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辐射功能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全国特色小镇中216个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方向和空间格局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推动形成这一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旅游特色小镇总体上呈现空间集聚分布,其中资源依托和特色产业类呈均匀分布,其他4类呈集聚分布;(2)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其中资源依托、民俗风情、康养度假等类型与总体走向近似;(3)空间格局呈现以1个高密度集聚区和3个次级集聚区为主,各类差异较大;(4)旅游资源、交通条件、政府支持对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对历史文化类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旅游特色小镇空间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行政区划中的地区为最小空间单元,利用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逐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分析了中国空气污染的空间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价了驱动因素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中国的空气污染具有"双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别存在华北区和西北区两个高值中心与华南区和东北区两个低值中心.②影响我国AQI分布的自然因素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影响我国AQI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可分为人口、工业、生活消费和环境维护4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银行存款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市场的大小、消费能力的强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我国2000-2013年330个城市的银行存款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斜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市级空间单元银行存款的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存款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区的银行存款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全国及各地区银行存款的区域差异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2)我国银行存款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且表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格局,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着较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3)我国银行存款在空间上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相似类型集聚分布的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也存在着较明显的空间集聚区,四大集聚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较稳定.(4)我国银行存款的增长类型以低速增长为主,其次是中速增长,高速增长的空间单元最少,各地区银行款增长类型的构成差异性明显,高速增长主要集聚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个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揭示2004年以来宁夏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宁夏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相对稳定,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银川市是辐射宁夏整体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点,经济发展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热点区呈现单核结构,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的变动是自然环境、产业结构、资本投入、人才技术、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相似文献   

6.
区域环境是影响企业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区域环境要素,其如何影响企业人才的集聚是一个需要检验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2014—2018年中国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从微观层面系统考察了空气质量对企业人才集聚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对此的调节作用。空气质量可以通过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企业成本的三重传导机制对企业人才集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空气质量与企业人才集聚呈正相关关系,即空气质量越好,企业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才;(2)企业规模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即企业规模越大,空气质量对企业人才集聚的正向作用越弱;(3)进一步地,将城市分为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两组后发现,在一线城市中,空气质量与企业人才集聚的回归系数为负,但是统计上不显著,而在非一线城市中,空气质量与企业人才集聚显著正相关;(4)将人才学历水平分为高学历和非高学历两组后发现,在高学历组中,空气质量与企业人才集聚显著正相关,在非高学历组中,空气质量与企业人才集聚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影响企业人才集聚因素的相关实证分析,也为政府与企业制定相关环境和人才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以全国区县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和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变化.研究认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格局相对稳定和分布极不均衡等特征,人口净迁入呈现"中部低、四周高"的鲜明特色,人口迁移已成为影响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轨道,但受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工资差异的缩小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城镇化增速将会减缓,这种趋势在外来劳动力依赖性较强的沿海地区已有所体现.在全国3大城市群中,珠三角仍具有最强的人口集聚能力,而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等空间集聚结构上珠三角呈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则呈典型的多核心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志远  马芳芳  李晗  丁志伟 《河南科学》2023,(10):1498-1507
根据2016—2021年千强镇的榜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最邻近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千强镇的时空演化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在频数方面,千强镇呈现出趋海分布的趋势,并形成以江浙、珠三角为集聚核心区和局部零散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2)在对比分析方面,千强镇分布与百强县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千强镇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城市群,表明了城市群在引领乡镇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从集中程度看,最邻近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印证了千强镇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进一步增强.从局部LISA集聚图看,显著HH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向北延伸至江苏南部的局部地市,小部分分布在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但近期消失;显著LL区破碎化分布明显,主要分布在十堰、襄阳等地区.(5)从影响因素看,各因子的决定力排名为公共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工业个数>人口>人口密度>高程>营业面积50 m2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人口城镇化率.此外,政府政策对千强镇分布有着较强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系统地分析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空间集聚特征, 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及不同类型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提炼出主导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呈现“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 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同质集聚性。其中, 显著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皖北和苏北地区, 显著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临海县域。综合考虑空间约束和粮食产量分布差异, 将黄淮海地区分为粮食高产区、中高产区、中低产区和低产区4个类型区。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一, 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中, 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属于社会经济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中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区域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 中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折纯), 表现为地理环境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植被指数、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 提出不同的粮食增产增收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峰  李雪铭  杨俊 《河南科学》2014,(1):98-103
