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飞鱼     
正飞鱼是脊索动物门银汉鱼目硬骨鱼纲飞鱼科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以"能飞"而著称"飞鱼"。飞鱼是今天仍然存在的物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温暖海域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见到它们飞翔的身姿。以太平洋地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中国的南海也有分布。飞鱼是脊索动物门银汉鱼目硬骨鱼纲飞鱼科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以"能飞"而著称"飞鱼"。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早就发现,在海洋中最深的约2 5%的部分(8400~11000米)里并没有鱼类生存。对此,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推测。认为是因为那里的压力太大。但是,那里的深海生物本来就非常少,因此一直也没有发现直接证据。鱼类的体细胞内有一种叫做"氧化三甲氨"(TMAO)的化  相似文献   

3.
鱼类生长和发育生物学是海洋鱼类苗种培育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鱼类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取得的研究进展为改善海洋鱼类苗种培育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进展是:阐明调控鱼类生长的脑-脑垂体-肝脏轴的种激素分泌活动和作用机理,促进海洋鱼类生长激素释放和提高生长率;海洋鱼类幼苗生长发育的形态学与生理学特征及对饵料的消化吸收;海洋鱼类幼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鱼类苗种对饵料摄取与消化吸收的饵料添加剂;环境条件对海洋鱼类苗种利用营养物质和生长的影响等。目前所取得的进展还只限于少数几种海洋养殖鱼类。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充分阐明。今后,为配合海洋鱼类养殖和增殖的发展,必需系统深入研究各种重要海洋养殖鱼类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苗种培育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西龟石水库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龟石水库鱼类资源现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龟石水库的鱼类资源,统计分析渔获量。结果调查得知,龟石水库共有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32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共2科19属22种,占总种数的59.46%;渔获物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渔获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历史资料相比,渔获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洋鱼类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但按水层、深度,可分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和底层鱼类.各层鱼类的色彩、形态特征与所栖息的自然环境,表现出高度的统一.中上层鱼类:按平面划分可分为潮间带、浅海区和远洋区.典型的中上层鱼类身体呈梭形、两端尖细,在海水中游泳阻力小,大部分为高速游泳鱼类.远洋区中上层鱼类如蓝点马鲛、金枪鱼、东方旗鱼、白枪鱼、箭鱼、噬人鲨等都是在海洋中快速游泳的鱼类,其背部颜色具有与远洋区海水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从专业物种数据库(IUCN, OBIS 和 GBIF)、文献数据库和专著中提取并整合分布在我国海域的 86 种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基础信息数据, 利用 GIS 技术得到热点分布区域和捕捞压力格局, 通过比较物种丰度图层和脆弱度指数加权丰度图层, 探讨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分布与受威胁状况, 并结合现有保护区信息与渔业捕捞热点区域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 1) 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包括台湾海峡海域、闽南海域、台湾以东海域、粤东海域和珠江口海域, 面积达到23.1 万 km2, 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7.7%; 2) 我国海洋保护区面积仅占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热点区域的2.3%, 覆盖度需要加强; 3) 浙中南部分海域既是捕捞“热点”区域, 也是客观上受捕捞威胁严重的区域, 需加强管理; 4) 结合Global Fishing Watch的捕捞数据分析显示, 我国的禁渔政策对鱼类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 在休渔期捕捞强度降低80%以上, 但整体捕捞压力仍巨大。  相似文献   

7.
2014年舟山市1-8月份帆张网作业捕捞产量占捕捞总产量的40.35%,帆张网作业仍然是目前东海区海洋捕捞的主要生产作业方式之一。依据2014年秋季帆张网渔船渔获物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次调查帆张网渔获物共30种,其中鱼类18种,虾类7种,蟹类5种,其中带鱼、小黄鱼、银鲳、虾蟹类分别占捕捞总产量的47.83%、24.78%、2.42%、19.44%,其他鱼类品种较多,总共占5.53%,在随机抽取的4 409个样品中,鱼类质量占总质量的91.12%,虾类占1.37%,蟹类占7.52%。经过计算分析,调查海域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较为丰富,但是从带鱼和小黄鱼幼鱼所占比例来看,帆张网作业对幼鱼资源仍有较为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海底牧鱼     
赵叶 《科技潮》2001,(12):58-58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在这波涛起伏的海面下生活着约16万种生物,在这庞大的生物资源中,鱼类要算最重要的了。海洋中的鱼类,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很大。从种类上来说有几万种,其中作为重要捕捞对象的有带鱼、鲭鱼、鳀鱼、红鱼、鲳鱼、鳗鱼,黄鱼、沙丁鱼等。近些年来,鱼的数量在显著地减少,单以黄鱼说,其捕获量仅及20年前的十分之一。鱼类数量的显著减少是由于狂捞滥捕、只捕不养和海水污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海洋牧鱼,也即让美味的鱼类就像陆地上的家畜一样在一定场合,人为采取一定措施,并给予有利的生活条件,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成为人们所迫切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海洋宽广无垠,是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依托和归宿。海洋资源无限丰富。据统计,仅生物18万种,植物2万多种。 海洋动物是指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蛇类和兽类。其中鱼类是最大的重要海洋资源。海洋植物绝大多数为藻类,主要品种为褐藻和红藻。其中浅海区域约有4500种。可供食用和利用的约有50多种,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鹧鴣菜,经济价值高,内含有20多种溶脂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V_(B2)、V_C、V_(B12)含量高,还有少量人体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另外海洋里有浮游  相似文献   

