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41届、第42届和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各单项决赛的成绩和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两队团体实力相当,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实力提升迅速。日本全能选手优势明显,中国全能选手极度匮乏,全能实力急需提高。单项上,中国队在吊环、自由操、单杠、双杠、鞍马项目上仍有夺冠实力,但有软肋。继续研究规则,处理好团体与单项的关系;创新弱项难度,完善强项动作;加强稳定性、心理、体能训练是伦敦奥运会再创辉煌战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分析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新的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体操运动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评分规则下中日之间是对抗的主旋律,中国优势缩小;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后继乏人,综合实力、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6个单项决赛,比赛已不是强队的一言堂,二三流国家也大显身手加入到金牌争夺战中———吊环和双杠在动作的规格、质量、编排、难度以及稳定性上无人能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这两个项目已经进入了"中国时代";17年沉寂换来单杠重新崛起,以东方智慧诠释体操之美;自由体操、鞍马和跳马由于赛制等原因实力有一定削弱,均无人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选手的偏科弱点。  相似文献   

3.
依据第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竞技体操比赛录像,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团体、全能、各单项决赛的成绩和动作难度及完成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备战明年里约奥运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团体比赛上,日本队实力强大,中日竞争激烈,英国队进步明显,中国队选手有待提高;全能比赛上,日本选手具有明显优势,中国队选手发挥自己最佳实力;单项比赛上,日本、英国、中国、朝鲜、希腊瓜分金牌,中国队在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具有较强实力;难度和质量是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但质量比难度更为重要,中国在质量上存在最大不足.  相似文献   

4.
袁玉峰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91-95,99
对釜山亚运会男子体操全部比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韩日3国争霸亚洲男子体坛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中国在团体、个人全能和个人单项决赛中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已受到来自其他各国的挑战,差距正在缩小;同时也发现我国运动员在体能和个别项目上较弱的问题,需要今后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现代世界男子体操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4枚奖牌被13个国家瓜分,少数国家独揽奖牌的格局不复存在;团体决赛中,传统体操强国受到冲击,美国与俄罗斯整体实力在下滑,中国和日本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仍处于世界体操强国行列;全能比赛选手之间差异明显,传统以强带弱的夺金模式已被打破,趋向于各项目之间均衡发展;个人单项决赛异常激烈,每个项目都有多个国家参与竞争,依旧属于多国相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当前我国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团体比赛中,中国队整体实力强大,中日竞争激烈,分差逐渐缩小,德国队进步明显,成为一支劲旅。全能比赛中,日本选手具有明显的优势,德、美纷争奖牌,中国队选手有待提高。单项比赛中,二流国家争当主角,与中国队平分金牌,中国队在吊环、双杠、单杠项目上具有较强实力,但仍有软肋。创新强项动作,完善弱项难度,加强稳定性、心理、体能训练是再创伦敦奥运会辉煌战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帮助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2012年奥运会,实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战略目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比较法和分析归纳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伍,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女队全面觉醒,一支独秀;单项竞争各有千秋,奖牌分布更加广泛;2012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女队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合理平衡难、美关系,发扬传统优势,重点发展弱势项目。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参加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的选手为对象, 采用录像分析法、统计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当前世界女子体操单项比赛的难度动作及其连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帮助了解当今世界女子体操各单项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以便为体操界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平衡木单项决赛的8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选手的成套动作编排和完成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仅1个难度与连接计入D分"的二连接和"仅1高难度与连接计入D分"的"多连接"获取更多的连接加分是我国女子平衡木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而在满足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多的技巧类动作和较少的舞蹈类动作构成一套高D分的8个高难度动作,是我国女子平衡木动作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41、42、43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全能决赛前8名和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伦敦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结果表明:女团奖牌仍然是美、俄、中三国角逐,美国全能型人才储备充足,实力雄厚,已成为女团的"领头羊";俄罗斯凭借穆斯塔菲娜和科莫娃两名高手使团体实力大增,堪可"争金夺银";中国女队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整体弱势,传统优势项目高低杠的编排已经不适应国际评分的潮流,整体离女团冠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女子全能奖牌的竞争还在俄、美、中之间展开,穆斯塔菲娜是金牌的最有力竞争者。跳马金牌最有可能被美国获得;特维德尔和穆斯塔菲娜将是与我国争夺高低杠金牌的强劲对手;平衡木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是较有把握的夺金点;眭禄的自由体操具备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有望与姚金男联手冲击奖牌。  相似文献   

