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是是国家"863"计划首批支助项目,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现已基本完成国家"863"计划的各项指标,目前正在进行藤黄酸的临床研究.并于2003年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成功转让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让经费180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首创,产生了较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多糖在体内、外抗肿瘤实验中对小鼠S-180肉瘤和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抑制情况,以及抑瘤效果与用药剂量的相关性,探讨中药多糖在信号转导中抗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小鼠右腋前接种S-180肉瘤细胞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三种中药多糖进行实验治疗。药物治疗结束24小时后,完整剥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来检测三种中药多糖体内抗肿瘤实验中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细胞培养实验,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三种中药多糖作用于小鼠肉瘤S-180细胞,通过MTT法来检测三种中药多糖体外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效果。结果三种中药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和小鼠S-180肉瘤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中药多糖体内抗肿瘤实验中,黄芪多糖、猪苓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且有很好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外抗肿瘤实验中,黄芪多糖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其它各组有差异性(P〈0.05),其抑瘤效果与剂量之间有很好的依赖关系。猪苓多糖和茯苓多糖的高中低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多糖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73-73
苦豆子系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以及中亚一带,适合其沙质环境生长,是很好的防沙治沙植物。苦豆子多糖是苦豆子的主要成分,苦豆子多糖产品的研究成功不但自身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对苦豆子生产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产业链和西北的治沙防沙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6-46
“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新药博士基金”课题,主要针对中药成分分离、心血管活性体外筛选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课题完成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痤疮是一种顽固难愈的皮脂腺疾病,病程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轻者损容,重者毁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友堂博士,率领多名专家教授对本病进行了15年专题研究,确定了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毒瘀”;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是痤疮的主要治疗法则。据此选用《伤寒论》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8.
新药的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高风险的研究项目.据国际上统计,一种新药的成功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0~15年时间,筛选1.5万~2万种化合物,耗资3亿~5亿美元.新药研发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率已成为新药创制的重要障碍,因此缩短新药的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降低研发风险一直是新药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这对于我国新药创制落后、投入少的现状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球上光能利用率最高、最具开发前景的生物之一--微型藻类的一种,螺旋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天然资源.近20年来国内外螺旋藻产业化速度之快,产品之多,产值之高,在微型藻类生物技术领域犹如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螺旋藻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γ-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β-胡萝卜素等,1克螺旋藻所含的营养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的营养之和,它特别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消化率高达84%,这是任何食物都无法相比的.通过毒理学试验和研究证明:螺旋藻是安全、无毒,对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均无任何不良影响.螺旋藻所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具有很高价值的生化物质,使其成为开发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重要资源.由于螺旋藻开发有不占农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特点,因而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螺旋藻产业的发展和系列产品开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1,(9):47-48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贷款建设的实验室.在利用贷款建设的134个实验室中,经过世界银行专家的考察论证,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被遴选为示范实验室.实验室从1990年起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在43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名列第14名;2001年在56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进入前6名,成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12.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紧紧抓住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精心选择切入点,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优势队伍,形成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研究方向,力图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研究开发逐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药物研究创新有两个重要方面,即药物靶标的创新和新分子实体(newmolecular entity)的创新。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等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  相似文献   

13.
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存在诸多缺点,如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血液清除快、选择性差、缺乏靶向性和易产生多药耐药性等。虽然采用纳米载体能有效解决小分子化疗药物递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纳米载体本身并没有治疗活性,而且在降解、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肾脏或其他器官产生炎症或毒副作用,难以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认证,严重阻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构建无需载体的抗肿瘤小分子纳米药物自递送系统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临床应用价值巨大。本文综述了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Amphiphilic drug-drug conjugate,ADDC)策略,构建不同小分子纳米药物自递送系统及其在恶性肿瘤化疗、联合治疗及诊疗中的应用,并对基于ADDC小分子纳米药的临床转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paclitaxel)是存在于红豆杉科红豆属Tax-ax L.植物中的一种具有抗癌流性的二萜类化合物.本品属有丝分裂抑制剂,能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繁殖,对人体正常细胞无伤害,因而是一类全新的抗癌药物.据1999年1月8日出版的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杂志>)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生物物理学家Makowshi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紫杉醇的抗癌作用还可以作用于癌细胞上的Bcl-2蛋白,来促进癌细胞的程序性自杀(apotosis).关于紫杉醇的这种抗癌机理新发现,将有利于科学家研究更为先进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5,(8):31-32
为探索药物研发中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衔接,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为全国医药行业提供服务,1996年科技部决定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新型生物药物。研究团队称,这种新药对患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小鼠的治愈率达到50%。相关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目前,研究团队与相关方正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对新药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61-61
高血压是目前全世界流行最广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世界各国的患病率为10%~20%。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蛋白和高脂饮食)、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也在不断地逐年攀升。据我国10个省市35~74岁人群的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上升到27.2%,预计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超过1.6亿!目前我国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t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65%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i-BET-762药物通过调整癌症基因C-Myc起效,显著延缓了乳腺癌和肺癌的发展。据最新一期《癌症预防研究》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家正在测试的一种新药,或会阻止与肥胖相关基因引发乳腺癌和肺癌,并阻止这些癌症的发展。密歇根州立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系副教授凯伦·利比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I-BET-762药物通过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立项,2008年完成。本项目共培养研究生3名,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2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6篇。于2008年11月22日通过了由甘肃省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荣获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49-49
1 课题的重大意义我国糖尿病患者众多,糖尿病肾病足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30%以上.据统计,2005年中国城市平均有并发症病人每例治疗费用是18827.89元(比无并发症患者高5.1倍),其中有肾病并发症的患者每例费用增加13.1%,而目前市场上尚无满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无有效阻止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自然进程的措施,现代医学采用控制血糖、降血压等综合疗法虽有一定效果,但远期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