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发桥 《科技信息》2007,(13):220-220
平塘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地域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光、热、水等因子的条件都较好,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植被类型,常见的杨梅栽培品种有4种,杨梅是经济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杨梅生产经营,培育和壮大杨梅产品产业,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平塘县杨梅生产经营的现状,对杨梅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为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途径,已供林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梅产业是浙江具有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本文作者根据10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指导生产应用,对如何促进我省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兰贵  徐高福  余梅生 《科技资讯》2009,(2):226-226,228
杨梅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树种,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杨梅发展奠定了基础。千岛湖杨梅具有40年余年人工栽培历史,除作为水果基地外,还在生物防火林带、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开发旅游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总结千岛湖区杨梅生产经营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千岛湖发展杨梅的优势与作用,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提出了杨梅经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杨梅属2种植物幼苗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杨梅 (Myricarubra)、矮杨梅 (M .nana) 2种杨梅属植物幼苗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是 :(1)杨梅幼苗子叶出土、具光合作用 ,矮杨梅幼苗子叶留土或半出土、具吸收作用是两者区别的要点 ;(2 )参照幼苗类型新的划分标准 ,提出了 2种植物幼苗分别归属于槐型 (SaphoraType)和樟型 (CinnamomumType) ;(3)不同变异类型矮杨梅幼苗形态存在差异 ,但其差异不如成年植株明显 ,一些类型表现的差异与成年植株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山鹤牌杨梅以盛产大果形的绿色东魁杨梅为主。是浙江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之一。在青田县委、县府及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在省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通过产学研结合,以课堂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用“科技助手”带动农民搞好杨梅生产,使山鹤牌杨梅真正成为青田县“三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山鹤牌杨梅与全省各地一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投产基数和产量的成倍增长,杨梅果品的质量安全、杨梅保鲜、深加工等诸多问题也将接锺而来。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发育期的杨梅果实(黑炭)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杨梅果实在成熟及劣变过程中有关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菌群的技术,研究了杨梅果实从发育早期至成熟腐烂发霉期间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杨梅果实软化及劣变迅速;发育早期无可培养微生物侵染,当果实发育至转色期时才检测到微生物菌群;通过基因序列测序结果分析发现,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存在18种优势菌,细菌6种、真菌12种,其中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一直存在至果实成熟时期.研究发现,杨梅果实的腐烂发霉主要由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腐皮壳属(Diaporth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快速繁殖引起.  相似文献   

7.
杨梅为我国特产果树。在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普遍栽培,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果肉甜酸俱备。风味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果树经济林发展中建立不少名优杨梅基地。至目前为止,不少果园已进入盛产期。据多年观察和了解,不少经营者对杨梅果园管理较为粗放,存在果树结果大小年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形成连年稳产丰产,影响果园经济稳定收入的的问题,为此。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克服杨梅结果大小年的丰产栽培管理进行了探索。现将主要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以供杨梅栽培经营者和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潮汕是杨梅的著名产地,杨梅品种繁多、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等问题,以其果实、果核、叶子的特征、特性和经济价值,把潮汕地区的杨梅分成4类11个品种和3个野生种,提出了适宜生产上推广栽培的主要品种4个:乌酥梅、酥核梅、凹蒂乌酥梅和青蒂梅。  相似文献   

