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已有的化学、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指出,我国化学哲学研究中有关化学的定义等6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应当加强化学和科学的人文内容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梅列日科夫斯基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基本以文学和哲学为背景,然而,当我们把他置于更大的视野中思考时,会发现他的另一种意义。在他的全部生平中,具有多种可供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宗教—哲学学会的创办,《新路》杂志的创办,致力于社会新价值观的建立,主张以新宗教信仰组织社会形式,推进教会改革与社会革命进程等。因此,如果在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共同的语境中考察他,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革命仿佛明暗之间游离的“影子”,它不仅是时代的写照而且成为走进鲁迅精神世界的屏障。葛兰西的“有机的”革命,虽然可以用来描述鲁迅的革命状态,但革命与个体的交错,时代的进化式发展,使鲁迅感到融入的困难与脱离的艰辛。真正懂得革命主体和主体革命的鲁迅,却不被“真正”的革命者所懂。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代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曹成功的运用教育这件武器,为他们的革命服务,本就此作专门论述。主要阐速本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费产阶级革命纲领、内容作为“革命教育”的总方针。以宣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为要旨。运用教育这种形式来唤起民众,使他们明白革命道理,增进政治觉悟,以图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有些人认为红色教育课文所颂扬的革命精神已逐渐被下一代淡化和遗忘,强化和灌输革命观念显得不合时宜。这种看法究竟正确与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毫无疑问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象征,是激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作为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馆正在发挥着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清"三界革命"对散文、诗歌、小说三种文学体裁的文学形式(语言和文体)进行革新,以期突破传统的形式规范,形成崭新的语言和文体。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既未实现语言形式的"言文合一",也未完成文体形式的变革,从而未能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乌克兰"橙色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其政治走向,可以看出"颜色革命"的实质就是美欧等帝国主义企图以民主名义,抓住大选机会,通过政治选举的方式来达到政权更迭、称霸全球的目的。即使是像乌克兰这些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只要不俯首听命于美国,美国也要颠覆之,使其变为美国的附属国。所以,任何一个向往和平、追求稳定、谋求发展的国家都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对这种和平演变手段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8.
廖乾五1922年入党、1930年被害,其短暂的革命生涯正是建党初期建立革命武装、发动南昌起义、有效应对大革命失败后面临的极大威胁开创土地革命战争的阶段.在革命中,他曲折艰苦的革命经历以及他表现出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个人品德、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密切群众的政治工作方法,对于我们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对革命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革命策略的制定及革命力量的定位。关于列宁对俄国三次革命(1905-1907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性质的判断,传统观点认为前两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较新的研究则倾向于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三次革命性质的判断都是民主革命。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十月革命的定性上。列宁对革命性质的判断,始终围绕如何使俄国革命尽快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立足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于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成分分析,列宁断定俄国三次革命都属于民主革命;以政权更替为标准,列宁肯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0.
贾滕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33-335,357
建国前30年,党和国家推行以革命为主题的教育,主要是出于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为巩固政权服务的目的;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领域的改革与革命,体现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教育从“革命”到“革命”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寻求民族生存到追求大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民族与国家最大利益至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听觉形式,丰富的听觉审美体验以及对人类微妙的心理活动状态的感受。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革命就是要彻底改变对音乐欣赏课那种模糊、可有可无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与评价,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充分体验,培养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的审美意识以及音乐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绿色化学和新型科技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明扼要地叙述和介绍了现代绿色化学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和新型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包括它们的任务、特点,方法及当前应研究的几个重要中心问题。研究如何寻找除去剧毒有害的化学原料、采用超临界流体作化合成中的溶剂媒介、利用生物质作化学化工原料的替代品,开发仿生拟酶催化的绿色合成工艺工程,实现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化工设计等,成为目前绿色化学化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副文本是由封面画、插图等图像符号和"十七年"小说的副文本生成以及变迁建构出作家、绘画者、编者对时代、革命与文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诉求,促进了承载革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小说的加速度传播,呈现出文艺大众化和文艺化大众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蒋光慈的革命小说,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革命理论否定了“五四”以来的个性主义思想革命,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的先河。“寻找意义”的叙事结构,压迫与反抗二元对立的阶级斗争叙事模式和集体主义化的精神追求,共同演绎了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这在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无疑具有一种先锋性。  相似文献   

17.
 最近媒体对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报道增多,继5月17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机遇与对策——从人类文明与世界现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一文后,现又看到"百名院士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看法和建议"(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578.shtm).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上海产生的革命文化,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政治民主、人民自由而铸就的先锋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和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终极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中国革命也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取得彻底胜利,才能避免外在的物质追求转换为摧残、奴役人的自由困境。在组织各项革命活动和建构革命文化的过程中,上海共产党人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便追求和达成一个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使得这种想象、理想和理念逐渐落到实处,不但建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还构建了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得以开展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欣赏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听觉形式 ,丰富的听觉审美体验以及对人类微妙的心理活动状态的感受。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革命就是要彻底改变对音乐欣赏课那种模糊、可有可无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与评价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充分体验 ,培养音乐的感受能力 ,音乐的审美意识以及音乐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以井冈山为样板,分析,阐述了山岳地带在中国革命中的地理优势及中国共产党建立根据地的地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