10.
保护珊瑚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虫是一种微小的海洋腔肠动物,它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分泌出坚硬的石灰质骨骼。无数微小的珊瑚虫加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千万年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些骨骼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的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所有的海洋生态系中,有“海底雨林”美誉的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是最丰富的。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不足0.25%,但超过四分之一的已知海洋鱼类靠珊瑚礁生活,并相互依存。珊瑚礁在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于被海浪侵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好像自然的防波堤一样,约有70%…  相似文献   

11.
视觉     
正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微塑料"已经被联合国专家组(GESAMP)列为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其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垃圾。2015年,微塑料污染已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一项来自我国的海洋鱼类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对于海洋生物而言,微塑料犹如海洋中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2年春季在浙江沿海的典型海湾——三门湾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三门湾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门湾春季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以鲈形目种类为最多(12种),其次是鲱形目(6种),而鲽形目、鲀形目、灯笼鱼目各有2种,鳕形目、鲻形目、鲉形目各有1种。根据鱼类的适温性可将其划分为暖水种与暖温种2种适温类型,其中暖水种有17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62.96%,暖温种有10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37.04%。优势种主要有中颌棱鳀和江口小公鱼2种,常见种为斑鰶、棘头梅童鱼、鲻鱼和黄鳍东方鲀。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三门湾鱼类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在0.49~2.96之间,均匀度指数(J')分布在0.10~0.80之间,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0.19~1.89之间;数量分布的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西北部和东北部近岸区。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鱼类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海马,并非顾名思义的“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一种小型的硬骨鱼类,体长一般在6~20厘米,分类上隶属于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海马是个大家族,全球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我国自南至北的近陆浅海均有它们的踪迹。世界上最大的当属太平洋海马,体长约30厘米,最小的可能是近期海洋生物学家在马来西亚海域13米深的水中发现的一种海马,只有16毫米,仅相当于成年人一根手指头的宽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种类。与其他鱼类相同,海马也用鳃呼吸,背部有鳍,食物通过吻进入腹中,且终生在水中生活。与其他鱼类不同的是,海…  相似文献   

14.
养鱼     
含有剧毒的动物陆地上有,海洋中也有.在陆地,人们自然会想到毒蛇,有人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万人被蛇咬伤,其中死于蛇口的有4万多人.熟悉海洋动物的人谈到有毒的动物,首先想到的也是蛇.海蛇的毒性有的比陆地毒蛇要高出好多倍.一条海蛇所含的毒能使数人毙命.其实,陆蛇也好,海蛇也好,有毒种类不论在种数上还是在个体数量上,都远远落后于有毒鱼类.目前已知海蛇49种,全为有毒种类;陆地蛇约2000种,其中约有400种有毒.而有毒鱼类则已知750种之多,某些种类的毒性,也甚于有毒蛇类.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按季度共4次对湘江上游区桂北江段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采集鱼类81种,隶属于5目16科55属,其中鲤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2.96%;研究区域内的优势物种为宽鳍鸇Zacco platypus、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5.76%和18.57%。鱼类个体数无显著季节变化,但鱼类物种数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如夏季和秋季鱼类多样性高,物种比较丰富,而春季和冬季的多样性相对较低,鱼类物种相对少;春季优势度指数相对较高,秋季优势种较明显。此外,鱼类群落无度量多维排序图(NMDS)结果显示,湘江上游区桂北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显著,但季节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8,(3)
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将全球资源连接起来,以期更好地认识海洋。海平面真的在上升吗?果然如此的话,上升的幅度是多少呢?会有什么影响吗?下一个季节对农民来说是干旱还是多雨呢?气候变化过程中鱼类作何反应呢?这些都是现今所有沿海国家面临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而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只有提高我们对海洋的认识,并提高其在维护我们这个星球平衡方面的作用。这就是成立于1960年,现有125个成员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的任务。该委员会通过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将全世界的海洋和海事科学家联络起  相似文献   

17.
积极实施海洋鱼类的增殖与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和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新技术,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海洋鱼类的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是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开展这些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当前海洋鱼类科学技术的前沿和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俊强  柴毅 《科技信息》2010,(10):110-110
1、鱼类行为学概论 鱼类行为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在动物行为进化上和渔业生产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改进和提高旧生产技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将来海洋养殖农牧化中对鱼类行为的控制,在水利建设、农业灌溉用水及水域环境污染中鱼类行为的变化与控制,这些都与鱼类行为学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鱼类行为学的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且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3年5月(春季)、10月(秋季)在宁波-舟山港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定点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数量分布的指标,对宁波-舟山港海域鱼类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两次调查共获得鱼类36种,隶属于10目26科35属,其中,以鲈形目种类为最多,有10科17属17种,占鱼类总种数的47.3%。(2)通过分析鱼类数量的时空分布发现,时间上是秋季的平均每小时渔获量多于春季,空间上是分布在桃花岛、金塘岛及穿山半岛海域的每小时鱼类渔获量较多。(3)不同季节的优势种变化明显,春季优势种有龙头鱼、小黄鱼、六丝钝尾虾虎鱼等3种,而秋季优势种仅有龙头鱼1种,表明分布在该调查海域的鱼类以洄游性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20.
信阳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信阳鱼类共有8目15科52属75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共54种,占总数的72%,其中鲤科为51种;鲇形目为8种,占总数的10.7%;鲈形目有7种,占总数的9.3%;其余各目共6种,占总数的8%,信阳鱼类可划分为江河平原复合体、古代第三纪复合体、印度平原复合体、中印山区复合体、南方热带复合体、北方山区复合体和海水区系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