9.
鲜杨梅汁饮料的绿色生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绿色食品鲜杨梅汁饮料的绿色生产工艺流程, 讨论了其制作方法中主要设备、原料和具体的生产控制参数以及安全生产、保护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此工艺流程生产加工的鲜杨梅汁饮料, 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喜焕  刘宁  郭建民 《贵州科学》2006,24(2):71-74,67
本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Inc.USA)研究了杨梅属接杨梅、杨梅植物叶片的Pn、Gs、Tr、WUE等参数对短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并运用光合作用辅助软件计算了它们的Rday、CCP、Amax、Vcmax、Jmax.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过程中,2种植物Pn和WUE增大,而Gs和Tr降低,Gs和Tr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们的Rday、CCP、Amax没有显著差异,而Vcmax、Jmax为矮杨梅大于杨梅.研究认为,短期CO2浓度升高有利于增强两植物的保水能力、抗旱性,有利光合作用的进行.两植物相比较,总的情况是短期内矮杨梅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大于杨梅.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优良品种有东魁杨梅、荸荠种、大乌杨梅、二色杨梅等,我县从2000开始大面积种植东魁杨梅,2006年长汀县种植杨梅面积达10600亩,采摘面积2000亩,产量达100吨,占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的8.9%,是我县种植大宗水果之一。东魁杨梅,其色泽艳丽,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果实除供鲜食外,最宜加工,制成的糖水罐头,果汁、果酒及蜜饯等,颇受欢迎,产品远销省内外、日本等地。杨梅是喜温暖、较耐寒,喜湿耐阴,怕高温炎热的常绿果树。长汀县属山区县,丘陵、小山包较多,较适宜种植,本文通过对杨梅生长气象条件与长汀气候特点的关系的探讨,提出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而获得优质、高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杨梅酮的抗氧化和抗膀胱癌活性,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结果表明,杨梅酮能有效抑制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且效果呈浓度依赖性,80μmol/L杨梅酮的溶血抑制率达到(93.67±0.01)%.研究表明,杨梅酮可通过增强细胞内SOD、GPx的酶活来调控ROS水平,减少MDA产生,避免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杨梅酮对膀胱癌细胞EJ和T24以及正常膀胱细胞SV-HUC-1的抑制效果也有剂量相关性,IC_(50)分别为(39.8±1.0)、(49.0±0.9)、(75.9±1.8)μmol/L.进一步细胞吸收量分析表明,可能是EJ对杨梅酮有更强的细胞吸收导致了杨梅酮对EJ的IC_(50)比T24更低(更敏感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杨梅酮对EJ细胞周期DNA分布的影响,发现杨梅酮主要通过诱导EJ细胞产生凋亡及S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正夏天的第一波热浪袭来时,杨梅就上市了。酸酸甜甜的杨梅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滋味,恨的是吃完后牙齿会酸痛得连豆腐都咬不动。还有人担心杨梅里的小虫子,它们从何而来,会不会危害健康?从两千年前的汉代开始,杨梅就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水果。至魏晋时期,江苏、浙江及广东等地已普遍栽培杨梅;到宋代时,杨梅栽培迎来了小高潮。一种不耐储运的水果如此受人重视,与杨梅的成熟时间不无关系,在传统种植条件下,农历四五月份成熟的杨梅,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丁岙’杨梅(Myrica rubra Sieb.cv.‘Dingao’)为试材,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1—6月间,在浙江温州开展设施大棚和露地杨梅观测试验,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杨梅塑料大棚内日均气温、日均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和大于10℃的有效积温较棚外分别高3.0℃、12%、6.7℃和237.5℃.d;设施杨梅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糖、Vc含量及可食率分别比露地栽培杨梅提高了38.6%、11.1%、8.3%、56.6%和9.7%,有机酸含量减少了11.5%,每666.7 m2果实产量提高了17.7%;同时设施杨梅较露地提早成熟,杨梅果实直径与累计温光效应(APTE)较好地符合Logistic方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杨梅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日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和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Vc含量、酸含量及单果质量的相关性显著;最高、最低气温及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单果质量显著相关。因此,设施大棚具有增温、保湿作用,可有效调节小气候条件,显著缩短杨梅果实发育进程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余姚杨梅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余姚市43个自动气象站多年气象观测要素资料,以及100m×100m分辨率DEM数据、土壤质地和酸碱度数据,根据杨梅生长习性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筛选出区划评价更加全面的9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的精细化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求和法构建了杨梅农业区划指数模型,将余姚市杨梅栽培适宜度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生成了余姚市杨梅精细化农业区划图.结果表明:余姚大部地区可以栽种杨梅,但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并不大,仅占11.75%,主要集中在姚东北部丘陵和姚西丘陵地带;南部山区由于海拔高、温度条件差,不适宜杨梅的种植.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的安全性,分析了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以及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经口的LD50为5 g/kg.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给药后,小鼠血清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性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减少.小鼠肝内的CAT活力显著增加,MDA含量也有所增加,但是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属于实际无毒物质,毛杨梅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对小鼠机体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贵州矮杨梅资源考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文章详细阐述了以下内容:1.矮杨梅在贵州的分布区。2.贵州矮杨梅集中连片分布地区的面积、密度、年产果量及雌雄株比。3.矮杨梅的生态环境。4.矮杨梅分布与煤矿分布的相关性。5.矮杨梅优尊单株简介。6.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杨梅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果树,它的树体经济寿命长、效益高、管理方便,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山丘坡地发展很快。浙江省到1987年杨梅的栽植面积已达33万亩,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杨梅果园内,人们看到了部分杨梅树体上出现小叶、簇枝、梢枯等不正常的病状,发病果树产量极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树体衰弱,如浙江省杨梅重点产区慈溪县的彭东、彭桥、龙南等乡镇,二万多亩杨梅中,有10%左右的面积不同程度地发生病害,每年要减收杨梅  相似文献   

19.
矮杨梅叶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生物学数理统计,从定量的角度,对贵州产矮杨梅(MyricananaCeval)5种变异类型叶的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叶的提取液对G+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对G 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无抑菌作用。矮杨梅植物种内的抑菌作用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百菌清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菌清最终残留量分别为:6.353、1.658.1.102、0.503、0.236mg/kg,其中施药后33d杨梅果实中的百菌清最终残留量符合“DB33/372.3—2008《无公害杨梅》(浙江省地方标准)”百菌清的最大残留限量≤0.5mg/kg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