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快速处理航天情报,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提出融合多源异构知识标注中文航天情报数据集的方法流程,以及基于预训练(pre-training)模型的航天情报实体识别(AIER)方法;通过对航天情报进行命名实体识别,达到对航天情报进行信息抽取的目的.通过融合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和条件随机场(CRF)模型构建AIER模型(BERT-CRF模型),将其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条件随机场(CRF)模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加条件随机场(BiLSTM-CRF)模型进行实体识别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预训练模型的AIER模型能够取得93.68%的准确率、97.56%的召回率和95.58%的F1值;相比于其他方法,基于预训练模型方法的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六年级上册的《科学》上有这样的内容:"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我很好奇,问妈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微生物吗?"妈妈告诉我:"微生物很小很小,你用肉眼看不到。你每天喝的酸奶里就有一种微生物——乳酸菌,你  相似文献   

3.
<正>大家都知道肠道细菌能帮我们更好地从食物中吸收营养,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细菌也可能是导致某些抗癌药物在一些人身上失效的"罪魁祸首"。在2017年6月4日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议上,该研究团队公布了相关的实验数据,认为正常人对药物的代谢方式会因自身体内微生物构成  相似文献   

4.
高翔 《华东科技》2022,(10):75-78
为构建航天特色专业孵化器核心竞争力,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为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航天“五新”产业发展方向,识别了三种航天特色孵化服务能力,即产业构建、市场导入和场景打造,以此为基础提出航天特色垂直孵化服务体系,打造航天技术全场景应用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5.
 依据DoDAF体系架构框架理论,针对航天工程中的质量大数据(数据包),采用经验法挖掘出航天工程质量数据体系架构的过程模型。该过程模型与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模型基本吻合,进而识别出航天质量工作恰是遵循了前馈-反馈的复合控制机制。在该机制下,进一步从4个维度选取典型质量数据进行挖掘,得到了关于“热词”、数据基线和质量问题预测等3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前身航天技术集团五院515所)成立于1996年1月,是五院在海西经济区设立的唯一航天企业,是中国卫星在卫星通信、卫星(北斗)导航及卫星遥感等航天技术应用在南方重要的孵化和产业基地。公司拥有一大批科研人员,致力于数据应用开发、将数据实现可视化的研究,并参与国家重点探月工程等项目。航天科技转换中心占地3000m2,航天技术展示面积约1500m2,共设置"航天文化展示区"、"航天科技展示区"、"航天知识互  相似文献   

7.
晓洲 《今日科技》2007,(11):46-49
自2004年1月立项至今短短3年多时间,中国航天就铸造出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国航天在加入全球"载人航天俱乐部"之后,今天又正式迈入世界"月球俱乐部"的门槛.  相似文献   

8.
<正>"小航天"是一架航天飞机。他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觉得自己不一般,有一种优越感。至于这种优越感究竟来自哪里,"小航天"不想直接说出来,他的不一般最好是由伙伴们发现。"小航天"虽然大名里有"飞机"两个字,长得和飞机也比较像,但是如果有人说他和飞机是一家,他立马跟这个人急。平时,"小航天"有些抗拒自己被称为"飞机",因为他认为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航天舱体结构件中凹、凸特征并存的识别问题,同时排除不规则起伏轮廓对识别过程产生的干扰,提出了基于导向式搜索的特征识别方法。建立了虚拟特征库以描述特征模型,并依据库中信息制定搜索条件;同时采用全局导向搜索的方式,存储满足搜索条件的特征表面,在完成搜索后确定特征类型,从而避免对模型进行局部分割时受干扰信息影响。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舱体结构件中的凹、凸特征。  相似文献   