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创意人才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意导向型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今后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方向.从创意人才的特性出发,建立创意型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率先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吸引我国创意人才的主要因子首先是工作条件;②研究样本的人居环境水平可分为4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水平的创意人居环境;③在空间分布上,我国东部具有吸引创意人才的巨大引力,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其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吸引创意人才的城市集聚区.最后提出了对各类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与数量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实力.创建A级旅游品牌,可以增加政府的旅游收入,发挥旅游功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可以实现区域的综合发展,展示地方形象,打造当地品牌.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358个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并选择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探讨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景区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广州、梅州、惠州、韶关、清远、佛山和东莞等城市;②景区呈现中心集聚的不均衡特征,集聚在以珠三角和粤北为中心的纵轴上,粤东粤西分布密度不高;③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分布有较明显差异;④社会经济、人口分布、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河南省2007、2012、2017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运用规模分析、优势分析、基尼系数、重心模型、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强度等数理统计方法与Arc GIS可视化技术,对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时空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河南省A级景区规模度整体呈上升,优越度呈现先升后降的状况.(2)10年间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不均衡现象大大缓解;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重心偏于西北方向,但是空间重心有向东、向南偏移的趋势.(3)A级景区空间分布呈现集聚加强的态势;5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由集聚向均匀转变,5A级以下景区则呈现空间集聚加强的趋势,主要集聚于城市周边和旅游价值较高的地区.(4)自然因素起到基础性影响作用,社会经济、交通通达性对景区的空间分布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中,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本研究基于北京市97 555条文化创意产业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探究,并总结了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以东、西城区为核心呈现圈层式发展结构;2)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及主导产业类型差别较大,九大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各有不同;3)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主要可分为市场和资源两大因素.研究可为优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协调统一发展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市、县及乡镇三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及地形条件因素,基于包含乡村道的交通网络数据集,应用成本距离分析方法计算各级行政区可达性,揭示不同尺度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不同尺度可达性总体格局大致相同.内部时间圈以中低可达性为主,外部时间圈以中高可达性为主.可达性值由内向外逐渐递减,呈现较明显的圈层分布,且时段越长,圈层分布越明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中原城市群以及纵向京港澳高速和横向连霍高速交通轴线沿线地区.低值区环绕在河南省周边区域,尤其以西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分布最为集中.②分析单元越小,时段越短,内部可达性的空间异质性越明显.高可达值集聚的中原城市群内部既有中可达值区,亦存在低可达值区.乡级0.5、1.0h时段呈现更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主要围绕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宁洛高速、沪陕高速、大广高速以及济广高速等主要交通轴线沿线高度集聚.③分析单元越小,时段越长,空间自相关程度愈发显著,可达性在空间上集聚越明显.HH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以及京港澳高速和连霍高速交通轴线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阿里研究院提供的华东地区464个县(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法、位序-规模法则对华东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华东地区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地理分布差异显著,空间格局自东部沿海区域向西部内陆区域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层特征.等级规模特征显示,华东地区电子商务等级结构体系位于中间位序城市较多,首位城市的垄断性不强.县(区)电子商务发展状态主要处于"低-低"和"高-高"两种状态,"两极化"空间分布较显著,发展成熟的县(区)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在县(区)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热点聚集区位于长三角地区,冷点聚集区分布于安徽省、江西省部分县(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开放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双变量Moran's I指数、多中心性评估模型(MCA)等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多业态商业空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总体上,2000—2014年间五种类型商服设施年度增量遵循"倒U型"曲线变化过程,空间上遵循由"分散"向"多核集聚"转变的空间分布模式,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加,但是设施数量的年度增速趋势及业态间集聚特征变化、集聚强度上存在明显业态差异;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密度、基准地价水平以及交通网络中心性对商业空间布局影响显著,但不同业态商业受不同区位选择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批发零售业的分布与人口密度间的相关性最强,金融保险业受人口密度的影响最小,同时多分布在基准地价高的区域,文体娱乐业多分布在基准地价低的区域,交通网络中心性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比对金融保险业和文体娱乐业更大.  相似文献   

17.
探讨基于聚类分析的宏观尺度、多类型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与途径.首先,确定桂西地区地质遗迹的数量、类型和级别;其次,设计包含4类定量表征指标和8项具体指标因子的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定量表征指标;第三,确定桂西地区各行政区划单元不同地质遗迹空间格局定量表征指标数值;第四,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桂西地区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类型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桂西地区地质遗迹数量大、分布广、等级优、特色鲜明.其空间格局划分为I(优异级)、Ⅱ(良好级)、Ⅲ(一般级)、Ⅳ(较差级)、V(最差级)类.其中,第I、Ⅱ类分别包括靖西、宜州、乐业、凤山、南丹、巴马、平果7县(市)和金城江、大化、天峨、罗城4县(区),这2类不仅各项定量表征指标突出,且多联片分布,空间联动性极佳,是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保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5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地建设的最高标准,研究其发展特征,对指导区域旅游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发展变化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SPSS交叉分析方法对5A级旅游景区类型及变化进行了全面剖析.结果显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量保持缓慢增加,但年度增加量呈现递减的趋势;空间分布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低、省际差异性大,且随时间变化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旅游经济关系密切;景区类型所占比例趋于均衡,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密度及均衡性等方面对海南岛1284 个乡村旅游资源点 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乡村旅游资源点空间上为典型的集聚型分布,空 间均衡度较低,呈“东北多、西南少”的多中心圈层分布格局,且各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 呈现出“环水”“沿路”“绕城”等空间分布格局;(2)乡村旅游资源点发展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差 异明显,以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为主;(3)空间格局受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湖泊水系、交通条件、经济 发展、政策支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淘宝村数据,运用网络关注度、空间分类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等对2013-2019年黄河流域淘宝村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组织类型分析.研究发现:(1)从时间维度看,研究期内淘宝村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表现出自上游到下游阶梯状递减的分布规律.(2)从网络关注度看,呈现"一个高值集聚区+两个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态势,"一个高值集聚区"集中分布在郓城县、鄄城县和牡丹区,"两个低值集聚区"是以博兴县和惠民县为中心和以洛龙区为中心.(3)从产业类型看,按主营产品和服务类型及区位可分为七大类,即城市近郊农贸型、城镇边缘农贸型、独立发展的农贸型、城市近郊工贸型、城镇边缘工贸型、独立发展的工贸型和城市近郊纯贸易型.(4)从空间分布来看,2013、2015、2017和2019年4个时间断面上黄河流域淘宝村的空间格局具有由点状扩散到面域联动的演变态势;空间上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分布态势,其中"一核"主要集中分布在博兴县、鄄城县和牡丹区且逐渐向四周递减,"两翼"指在东北部、西南部形成两个较低的集聚区.(5)从空间组织类型来看,主要为同类型扩散、衍生扩散和独立发展3种类型,其中同类型扩散多分布在下游地区,衍生扩散类型多分布在中、下游地区,独立发展型淘宝村多分布在上、中游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