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筹 雅典奥运会是第一次启用多个3G网络的奥运会,也是3G业务首次如此集中地被人们关注和使用。 2001年,希腊邮电法规部门Hel-lenic共和国国家邮电委员会在其有关3G的公开讨论文章中指出:"希腊能够为计划和执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有关各方提供先进的3G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希腊将于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在首博举行由中国首博、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手推出的"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8月12日在首博正式开幕。本次  相似文献   

3.
<正>4月12日,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杜布罗夫尼克会晤举行期间,希腊正式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下简称"16+1合作")的成员。希腊的加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希腊为什么要加入"16+1合作"?希腊总理齐普拉斯此前向北马其顿总理扎埃夫致信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22-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希腊开放大学(Hellenic Open University,HOU)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13th ICHSC),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Greek Civilization(ICCHS-IIGC)]在希腊雅典举行(图1).中国科技史及其与希腊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是2010年11月10-12日为庆祝"世界和平与发展日"(The World Science Day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技史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Civilization,ICCHS-HOC)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正>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危机在最后时刻以一种政治正确、顾全大局的方式得到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希腊找到了化解危机之道,而是似曾相识的"稳定压倒一切"。可以说,欧元区阶段性"维稳"成功,而齐普拉斯政权的国内"维稳"则刚刚开始。默克尔:拒绝讹诈的真正赢家希腊危机其实也就两个问题:希腊肯不肯认账,德国愿不愿意买单。希腊不是第一次遭遇危机了,在过去的200年间,希腊共计六次主权违约,几乎是信用级别最低的西方国  相似文献   

6.
赵雪予 《世界知识》2010,(12):51-53
<正>"世纪前我们为世界贡献得太多,世纪后我们应该享受"。一封给希腊总理的公开信一场债务危机,也将希腊人的"懒"与"慢"的工作、生活节奏凸显出来,欧元区许多国家的纳税人就声称,因为希腊人的"懒"与"慢",而不愿拿自己的血汗钱出手相助。不久前,德国《图片报》就给希腊总理写了这样一封公开信:  相似文献   

7.
外刊概要     
正1希腊担心英国"退欧"的影响【英】《今日世界》2016年第2期尽管希腊在国内面对着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英国是否从欧盟退出的问题仍然引起希腊决策者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希腊与英国在历史、政治、文化上的重要关系,而且从希腊角度来说,英国的退出将打破欧洲一个根深蒂固的禁忌。人们一直预期欧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英国的"退欧"公投表明欧盟或将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怎样称我的国家,叫希腊还是叫格里斯?”有些希腊朋友问我。当他们得知中国人称他们的国家为希腊时,都很高兴,并赞扬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尊重别的民族……”原来,他们不大愿意自己的国家被称作格里斯(Greece),也不愿自己的人民被叫为格里克,而希望他们的国家和人民被称为希腊(Hellas)和希腊人(Hellenes)。一位希腊学者向笔者介绍了如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古代与希腊体育起源对"天"的不同认识的比较,对制约体育发展的文化基础进行研究,使我们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认识中西体育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外交小灵通     
<正>【李克强:愿意看到希腊留在欧元区】李克强总理6月29日在第十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希望看到一个繁荣的欧洲、团结的欧盟、强大的欧元。中方愿意见到希腊留在欧元区,希望国际债权人和希腊尽快达成协议,使希腊和欧盟都能渡过这场危机,中国愿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古代的神话很多,因而神仙就多。希腊如此、印度如此、中国亦如此。中国东晋的炼丹家葛洪受当时社会的熏陶,在研究化学的同时也研究神仙。在其所著的《神仙传》中,葛洪将94个中国神仙的身世经历考查得一清二楚,描写得活灵活现。比如,在卷七《麻姑》中记述了仙女麻姑受仙人王方平之约来相聚的故事:“仙人王方平降蔡经家,命使者前往请麻发三。后麻姑至,自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问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麻姑见到王方平后,不谈思念之情,而是自言自语对上次见面以来东海三次变为陆地感慨万分,好象是借题  相似文献   

12.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一般认为 ,人类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标志是文字、城市、青铜器和国家等的出现。中国和希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之一。通过对中国和希腊文明的产生及其发展 ,以及文明产生的地理基础的比较研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 ,两者都具备适于农耕的地理条件 ;第二 ,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连续性 ,而希腊文明的起源则带有间断性 ;第三 ,中国古典文明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而希腊文明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一个时期,数十万难民涌向欧洲,让欧盟诸国焦头烂额。虽然难民问题一直是欧洲面临的老问题,但是此次难民潮爆发得如此猛烈却令欧洲诸国猝不及防。在陆路上,经由土耳其—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一线的难民潮已经严重失控,马其顿警方在希腊、马其顿边境的布控甚至多次被数量十倍于平时的难民潮所  相似文献   

14.
话说水晶     
水晶,我国古代称其为水精、水玉、千年冰等.它在自然界三千余种矿物中,透明度最高,多为无色,冰清玉洁,因此古人一直以为它与冰有关.我国现代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的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说:"以冰拟水晶,后世犹如此,则其说深入人心也久矣."欧洲人最早从阿尔单斯山拣到水晶,也认为它是"上帝用冰创造的,水晶是冰的化石".水晶的英文名称Rockcrystaliyeigf源于希腊文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之所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严密、代表广泛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有着深厚的渊源,是其不断吸收犹太神学、东方神秘主义宗教以及希腊罗马哲学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导致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长期盛行。因此,中国有一些学者"言必称希腊",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也没有科学家。读一读《祖冲之科学著作校释》这本书,这些学者应该会改变观点,即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也有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大选并组建新一届政府后,人们对于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但风险仍未消除。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会考虑到换币成本、经济衰退成本的因素制约,而退出后仍将面临着债务违约风险、金融风险及政策传导风险。希腊退出欧元区也会使中国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8.
希腊的雕塑是其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在其雕塑中集中体现了古希腊人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希腊雕塑代表作品的赏析,分析了其中体现的希腊人文精神,提出了其精神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的危机由谁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某教授说,即使对当年欧洲的疯牛病、墨西哥的伪劣产品,美国媒体也不曾如此大肆渲染,此次针对"中国制造"的负面报道实质上是又一波"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其顿和希腊关于解决马其顿国名问题的纠纷近期取得重大进展。6月17日,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与马其顿总理扎耶夫正式签署马其顿国名更改问题的"历史性"协议。根据协议,马其顿共和国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是该协议在两国均遭遇来自反对党和民众的阻力,国名争议最终能否得到解决仍然充满不确定性。2018年新年伊始,马其顿扎耶夫政府一改前几届政府的态度,积极与希腊谈判更改马其顿共和国的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