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敏 《科技智囊》2007,(12):36-45
健康,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关注的话题十七大以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理念再次成为响亮的号召。我们的国家始终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内涵。物质世界尚且讲究生态、循环、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人类自身呢?这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重要问题。想一想,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模式的示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首次提出,人类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验区是支撑这一系统的重要载体。经过20年的探索,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逐渐成熟起来,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汪成器 《杭州科技》1997,18(6):9-10
1.正确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现,它是人类对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理性约束.本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饱受污染等严重后果。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会继续造…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上,唯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既要满足现代人的生存需要,又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维持生态环境自身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我国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具体内容,也是推进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顺利进行,实施科教兴州,建设绿色经济高地的具体实践。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保护利用有限资源,推广有利于资源得以恢复、降低能耗和无污染技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又将生活层次推向另一个境界。除了居住空间的功能和品味外,我们希望住宅的设计能更体贴和善解人意。而这体贴和善解人意不外乎期望能够更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另外,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气候异常,能源枯竭等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而,探索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住宅建筑在在设计中更能达到人性化的要求,同时节约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住宅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的代名词,风行全球。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科学素质,让人类更好地实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即人类不仅有能力确保当前需求得到满足,而且不会影响到未来的需求。这样一种将过去与未来相连的概念,需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科学、技术和社会如何能够共同发挥作用,彼此互补,使三者在未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科学和环境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未来和现在进行关联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科学素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让人们了解科学素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未来和过去相联接,需要在决策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持久的发展。经济的“量”增长应向“质”的发展转化,而经济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协调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盲目地使用科学手段也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荣,其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合乎环境要求的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向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可持续发展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新概念,已经进入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0.
柯然 《安徽科技》1997,(4):9-11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提出:“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这就是当代最为著名并为国际公认的可持续发展观。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核心,以及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各种发展观。这些传统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对当代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失衡、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加重,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各种交通问题也都时刻困扰着人们.于是,城市的立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应运而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坚持可持续发展呢?解决这一问题成了现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傅莹 《世界知识》2023,(14):34-38
<正>2019年11月,96岁的基辛格博士来北京出席创新经济论坛,期间主动要求参加一个讨论人工智能(AI)的分论坛。当时我与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作为嘉宾参加这个论坛的讨论。基辛格博士在发言中谈到,AI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变化,它所展示的是人类探索的新现实——这将带来什么影响?没人能给出答案,需要由技术人员和政策研究者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当历史的车轮进21世纪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一些肤浅的分析和思考。1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长…  相似文献   

15.
罗庆成 《杭州科技》1997,18(6):15-16
可持续发展“大经贸”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起着你速器”的作用.对外经贸部吴仪部长在外经贸系统提出了这一设想.本文引伸出“可持续发展大经贸’”的新构想.其特点是“持续”的“大”,即跳出对外经贸的行业和地区的日子,从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通过“三外”卿外贸、外资、外经,下同)的相关产业、相关行业、相关部门“大协同”,在境内、外合理配置“大资源”(含有形与无形),不断开拓并持续占领境内、外“大市场”,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大经贸”良性循环.包…  相似文献   

16.
树立科学的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既要符合实际,又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既要满足近期需要,又要符合长远规划;既要考虑工程投资回报(效益),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安全、生态、经济、服务”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跨入21世纪,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给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中职教育必须着眼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但资源贫乏,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等一我命运攸关的问题,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人类再一次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城市在新世纪的门槛面前又一次接受严峻的选择,城市的未来发展必须把创造美好,舒适,便捷,公正,安全的生存环境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以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城市世界,在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战略上,国务院早在1993年批复的《北京总体规划》(1992-2010年)中指出:北京是一个设防城市,要在2010年前逐步建立城市总体防灾体系,以确保首都安全,从北京城市防灾问题出发,结合北京城市建设实际,交流有关研究体会,旨在为可持续发展的北京学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优美的自然环境,然而,在人类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却带来了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解目前的环境问题,提高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