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绍兴市食品公司绍鸭科研组用配合饲料喂饲绍兴麻鸭,获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已由市饲料公司生产供应。绍兴麻鸭(简称绍鸭),体型小、产蛋多、饲料省、适宜圈养,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禽种。对此鸭的提纯复壮、纯系培育、饲养管理是绍兴地、市的重点科研项目。一九八○年夏季,绍兴市食品公司科研组用配合  相似文献   

2.
1992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解剖52只圈养麻鸭,检出寄生蠕虫9种,感染率分别为:鸭对体吸虫3.85%、宫川棘口吸虫3.85%、似椎低颈吸虫1.92%、细背孔吸虫1.92%、分歧单睾绦虫5.77%、美丽膜壳绦虫13.46%、冠双盔绦虫3.85%、鸭瓣口线虫5.77%、裂刺四棱线虫48.08%,总感染率为 61.54%,平均感染强度为11.75条,其中以裂刺四棱线虫最高。该群落中寄生蠕虫分布型有5种为聚集分布,4种为随机分布。优势种为裂刺四棱线虫,辅优势种为美丽膜壳绦虫和分歧单睾绦虫。优势度和感染指数亦以裂刺四棱线虫为最高。群落中的两两种对间显著亲和与正关联的种对有1对(P<0.01),负关联达显著水平的有7对(P<0.05)。  相似文献   

3.
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雄番鸭与雌麻鸭人工授精的研究.实验证明: 以台鸭诱情, 用手指按摩雄鸭泄殖腔口,刺激其翻出阴茎,用搪瓷杯承接射出的精液,经稀释液稀释后,用特制的输精器,辅以食指定位法授精。这种授精方法简便准确,适于养鸭专业户的推广使用。番鸭精子在麻鸭输卵管中存活1~3天时,卵子受精能力较强,受精率为57~63%。从第四天开始下降到44%左右。实验表明,为维持较高的受精率,每三天输精一次较为合适。在雄鸭不足的情况下,亦可四天输精一次,受精率仍能维持在58%左右。通过人工授精,一只雄番鸭每日采精一次能够配种8~15只母麻鸭(可间隔3~4天授精一次)。而人工辅助配种,一只雄番鸭每日只能配一只雌麻鸭(一般间隔5日重行交配)。两者相比较,人工授精效果比人工辅助交配高5~9倍,不但节省配种的雄番鸭数目,而且缩短配种操作时间,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熊军陵  程泽信 《科技信息》2012,(10):406-406
荆江鸭,俗称荆江麻鸭、麻鸭。1959年湖北省地方畜禽良种调查时,因其主产于西起江陵(现为荆州区)、东至监利的荆江两岸,故而定名为荆江鸭。1981年湖北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沿用此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一直未开展荆江鸭的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已不如经选育提高的外来品种,导致近年来外来品种的大量引进,如浙江绍兴鸭,品种引进后,有的与本地鸭混养,或与本地鸭开展不同经济目的的杂交,致使血缘混杂,荆江鸭数量剧减,纯种荆江鸭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本次地方品种遗传资源调查,对荆江鸭外貌特征、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饲养蛋鸭的经济效益,促进养鸭业的发展,我们对养鸭专业户的三种饲养方式(即全期放牧、全期圈养、圈牧结合)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全期放牧 就是全年不分春夏秋冬,都是白天在河湖中或在收割后的麦地、稻田里的放牧,让鸭自由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无特定病原体麻鸭种群。方法 以优质培育品种绍兴麻鸭白壳I号和金定鸭种卵为基础,通过疫病监测淘汰抗体抗原阳性个体、灭活疫苗免疫、整个生命周期应用鸭正压隔离器饲养、60Co射线辐照饲料、酸化饮用水、严格控制人流、物流等净化措施,同时开展了多种分子遗传学检测、生物学特性数据测定和疫病敏感性试验,以实现实验动物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无特定病原、遗传学背景清晰、疫病敏感的HBK-SPF和SPF-JD鸭种群。