11.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8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团体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偏少,竞争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在鞍马、双杠、跳马项目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展望了伦敦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的竞争实力。结果表明:1)男子团体比赛中,中国男团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日本队步步逼近,中日竞争尤为激烈,美国队进步较快,俄罗斯强劲复苏;2)在全能比赛中,日本队的实力较为明显,中国队缺少全能型选手;3)单项比赛的争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19枚奖牌被11个国家瓜分,中国队的吊环、单杠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跳马、鞍马有待提升实力;4)提高强项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提升弱项的实力是中国男队再创伦敦奥运会佳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赛场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东京奥运备战前期第47、 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和个人单项竞技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子团体已经顺利拿到东京赛场券,男团夺金实力逐步恢复与增强,但我国继续面临日本、俄罗斯、美国等竞技强敌的挑战;男子全能必须找准切入口,针对性进行训练,固强升弱、乘势而上,确保我国男子全能选手东京奥运冲金的竞技实力;自由操、跳马、吊环和单杠竞技实力相对较弱;鞍马有冲金的实力,但还需突破和加强;双杠的优势越发凸显,运动员仍需挑战自我.备战策略:打造核心团队,完成"4+2"参赛人员全额补充;优化各项目布局,增加夺金夺牌实力;加强大赛经验和心理干预性训练,继续提升和加固D分、精雕细琢E分;紧扣新周期规则,科技服务东京奥运;把握男子竞技体操国际发展态势,切实加强单项人才的建设和补充,提高训练和比赛效率,确保2020东京赛场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新评分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体操发展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实力以亚洲的中国和日本队最强,其次是欧洲的俄罗斯和罗马尼亚队;个人全能基本是亚欧选手的天下;中国在鞍马、吊环和双杠3个项目上,具有夺金实力;欧洲选手在自由体操和跳马两项则具有集团优势;单杠比赛胜负取决于临场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的基础上,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体比赛“5—3—3”新赛制下,动作的稳定性和全能型的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日本队都是全能型的选手,下一个奥运周期日本队依然是我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个人全能项目上,日本队的内村航平是当今最优秀的全能型选手,中国男子体操队优秀全能人才后继乏人.单项方面,中国的双杠和吊环依然保持优势地位,欧洲运动员在吊环上有上升势头;邹凯的自由体操依然是世界领先水平,单杠项目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中国要想保持优势,需要在完成分和高难度空翻越杠上有所突破;鞍马和跳马两个项目上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25届亚锦赛决赛上进攻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中锋、前锋、后卫3个位置运动员的得分与伊朗队相比,后卫和前锋位置差距特别明显;(2)中锋运动员篮下区域攻击无明显优势,前锋运动员进攻区域分布为近投少中远投多;(3)后卫、前锋运动员技术不全面,篮下近距离得分和突破得分能力较弱。为尽快提高后卫、前锋进攻能力,缩短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中国队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训练,培养全能的队员,努力改善进攻区域不平衡以及强对抗下得分能力较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届冬奥会、2010-2011年赛季世界杯系列赛、2007-2011年世界锦标赛及历届团体世锦赛中韩女子短道速滑成绩的统计,全面客观地分析中韩两国女队的实力。研究发现:总体来讲中国输多胜少,短距离项目在中国队中占有优势,而中长距离韩国选手技高一筹;从整体实力来看,韩国选手稍占上风;近两年来,中国女队进步迅猛,不但保持着短道项目的绝对优势,而且在中长项目也具备了强大的冲金实力,并已经打破韩国女子在中长项目上长达近20年的霸主地位;未来几年女子短道速滑中韩实力接近,赛场争锋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日比赛中,中国女排在身体条件方面明显优于日本女排,失利原因主要是进攻能力存在差距,尤其是主攻手进攻能力不如日本女排;拦网每局效率低于日本女排;发球效率和日本女排相同,但在处理关键球和把握战机方面逊于日本女排;一传和防守方面与日本女排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