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研究温度对工厂化真姬菇栽培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共收集了20株真姬菇工厂化栽培菌株,设置了5个温度(10、15、20、25℃和30℃)条件,对真姬菇菌丝进行恒温培养,观察菌丝的形态并记录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下,真姬菇菌丝生长缓慢,菌落直径较小;随着温度的缓慢升高,真姬菇菌丝生长开始加快,菌落有明显的气生菌丝;在20~25℃,真姬菇菌株基本上处于最适温度培养下,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形态舒展且气生菌丝旺盛;当超过25℃,真姬菇菌丝的生长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菌落萎缩.由此可见,温度对真姬菇菌丝的生长具有很大影响,选择适合的培养温度,对真姬菇的工厂化生产至关重要;且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温度、pH值、不同培养基、不同光照条件、产生草酸能力及致病性方面对10个供试菌株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核盘菌在5~30℃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一般生长速度较快的菌株其产毒素草酸能力较强;所有供试菌株,均对向日葵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对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新种毛木耳柱霉(Scytalidium auricola W.H.Peng)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在pH 4~12范围内,随着pH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菌株具有嗜酸的特性,在pH 4~5时生长速度最快;毛木耳柱霉对碳源、氮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可广泛利用各类单糖、双糖和多糖,以及多种铵态氮和氨基酸;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适当降低菌袋培养温度和遮光培养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贵州科学》2021,39(3)
目的: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长根菇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碳氮源及温度对长根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固体培养基培养,十字交叉法计数。结果:长根菇最佳碳源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不能吸收氮源尿素;最佳碳氮比为40(葡萄糖)∶1(蛋白胨);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23~25℃。结论:长根菇菌丝对常见的碳源、氮源都能较好的吸收,且对碳氮比要求不严。菌丝在15~30℃下均能萌发且生长,有较广的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几种作物尖孢镰刀菌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度对几种作物枯萎病原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甜瓜、西瓜、网纹甜瓜、黄瓜、甜椒、花生和豇豆7个寄主的枯萎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1℃时生长最快,25~30℃温度下,生长速度减缓;辣椒枯萎病原与以上的病原生长特性不同,辣椒枯萎病原菌菌株F L.6.5 030710 1在15~35℃温度范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25±1℃,菌株的生长过程分3个阶段:0~24h为生长初期,菌株的生长速度缓慢;24~72h为生长中期,菌落直径迅速扩大;72~120h为生长后期,菌株的生长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6.
褐口蘑菌丝的培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营养条件对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褐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生长调节因子为吲哚乙酸;最适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7~8.  相似文献   

7.
对2株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重寄生木霉(Trichoderma spp.)TR1、TR2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条件进行单因素筛选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TR1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极易产生分生孢子;TR2菌丝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产孢受一定条件限制。光照和VB2能明显刺激TR2分生孢子的产生。2株菌在以大麦粉、黄豆粉、KH2PO4、复合VB为培养基,5%接种量、120r/min、pH为 6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佳。TR1和TR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及水势分别为25~30℃、-232MPa和20~25℃、-454MPa.  相似文献   

8.
对引自江都的白灵菇菌种,在不同温度、pH、营养物质条件下菌丝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低于22.5℃或超过30.0℃,菌丝生长明显减缓;在pH4.5~8.5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但最适宜pH为6.9~7.7;蛋白胨、白糖和硫酸锌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红菇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实验设置了两个不同阶段下,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的影响,第一阶段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研究红菇菌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确定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第二阶段时间为一个星期,主要研究不同生长状况的红菇菌丝在相同的温度下的生长情况,验证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菌丝保存最适温度为4℃-10℃;温度过高会使菌丝体内的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则使菌丝体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此实验为培养红菇菌丝的正常生长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果认为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10g,燕麦粉10g,琼脂20g,水1000ml;最佳出菇培养料配方为棉籽皮90%,燕麦粉8%,蔗糖1%,过磷酸钙0.5%,石膏0.5%;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为18~22℃;培养基的最适pH值为6.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