结论 SPF麻鸭种群丰富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研发提供了重要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为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 在正常鸭及鸭瘟( Duck plague,DP) 模型中对肠道功能及作用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80 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7 日龄雏鸭随机分为 8 组,四组梯度剂量每天灌喂 Gln( 0、0. 5、1、2 g / kg 饲 料) 6d,及另四组灌喂同等梯度剂量 Gln 6 d,于 第 一 天 灌 喂 30 min 后 攻 0. 2 mL2000TCID50 鸭瘟病毒,观察 Gln 对正常雏鸭的免疫促进作用及攻毒鸭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测定 Toll 样受体 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 通路基因表达量。结果 Gln 显著提高正常组 TLR4 通路 mRNA 表达量( P < 0. 05) ,显著降低攻毒组表达量( P < 0. 05) 。结论 Gln 通过 TLR4 通路提高正常雏鸭肠道的免疫力,降低鸭瘟病毒( Duck plague virus,DPV) 造成的肠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逐渐讲究,普遍要求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而兔肉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另外,兔毛又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因此兔肉和兔毛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是畅销的畜产品。几年来,我国的养兔业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一种新的兔病正严重威胁着养兔业,这就是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该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毁灭性的传染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治疗,所以在经济上能造成很大的损失。本病自1984年2月首次在中国无锡发现后,很快在其他省市陆续发现。龙岩地区于85年2月首次在连城县出现,今年2月又在龙岩市首次发生。现将龙岩市的发病情况和诊断过程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9.
郑婧 《汉中科技》2014,(4):49-49
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角,是传统农业山区大县,近年来随着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大量的农户投入到山羊养殖行业中来。据统计2009年我县全县羊存栏约4697只,其中存栏30只以上的大户49户,2012年全县羊存栏约1.3万只,其中存栏30只以上的大户64户,截止2014年3月全县羊存栏2.1万只,存栏30只以上的大户102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龙岩市肉鸭的市场、品种、饲养管理、鸭场建筑及疾病与防疫技术等方面调查分析本从鸭饲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orientalis)是寄生于鸭肠道中的一种蠕虫,我省于1982年首次在江山发现,lpol年在绍兴县有过爆发性流行报道。病原虫体很小,呈卵圆形或梭形,(1.02~1.99×0.4~1.5mm)。虫卵仅0.1×0.065mm,故很难从粪中查到虫卵。1996年,曾多次遇到群鸭发生疑似东方杯叶吸虫病。6月份,城关镇上泔溪约有1000余只的群鸭中发病,死鸭约4%;12月份,桥头胡镇岙口村1700余只的鸭群中发病,死鸭约5%;11月份,邻近临海县大闸镇约16000只新蛋鸭群中发病,死鸭约5%;另一次约6000余只老蛋鸭群中发病,死鸭约4%。此病都在…  相似文献   

12.
