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化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是农业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我国大量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施用每公斤化肥可增产粮食5~10公斤。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世界化肥肥效试验的统计与我国的结果一致。化肥是农民生产投资中最大的物质投资,化肥支出约占其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1995年  相似文献   

2.
通径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7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因子对粮食生产的相关影响及其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决定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导因子,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直接作用不大,但通过化肥投入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间接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3.
任莉萍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70-72,162
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化肥的投入一般占各项物质总投入的30~40%,而且,如果使用合理,化肥又是各项投入中见效快、效益高的一项。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的30~50%来自化肥的应用。肥料施用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均衡地向作物提供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益,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和改善土地环境。平衡施肥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本论述分析了小麦的需肥特性和营养特性,从施肥量的计算方法、化肥施肥原则、施肥方法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小麦的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增地减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内不可逆转的基本国情,满足庞大的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首要的基本问题。水稻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总产则占全年粮食总产的近40%。在全州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切实抓好大理州水稻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对于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大理州水稻主产区(全州水稻面积约7.0万hm^2,其中4.0万hm^2分布在海拔1850-2250m的高海拔稻区)生产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亚笠 《天津科技》2004,31(6):24
2003年,我国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和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等原因,粮食总产量为4306.5亿千克,比上年减少264亿千克,减产的幅度约为58%。2004年要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4550亿千克,就意味着一年要增产约250亿千克,这样的增幅在我国粮食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就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关专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自从1945年化肥工业在世界上进入极盛时期以张。世界各地大量施用化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乳所以科学施肥显得愈加重要。198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1.999万吨(折纯量)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13.9公斤(我省为23.9公斤)。超过世界每亩平均6.3公斤的1倍多.据近33年测算.化肥已从施肥量的0.27%增加到44%;有机肥从99.7%下降到53%.平均6~7年有机肥下降10%.70年代末与60年代相比,化肥年产量增加了近10倍,而粮食仅仅增产30~4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该肥的特点,增产效果,分析了增产机理及其应用评价。该肥的特点是以“肥”为主“磁”“肥”结合的新型高效优质肥料。它优于目前通用的各种肥料。与化肥相比粮食作物增产5-20%,蔬菜增产10-30%,并能抗病促早熟。  相似文献   

8.
武元 《科技信息》2009,(15):330-330
我国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肥力低,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近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节省化肥用量,每公顷增产粮食375kg以上,秸秆还田对减少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87-87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专家预测随着对粮食刚性需求的增加,化肥的生产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资料显示,我国化肥氮素利用率只有30%~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和挥发等途径损失掉。由于化肥利用率低下,损失严重,既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又导致环境恶化,此问题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需要采用相应的生产资料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农业的高质量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肥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要通过高标准的分析检验手段来保证化肥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化肥的质量检验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公正、可靠、准确的检验检测是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有力保证.本论述主要介绍提升化肥检验检测准确度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刘坚 《华东科技》1998,(11):26-26
化学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对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却构成了威胁。据统计,现有30%的杀虫剂、50%的除草剂和90%的灭菌剂在动物试验中引起肿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说,目前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量严重超标,比儿童安全量高出100—150倍。农药、特别是化肥的过量  相似文献   

12.
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当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农用化学品 ,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 ,它们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因如此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上述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呈急剧增加之势。部分地区还因使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等原因 ,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且这种现象随农用化学品用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加剧。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农用化学品 ,在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的增产作用的同时 ,防止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农用化学品使用状况1.化肥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生产化肥 ,但到…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施肥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施肥试验示范表明:单施农家肥比单施化肥增产36.5%;2/3农家肥搭配1/3化肥,比单施化肥增产29.1%,而单施化肥产量较低,且烂薯率高,晚疫病重。施肥技术是重施农家肥,合理搭配化肥,深施、集中施底肥,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在水资源利用中占据很大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灌溉节水,是要改变千百年来人们浇地的传统习惯,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最佳需水进行灌溉,用较少水取得较高产出效益它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形式。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能改善田间小气候,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肥料的施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 ,我国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施肥已被证明是促进作物生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它在世界范围内对产量的增加与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显著改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 ,我国主要作物肥料的施用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肥料、特别是化肥施用过量 ,也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我国化肥的施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投入之一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它都是最迅速、有效和最重要的增产措施。据有关部门测算 ,化肥因…  相似文献   

16.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 ,我国自古就有“有收无收在于水 ,多收少收在于肥”之说。施肥已被证明是促进作物生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它在世界范围内对产量的增加与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显着改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 ,我国主要作物肥料的施用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肥料、特别是化肥施用过量 ,也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我国化肥的施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投入之一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它都是最迅速、有效和最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工程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分析了农业工程各分支的不同贡献,并结合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条件,提出了我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工程各分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贡献分别体现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农业水土工程保障水土资源安全;土地整理工程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实施集约化生产,不与粮争地;农村能源与环境工程减轻环境污染;农产品加工工程减少粮食损耗、种子加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工程科技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发挥综合协同左右,其重点研究方向为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种业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工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是综合性工程,统筹实施农业工程技术,可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在科学化机械化快速发展,相应的化肥产量和销量也不断上涨,化肥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所以,重视化肥生产的质量问题,做好质检工作,提高化肥检验的技术,加大对化肥质量控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化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化肥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走向21世纪,中国正呼唤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我国即将进入21世纪,面临着加快实现工业化,在下世纪40年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重大任务。农业会不会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后腿?在人均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能否实现粮食和农产品基本自给?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一至两次农业科技革命。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七八十年代进行的“绿色革命”,取得了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进展,促成了全球粮食年均增产速率始终高出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全面深入总结上一次全球…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尿素生产和利用现状概况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已证明,化肥的广泛应用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捷径之一,今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将依赖于化肥的发展、应用及其技术革命。尿素,作为一种优良氮肥,是我国化肥的骨干品种,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国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更离不开尿素,它将继续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增长起决定作用。目前,我国尿素生产和使用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投资高达效百亿元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