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现,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体系是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成因和工作现状,围绕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三方面进行深度讨论,根据高校现有资源和工作模式,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心理危机工作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从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危机在时间、空间以及特殊人群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成义 《科技信息》2012,(34):55+57-55,57
警察是心理危机高发的职业,心理危机不仅会给警察自身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而且也会对警察工作、警察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对警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十分必要和迫切。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包含心理危机预防子系统、心理危机预警予系统和心理危机干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当前困扰学校学生工作的难题,本文就心理危机的类型及早期筛查、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做了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梁海珊 《科技资讯》2013,(25):216-217
高等院校中心理危机事件频发,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性突显.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理论学习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与发展,提出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原则:预防性、时效性、系统性.并对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后跟踪.此外,还提出了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组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有效识别和判断心理危机的各种线索,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是避免校园重大危机事件、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构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旭平 《科技资讯》2011,(8):215-216
选取某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近5年心理咨询中由恋爱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案例,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究新时期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特点,并在把握容易引发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日益重要。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做好心理危机前的预防工作;建立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体系,建立心理危机后干预体系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日益突出,自卑、强烈自尊、抑郁、封闭、人际交往障碍等消极心理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危机,分析贫困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认为加强思政教育和心理疏导,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解决贫困生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潜在性、紧迫性等特点,阐述构建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平行化社会支持网络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分为一级干预、二级干预、三级干预和四级干预,分析其不同级别的作用和相关关系,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保障社会支持系统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高职学生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之一。困难学生群体因家庭困难、自尊心强、心理负担重、易受外界伤害等特点自身易诱发心理危机。学校应构建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当心理危机出现时,学生安全管理系统应给予及时、有效、准确的干预和帮扶。  相似文献   

12.
"95后"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是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时期,过多的困惑和矛盾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本文分析了"95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针对"95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对策。认为有必要构建院系心理导师、班级心理导师、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委员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大学生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13.
林静 《科技资讯》2006,(21):128-129
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也愈益凸显,其主要特点有普遍存在、原因复杂、行为过激等。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这些特点,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必须遵循预防性原则、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及时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释放为主的原则、价值中立的原则,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环境性危机和环境性危机心理进行描述和分析,概括出环境性危机心理包括情绪异常、认知异常、心理适应异常和应激障碍等形式;接着对危机心理体育干预进行机理分析,首先认为体育是人自身通过人体来改造自我身心的实践性活动,再从体育改善身心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假说上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设计体育干预危机心理的具体程序并作出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15.
崔祥琨  宋旭 《科技信息》2009,(16):51-5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他杀事件层出不穷,从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众多相关的教育专家、学者、心理工作者正积极研究对策,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产生。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案例出发,引出心理危机的概念以及引发各种心理危机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欧阳暖清 《科技信息》2010,(12):189-190
心理危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并能使人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这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严重后果。本文通过一起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对心理危机方面的问题加以思考,试图探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从危机易发人群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两个方面探讨了危机识别,分析了校园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心理危机预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可能面临各种危机,比如事业危机、经济危机、婚姻危机、升迁危机、交往危机、考试危机以及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等等。在这些重大生活事件中,人们都可能同时产生的一种危机就是心理危机。简单地说,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事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是发展性的危机,所以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树立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的观念,构建一种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与预警、干预与转介、康复与跟踪等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丰富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与技能;要增强意识,提高心理危机预警的敏感性;要遵守伦理,有效干预心理危机事件;要发挥合力,做好心理危机康复与后期跟踪;要学会调节自我,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才能全力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