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近年来城市地面塌陷的频繁出现,分析其渗透变形在地面塌陷中的致灾机理,提出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要控制地下水渗透变形对城市地面塌陷的影响,可以从控制地下水的来源,限制过大的水力坡降以及管理不良地质体形成三个方面来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2.
调用SPSS程序,通过数学方法对城市区域地下水场变异起重要的组份进行提取,以起重要作用的组份最少组合来作为评价地下水变异的指标体系.针对南宁市3个分区中特征点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城市区域地下水年变异水平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用的结果.从历史背景下研究城市区域地下水缓慢变异程度及趋势,对城市地下水演化规律的认识及城市区域的水土相互作用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古代西安地下水污染过程和原因及其污染物质的长期积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法在野外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记载、考古实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西安地下水污染始于汉代,唐代以来最为突出,污染物质长期积累,使得污染日益加剧;城市发展对地下水的开采及生活污水、垃圾、人畜排泄物等不合理排放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人为原因;西安所处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地下水水文条件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物质长期积累的客观原因;地下水污染引起的水资源短缺成为其后城址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安城市地下水污染是历史上污染物不断富集和积累的结果。结论在当前西安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西安特殊的地形和地下水水文条件及污染物质在地下土壤沉积物和地下水中长期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毫州市是安徽省北部4个重点城市,由于地表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这些城市全部依赖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详细论述了这些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特征.通过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与现状需水量及未来需水量的统计分析,获得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北部4个重点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产生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如果变城区水源地高密度集中开采为大范围的分散开采.变单纯开采中深层、深层承压水为潜水和承压水联合开采。这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需要.还就此对“引江济淮”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专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一项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复杂工作,是一个不良结构问题。本文在论述建立地下水资源评价专家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的结构及其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引发城市地区地下水类型变化.地下水类型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及工业类型的布局,另一方面将影响城市的工农业的用水安全.以南宁市地下水的初始形成作为分析的背景值,对引起南宁市地下水类型变化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南宁市数十年来的地下水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地下水类型已从1983年的14种类型变为1990年的18种类型,与60年代单一的1型水相比,目前又增加7种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对地下水类型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无疑对城市规划及城市用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资源和城镇化用地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将改变地下三相介质(固-液-气)的平衡状态,造成一系列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是地质体中能量传输和物质迁移的载体,是引起岩土体性质、地下水化学组分及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地下水为主线,总结并阐述了8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与地下水相关的工程、环境及生态问题:地下水水压、浮力、地表变形及沉降、特殊岩土体性能劣化、地下结构腐蚀、地震震害、地下水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目前研究地下水与城市地下空间(特别是深部地下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实际案例很少,导致对地下水系统变化造成的相关问题的机理认识有限.提出了5个方面的研究建议: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体系化监测;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岩土体物性影响;研究地下水系统变化对地层中有毒元素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机理;研究多场耦合作用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长期影响;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基础抗浮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城市供水主要依赖于西部的内官-香泉盆地地下水。本文从定西市城市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分析入手,指出由于长期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定西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已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等环境地质问题。如何有效的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满足定西市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问题。除了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外,跨流域调水是中远期解决定西城市供水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型缺水城市,当无外来水源时,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决策者们常常选择超采地下水这一办法,尽管此举可能引发许多环境问题,但是在国内仍屡见不鲜,毫无疑问,继续超采地下水,完全可以想见,地下水资源最终将枯竭,本文研究了地下水枯竭现象、地下水枯竭的速度、深度、地下水枯竭产生的条件以及研究减缓下水枯竭过程的对策措施,本文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概念及确定枯竭速度、深度和枯竭年限的方法并应用于大同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预防和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我国城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气温与其人为影响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今后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改造提供基础性的借鉴资料,使用城市规划图和航空图片对某市区下垫面分类,并根据实地大气温度的监测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城市气温与下垫面和人为排热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南开区全天、白天气温与区域绿化率、水面比率、建筑容积率和人为排热具有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夜晚气温仅与人为排热具有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时段气温影响的显著性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李英 《科技信息》2011,(23):68-68,50
简要介绍了机载LIDAR技术,针对其数据特点,就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DSM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在构建数字城市真三维模型、建立旅游环境的虚拟现实模型、城市规划发展变化监测、城市应急、体积量测、植被监测、通讯计划和分析、智能交通、电力线路勘察设计、考古遗址、地形跟踪制导等十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城市数字表面模型(DSM)是城市三维模型的展示,它可为数字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探讨了基于航空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获取DSM的技术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数据源的优缺点,介绍了DSM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石市主要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析了长江黄石段、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富水、舒婆湖、网湖、仙岛湖等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提出各水体污染防治措施,对促进黄石市地表水体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饶市中心城区地表水水质现状对于上饶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上饶市中心城区地表水质量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古城区地面温度分析及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分析了苏州市古城区地面温度分布特征,研究显示:2005年春古城区白天地面温度差异在15℃以上,按影像像元值的空间聚集情况,城内地面温度可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区。结合实地调查与QuickBird影像判读,分析了城区地面温度空间变化与下垫面植被、水体及建筑物分布的对应关系,发现城内地面极端高温位于露天体育场,极端低温位于护城河道最宽部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城区热岛效应对居民生活环境及古城文化遗存的影响。降低古城区人口密度、清理民宅外围临时搭建、进行气流廊道的研究与建设、进行自行车专用道路建设以及合理绿化是缓解古城区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通风廊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andsat 8 OLI_TIRS卫星数字产品,借鉴NOAA-AVHRR反演地表温度的劈窗算法对南京地区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利用南京城市地表温度的分析结果,采用基于局地环流的德国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理论,分析了南京市通风廊道的作用空间与补偿空间;随后对空气引导通道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考虑到南京市的主导风向和南京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由此构建了"四横一纵"五条通风廊道,以增加城市空气的流动性,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城市雾霾天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建筑外界面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给出了4种整合的方法。强调建筑外界面与城市环境整合的重要性,营造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窗算法对1993年、2001年和2009年3景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将反演结果进行标准差分类后得到地表温度等级图.通过对不同时期地表温度分布进行时空分析,得到天津地表温度高温区在1993年到2009年期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以及两者之间道路沿线等区域,其中,中心城区高温区不断加剧,滨海新区高温区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变化非常明显.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吻合,变化趋势与城市发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利用Landsat TM数据,对昆明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地区热岛效应强度以及空间分布;定量研究了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类型密切相关.初步探讨了降低热岛效应和改善热环境的途径;填补了昆明地区基于遥感城市热环境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