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有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培6株莴苣,由粉红LED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线。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11,(8):21-21
6月28日晚,全部6名宇航员“逃离”国际空间站,“藏入”与空间站对接飞行的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以躲避一块高速飞行的太空垃圾。宇航员爬进飞船18分钟后,这块体积不明的太空垃圾掠过空间站一侧,距空间站最近距离250米。  相似文献   

3.
国际空间站俄罗斯籍宇航员18Et“太空行走”期间徒手把一颗仅重1公斤的迷你卫星送入太空。宇航员奥列格·阿尔捷米耶夫和亚历山大·斯克沃尔佐夫格林尼治时间18日14时(北京时间22时)许走出空间站,开始5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执行包括“放卫星”、太空生物学实验等空间任务。  相似文献   

4.
《少儿科技》2010,(6):42-42
美国宇航局计划9月向国际空间站运送首个类人太空机器人。它将作为人类同伴而非取代人类发挥关键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前,全球首个机器人宇航员“Robonaut2”研发成功,该机器人宇航员是由美国宇航局和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的,它全身装备各种各样的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它将与人类宇航员协作或代替人完成如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不断超越的自然极限莫过于上天入地,从飞天、奔月的古老传说到近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人类古老的愿望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揭秘真实版的"天庭"太空生活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入驻"新家"后,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开始了他们为期15天的太空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别看宇航员们离开了地球,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吃喝拉撒睡依然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你可别以为邀游太空只是宇航员才有的特权,只要肯掏腰包,你照样也能上太空。首先,你会搭乘我们为你安全的“联盟号”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接下来,你可以在国际空间站居住8天,并跟随它进行轨道飞行,期间你将会环绕地球120多圈,完完全全体会身处太空的奇特感觉。不过在空间站里你将长时间处在失重状态,所以在登上太空之前,你必须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飞前训练”。不然别说8天了,恐怕只呆一天你的身体就受不了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付得起高昂的旅行费用。2001年,60岁的美国富商丹尼斯就花费了大笔金钱,参加了这个项目,过了把全球第一位太空游客的瘾。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7):53
一个球形的宇宙飞船可能将很快“诞生”。就像“啄木鸟”为树木治病一样,它将为国际空间站和其他一些宇宙飞行器“诊断疾病”,检查可能存在的故障和危险。在美国宇航局的约翰逊航天中心,这个微型自动太空船外遥控照相机现在正在接受其最后监测。预计到2006年或者2007年,这个“飞行球眼”将被首次发射。如果发射成功的话,这位“太空啄木鸟”将检查宇宙飞行器的热挡板是否受损。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和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半年择机发射。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工作和居住的大型载人航天器,相关人员可在上面长期从事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调查环境污染、研究太空环境对生命影响等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曹硕 《科技潮》2009,(8):45-45
近日,怀柔区科委组织来自北京市蔬菜协会、土壤协会、昌平金六环基地的专家服务团一行7人.先后来到宝山镇特菜生产基地.庙城三山都市型农业设施公园等多处种植基地实地指导蔬菜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利用航天技术发展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11,(14):81-81
[科技日报]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可在通过阳光将水裂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该技术有望使现有制氢工艺获得突破,使利用阳光大规模生产氢气成为可能。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