深入,新现象、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丰富了也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在经历了"线性化"发展后,研究非线性问题成为各学科难以回避的共同要求.出现在众多学科领域的诸如孤波、混沌、分形、斑图和复杂性等现象显示出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共性,对这些共性问题的研究和突破促进了各相关学科自身的发展,丰富了各学科的内涵,也促使了一门横跨多种学科门类的前沿学科"非线性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杨丽华 《科技资讯》2011,(36):145-145,147
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在办学过程中,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一直是各院校探究的主要问题,文章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与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浅论中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日益增长,各行各业对安全的要求和全民自护的意识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必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身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面临的机遇  去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该目录的制定是以科学的事物本质属性和主要方法特征以及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学科科学技术体系为基础,以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特定业务方向为目标,故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推动高分子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2004年12月3—6日在湖南湘潭召开“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前沿科学问题”研讨会.来自全国28个单位的43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杨玉良院士作了特邀主题报告,陈国强、袁直、刘俊秋、程巳雪、章林溪等教授作了邀请报告.与会专家对生物高分子、医用高分子、  相似文献   

16.
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蕾 《科技信息》2009,(15):134-13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和人文诸多学科综合化的时代新潮。学科的融合强烈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体育也和各行各业一样,正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技的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现代体育的各个方面实施最佳控制,使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不同学科的相瓦交叉、相互渗透,促使边缘学科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而这“三论”被科学界认为  相似文献   

18.
浅析探究性学习中科学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积极倡导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重心是学生,特点是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使学生得到和偕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三维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科学探究的五个方面:巧妙设疑,提出问题与思维培养;敢于“狂想”大胆假设与思维培养;制订计划。进行探究与思维培养;收集证据,做出结论与思维培养;反思评价,做出报告与思维培养,分别举实例阐述思维培养的过程。总结出科学探究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最佳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择要地阐发了钱学森的科学观。指出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科学是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阐明了科学的社会功能在于造福人类,论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思维与人类活动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以往人们主要对思维科学和生命科学学科内研究较多,科学思维与生命科学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处在空白,现就该领域进行初步探索,重点是科学思维与生命科学的相互关系,科学思维在生命科学中的运用等,这对于人类生命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