针对30只DPV攻毒试验鸭及30只同居鸭的体内DPV-DNA动态分布及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PCR技术和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DPV攻毒后6h,用PCR方法在肝、脾、法氏囊、胸腺、血液、直肠粪便可检测到DPV-DNA(2)DPV经不同途径感染成年鸭后,病毒在体内的动态分布有一定的差异.(3)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肝、肺、血液.胸腺、直肠粪便可作为鸭瘟病原DNA早期检测的首选取材样本.(4)DPV感染后,患鸭的肝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脾脏、法氏囊及胸腺网状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5)组织病变与病原分布的时序性相关,试验组鸭在DPV攻毒后24h,同居感染组鸭在同居后72h,心、肝、肺、肾、大脑、脾脏、法氏囊、胸腺、十二指肠等组织均表现出程度轻微的实质细胞肿胀、变性;继而发展为细胞水肿、坏死,间质严重出血(6)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骨髓的病原检出及组织病变皆发生在DPV感染的早期,病变器官从组织水肿、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迅速发展为坏死.上述结果为研究DPV的致病机理、鸭瘟的早期诊断和鸭瘟的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Gosling Plague)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养鹅业威胁极大。本病在广州、湖北一带流行,凉山州迄今尚未见有本病的诊断与防制报导。1984年3月至4月,驻凉山某部副业组所养雏鹅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经初步诊断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鸭瘟病毒T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出DPV CY07株、鸭瘟标准毒AV1221、弱毒疫苗株的TK基因,通过生物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DPV CY07株突变位点及其二级结构变化,探讨其TK基因的分子特性,期待从分子水平寻找毒株毒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鸭瘟鸡胚化弱毒苗(鸭瘟苗)、鸭瘟、禽霍乱(G190E40)二联活苗(二联苗)和巴氏杆菌A群菌苗(A苗)的安全性、免疫力产生时间及对产蛋率的影响作了观测,结果表明:用正常免疫量的5~7倍接种各组试验鸭后,14天内无一死亡,说明安全性很好,产蛋母鸭分别接种三种苗后,其免疫前后15天或5天的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但不很明显,且在15天后几乎完全恢复正常,免疫A群菌苗后6天开始出现免疫力,二联苗和鸭瘟弱毒苗均在免疫后3天开始出现对强毒攻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记录了 1 例马来穿山甲在圈养下的交配行为及幼仔出生和成长记录。在2015年1~2月,对2只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javanica)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在之后的时间内又观察记录了新生幼仔的出生和成长过程。结果显示:马来穿山甲都以雄性为主发起交配行为,整个过程分为性激动、求偶、交配、射精等4期,持续时间约21min ,求偶期最长。在混合圈养的 36d 里,共有22d发生了交配行为,多数时间每日交配1次,主要集中在投食后,交配方式采用侧卧式。此对马来穿山甲于2015年2月3日首次交配,当年4月8日雌性个体产下1只健康雄性幼崽,160d后幼崽体质量达2540g 。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马来穿山甲的交配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提高圈养马来穿山甲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7.
记录了1例马来穿山甲在圈养下的交配行为及幼仔出生和成长记录。在2015年1~2月,对2只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的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在之后的时间内又观察记录了新生幼仔的出生和成长过程。结果显示:马来穿山甲都以雄性为主发起交配行为,整个过程分为性激动、求偶、交配、射精等4期,持续时间约21min,求偶期最长。在混合圈养的36d里,共有22d发生了交配行为,多数时间每日交配1次,主要集中在投食后,交配方式采用侧卧式。此对马来穿山甲于2015年2月3日首次交配,当年4月8日雌性个体产下1只健康雄性幼崽,160d后幼崽体质量达2 540g。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马来穿山甲的交配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提高圈养马来穿山甲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8.
抽取了麻鸭和骡鸭胚胎发育第14-20期的血液,制作血涂片,PAS染色,观察血液中的原生殖细胞的含量,并对各个时期血液中原生殖细胞的含量进行了统计,最高含量都出现在第16期,分别为8.9752%和2.1871%,用In vivo Gene Delivery Systern和pEGFP-N对PGCs进行了外源DNA的体内转染。结果在6只胚胎中的3只中发现GFP报告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省内重点县市主要畜禽外寄生虫的侵袭情况,在各县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自1985年起,历时约3年,对本省20个县市的20余种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累计调查鸡209羽,麻鸭58羽,北京鸭28羽,番鸭10羽,白鹅108羽,火鸡50羽,鸽30羽,孔雀1羽,猕猴10只,兔380只,犬2只,猪506只,湖羊100只,山羊76只,奶山羊10只,黄牛105头,奶牛  相似文献   

20.
在1984年用042号稻瘟病菌株接种9个杂交水稻组合的亲本、F_1、F_2、F_3代的结果表明,IR_(24)、IR_(26)和吉粱各具有1对显性抗瘟基因;V_(20)A具有2对隐性抗瘟基因;早36具有2对显性抗瘟基因;3624-33具有2对显性互补的抗瘟基因,VT34-1具有1对显性和1对隐性抗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