10.
闫凯 《科学世界》2014,(10):14-17
<正>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成绩骄人。然而,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科学"的态度,造成了我国"既是航天大国,又是空间科学小国"的尴尬现状。空间科学是航天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基石,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应该如何改变中国空间科学研究的现状呢?就此,本刊采访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吴季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过2016年,见证了我国最大、最新的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启用,领略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了解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太空对接,一件又一件的航天大事让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2017年,又会怎么样?翻开2017航天日历,航天领域今年有哪些"小目标"等待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1999,(6):79-79
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数万人40年不懈的努力并数以千亿美元的投入为代价的,这样高的投入是否值得?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协会理事长、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王希季先生撰文阐述了这一问题。1961年4月12日,俄国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掀开了世界载人航天史的第一页。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216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24次,俄国92次,共有795人次上天,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但这些载人航天取得的巨大发展,是以上万人40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投入为代价的。时至今日,人类并没有从载人航天得到多少回报。这就引发了"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和值不值得搞载人航天"的旷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碳酸盐岩中有机质在同生-早成岩阶段的降解既可以产生酸性流体对碳酸盐颗粒进行溶解,扩大后期成储流体通道,有利于储层发育;但也可能导致孔隙水处在碱性环境下,形成碳酸盐矿物胶结,阻碍溶蚀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因此,同生-早成岩期有机质降解对微生物岩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研究薄弱.以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微生物碳酸盐岩为例,综合岩石学和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开展了这一降解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结果显示,当微生物碳酸盐岩中的有机质处于有氧降解时,微亮晶和亮晶组构均具有Ce负异常;当亮晶组构Ce元素转变为正异常时,表明有机质进入厌氧降解阶段.此外,微生物岩亮晶组构中Cr含量高于微亮晶组构,可以作为有机质降解经过了硝酸盐还原过程的识别标志.如果有机质被Fe-Mn氧化物氧化降解,则会造成微生物岩微亮晶组构中Fe含量高于亮晶组构.随着成岩环境的还原状态进一步加强,有机质降解进入硫酸盐还原阶段,将导致微生物岩中亮晶组构相对于微亮晶组构富集Cu,Mo元素.因此,Ce,Cr,Fe,Mo,Cu等元素在微生物岩不同岩石组构中的变化可以有效识别微生物岩同生-...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地质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针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已取得如下进展:术语规范性方面,认识到微生物岩和微生物碳酸盐岩术语的区别;识别标志方面,微生物碳酸盐岩内常见微米球体、杆状体、丝状体、胞外聚合物等,且具有碳氧稳定同位素明显负异常,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Zn和Ba等营养元素富集的特点;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学方面,认识到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极端环境的产物,微生物礁丘主要发育在古地貌高点,其生长、发育、消亡均与古水文因素关系密切;储层方面,认识到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包括常规储集空间和特有储集空间两大类,储层主控因素包括沉积、成岩和构造,其中微生物组构在储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些先进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载人航天中.文章论述了载人航天中的人-机功能分配的基本方案,阐述了遥科学在载人航天中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除了细菌和病毒以外,还有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朊粒等。让我们来了解这些病原微生物,避免不合理的用药。微生物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它们。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超过10万,大部分对人和动植物有益。如空气中的氮气靠微生物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17.
张蕊 《华东科技》2012,(10):18-18
近年的科技界可谓热闹纷呈、百花齐放:外有"好奇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证明存在;内有我国载人航天项目和"蛟龙号"深潜超过7000米的奇迹……但似乎怎么看,这些都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而其耗费的资金更是令人咋舌:小小的火星车,仅造价就要要25亿美元;短短四年间,欧核中心在寻找上帝粒子的征途上总成本居然达到了132.5亿美元;从"神一"到"神十",二十年间我国也投入了390亿元人民币的经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事业需要一个与大众面对面的突破口,而星天地创客空间的产生,恰好添补了这一空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国的航天事业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共同走到今天。嫦娥奔月、神舟飞天、九重天宫,曾经的神话,如今的现实,每一个从神话到现实的转变都饱含了一代代航天人的心血。飞升得了青天,航天人却还有个梦想,那就是把这些神乎其技,带下凡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识别再生水人工地下回灌过程中所去除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类型和含量,利用"臭氧+砂滤+井灌"的再生水回灌系统,进行DOM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3DEEM)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和砂滤使再生水中腐殖质类有机物的荧光光谱峰强度显著降低;再生水进入含水层后,48.71%的DOM被氧化去除;沿含水层继续运移,逐渐转化为还原环境,厌氧微生物为了维持其新陈代谢活性,将大分子DOM厌氧转化为小分子DOM。利用臭氧氧化作用和含水层降解作用,可有效地去除再生水中DOM。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葡萄酒的酿造生产过程中 ,不同的微生物起着不同的作用 ,酿酒酵母将糖转化成酒精 ,乳酸菌会将苹果酸转化成乳酸等 ,这些是正常的发酵过程 ;而醋酸菌会使葡萄酒发生酸败 ,产膜酵母会使葡萄酒起膜浑浊 ,霉菌会影响酒的风味等 ,这些是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