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是一部糅和了魔幻现实主义、抒情诗和寓言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小说的多重隐喻性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小说内容的隐喻性;小说意象的隐喻性;小说语言的隐喻性;小说主题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2.
陈静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4):38-39,42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被誉为"诗化小说"或"一首心理诗".小说中大量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描写让人心醉.小说的诗化性体现在情节的淡化上和三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故事结构上.小说还充分地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对理性真理的某种对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诗化小说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诗化小说随着五四文学革命而产生,不断发展成熟,贯穿整个20世纪。它代表了抒情小说的实绩,与写实类小说互补互促,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诗化小说除了保持小说最基本的规范之外,还具有一般小说所没有的诗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叙事内容的诗化;二是结构的非情节化;三是语言的诗化。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庄子寓言与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喜欢用寓言故事来说理论事.但<庄子>中的寓言与<孟子>、<韩非子>等其它诸子著作及<战国策>、<国语>等历史著作中的寓言不同.寓言在庄子及其后学手里不仅是一种文体,更是一种智慧的诗性形式,是体"道"的艺术手段;寓言的艺术功能是"体"、"悟"而不是"比"和"喻".在<庄子>中,"道"和寓言的关系是"非物"与"物无际"的关系,它体现的是"道"的精神和物心交融的审美情趣.<庄子>中提出一整套关于寓言理论即所谓的"卮言"、"重言"、"寓言"."三言"的共同属性就是"顺物自然",是"道法自然"在艺术中的反映,自然的原则使道与寓言联结起来融为一体,<庄子>是诗化哲学,<庄子>寓言是"诗性智慧"的"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6.
穆时英“都市体诗化小说”强化了小说的抒情功能,通过诗的意象的组合、色彩的字眼、诗的语言和修辞的技巧,使小说有一种忧郁感伤的色彩,为都市体诗化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本文主要分析并探讨这部小说及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意象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象具有叙事功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叙事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尤其《红楼梦》的艺术贡献。它是小说诗化的重要形式特征。独特的意象介入叙事,从担当叙事者、主旨象征、情境创设、叙事层次转换、人物形象建构、叙事空间拓展、叙事修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叙事作用,使得小说文本呈示出独特的叙事风貌。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知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的作品常常表现为一种"哲学的诗化"模式,即以文学的形式探讨诸如人的存在、永恒价值等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类型"是她用于叙其"思"的重要修辞手段,同型异构的叙事模式使每一部小说都成了她向读者展示人与偶在世界相逢的一次境遇。  相似文献   

10.
莫言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极具个性,莫言的小说运用了很多表现力极强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震撼力.他的作品创作追求真正的民间风格,而这点也成为莫言作品风格创作的主要思想和追求目标.莫言的作品正是具备这种独特的美丽,才会使其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如此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诗化小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诗化小说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托妮·莫里森《宠儿》中,透视法、抒情性和音乐性等诗化小说特点均有所体现。由此,可以推断《宠儿》乃是一部典型的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绵延甚久的革命乌托邦视域里,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是一个"异薮"。迥异于同时代左翼革命乌托邦如火如荼的激情想象,老舍以"归来者"身份展开的《猫城记》显示出客观、冷峻而不失讽喻的反乌托邦叙事风范。而有关暴力人性的想象性叙事更豁显批判的锋芒,以及预知未来的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黎国华的长篇小说《生命之手》,认为其在总体写实性地反映赣东一群人物的命运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同时,用一种不自觉的诗性手段调节构思对象,对对象世界进行了诗性超越,对文本世界的结构、视角、语言等进行了诗美构建,通篇洋溢着一种亦实亦虚的诗情诗韵。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与情人》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保罗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莫瑞尔太太及两个情人米莉安、克拉拉之间的感情纠葛。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戏剧化的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描写主人公保罗、他的家庭和生活时,采用现实主义直接、简单的语言风格;在描写大自然的美与两性关系时,采用诗的意象和韵律。适当的时候,还穿插了方言的使用。这种独特、多变的文风一方面映射出《儿子与情人》故事的现实性、复杂性,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使小说主题得到成功阐释。  相似文献   

15.
朱文颖的长篇小说<高跟鞋>用诗情的文笔写着都市的故事.细腻的感触、博彩的意象、含蓄的韵味体现了诗的文笔.物质的追求、青春的匆忙、善恶的并存组成都市的故事.小说中流淌的诗情,源于作家观察、体验、表现、揭示生活真实的睿智,色彩鲜艳,质感醇厚.  相似文献   

16.
新疆实力派作家董立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文学体验与丰富的生活积累,创作了极具异域特色和丰厚民间文化意蕴的长篇小说<青树>.从民间生活场景的诗意描摹、美好人性的民间抒写与人文观照和民间文化形态的理性审视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可知<青树>以来自于民间的理想在边远的西部大地营造出了一幅清新、美丽、淳朴而诗意盎然的民间画卷.  相似文献   

17.
题款书法有其自身的诗性品质 ,即诗情 ,主要表现为 :一、诗性文字创造的意境 ,二、线条墨象的空间造型 ,三、诗情与画境的相融相发。题款书法画意 :一、以题跋助画势 ,二、题款书法与画的映带 ,三、题款弥补画之不足 ,四、题款阐述画理 ,点醒画中笔法  相似文献   

18.
《八月之光》体现了福克纳小说艺术的诗性想象和灵性思维。它的结构是诗性想象之基础,而作家的灵性思维则既是小说思想性的艺术升华,更是美国南方文化的神意飞跃。作品诗化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的自恰性、反复的叙述方式、张弛有序的节奏及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这种诗化的结构呈现为一种灵性之光,这种灵性就是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古代文学中的“诗史”问题,宋季诗史是最重要的对象。诗史是“亡天下”之际的“野史”,诗史应纪实与伤时并重,这是宋季诗史作者和论者共同的诗史观。宋季诗史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并且蔚为大观,形成高潮。与杜甫诗史相比,宋季诗史更注重时事、史实的完整记录和具体描述,杜甫诗史侧重在“诗”,宋季诗史侧重在“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