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系统性集成管理,可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IPD协同工作模型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分析装配式建筑和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IPD模式中"集成、合作、精益和全生命周期"的思想与装配式建筑的特征相吻合。通过分析IPD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实现的3个要素,建立基于BIM的IPD协同工作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通过技术、流程和组织整合,实现装配式建筑横向、纵向一体化及技术和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环境下项目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一种"互联网+"环境下项目管理新模式.首先分析项目管理新模式的演进方法,并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选择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作为新模式产生的基础.接着论述"互联网+"对IPD模式的技术支撑和实施流程两方面的改进.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IPD模式为核心交付方法,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技术支撑的项目管理新模式,并总结了新模式的关键要素.最后,通过专家研讨验证了新模式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BIM模型在Web端重构及信息在线可视化分析的实施方法。基于Web框架,搭建IFC标准文件映射至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利用JavaScript语言对IFC标准文件深度解析,采用Python语言将IFC模型数据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信息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实际案例及分析,展现并验证该应用框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项目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应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融合智能建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提升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拓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IFC的BIM子模型视图半自动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面向建筑全生命期(BLC)的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创建和应用,实现根据各专业任务的信息需求快速提取所需子信息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的BIM子模型视图(model view definition,MVD)半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分析IFC标准的实体定义和分类,构建IFC元数据模型,提炼完备MVD需满足的规则,建立MVD半自动生成流程,并开发相应软件工具,实现了根据应用及交换的信息需求快速生成MVD,支持从整体BIM模型中提取所需子信息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MVD半自动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应用表明:本研究提出的MVD半自动生成方法可便捷、准确地描述各个任务的信息创建和应用需求,为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BIM创建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监测公路项目的施工进度,提出一种倾斜摄影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相结合监测公路项目施工进度的方法。首先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采集施工现场的信息数据,构建三维实景模型,并结合施工进度计划表进行施工模拟,构建项目计划进度BIM模型;然后基于平台开发施工进度分析插件,通过布尔算法实现三维实景模型与BIM模型的匹配切分和计算,得到施工进度报表;对比报表信息与项目计划进度BIM模型,直观了解施工进度偏差;最后计算边坡土方量,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为控制边坡开挖进度提供重要依据。以广西平南高速公路项目为应用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对公路施工进度进行定期监测,为施工进度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施工进度分析插件总体匹配精度为97.27%;通过对非地面点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方计算精度,得到的土方计算结果与施工记录结果差值比为2.05%。  相似文献   

6.
铁路信号设备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装备,加强信号设备智能运维是降低铁路运行风险的必要基础保障。目前,针对我国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智能运维平台存在不能精准映射各设备的行为规律和相互之间互馈作用的机理,须同时依靠经验知识进行推断等问题。首先构建了铁路设备运维文本知识图谱;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团组图卷积神经网络(cgGCN)模型对BIM图像模态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对20种铁路信号设备零件图信息的标注,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达到95.38%,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F1达到95.58%;最后将BIM图像信息以视觉模态嵌入运维文本知识图谱,利用Neo4j图数据库实现多模态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从而精准映射各信号设备相互之间互馈作用的机理,为后续现场铁路运维人员实施安全管理和运维决策提供在线服务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研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钢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并全面应用BIM,选用ObjectARX技术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高层钢结构BIM软件,实现了BIM与高层钢结构结构工程各个阶段的数据接口,并在上海中心项目中应用该软件系统.软件实现高层钢结构有限元计算、规范校核等功能,并可以读入相关有限元软件的计算模型,基于设计结果完成BIM的三维实体的数字拼装技术;组织节点数据结构,完成复杂钢节点的参数化造型和编辑技术;实现基于BIM的结构材料信息等的建筑工程数据管理,以及BIM与施工图、加工图的实时、一致性关联.上海中心项目应用说明,该BIM软件实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理念,将对我国建筑业信息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国内建筑业的管理水平比较国际而言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国内法规等诸多因素,DBB模式一直是国内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为了提高DBB模式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国内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改进DBB模式则是问题的关键。"互联网+"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借助"互联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对DBB模式进行优化改进。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和BIM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的前提,然后构建了以DBB模式为核心,BIM技术为补充的协同工作平台,最后通过"互联网+"作为优化。提出了优化后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技术架构,并总结了其关键要素。展望了优化后的DBB模式可能会对现有的管理的提升。也为其他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扬州市润扬路快速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三维实景模型,结合Navisworks平台对施工过程可视化仿真,探讨了 BIM技术在城市密集区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施工可视化仿真可以协助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隔震工程中对隔震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建模的需求逐渐增长,然而针对性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为此,围绕隔震支座BIM模型的高效建模方法和应用模块开展了研究。首先,综合隔震支座应用情况和力学特性,可将其分为橡胶隔震支座、滑移摩擦隔震支座和其他类型隔震支座,据此提出了隔震支座BIM快速建模模块基本架构;随后,基于Revit和Visual Studio平台开发了三类隔震支座BIM模型的快速建模功能,并实现了连接节点参数化建模和支座批量/手动布置的操作功能;最后,开展了某化工公司的库房隔震加固项目的隔震层BIM模型建模实践,结果表明:利用快速建模模块可将隔震层BIM建模操作从7个步骤降低至2个步骤,且使用过程中对隔震支座构造细节的认知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建成后的BIM模型与实际工程在建筑信息的多个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研究可为建筑和桥梁隔震工程的BIM建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设计变更是建筑工程成本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国外兴起的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可消除设计变更,主要是因为采用基于IPD原则建立的激励机制使设计阶段就加入项目的施工方积极协助设计方优化设计.在先前的研究中,适应我国建筑工程实际、定性的、基于IPD消除设计变更的激励机制已被建立.概述该定性激励机制,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方和设计方消除设计变更的特征,建立定量激励机制,利用实际项目数据验证该定量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分布广、产品逆向设计中关键技术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的网络化共享应用系统方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远程开发设计模式为基于Internet的远程协同开发设计模式,在网络化协同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逆向工程的网络化共享的应用设计平台,提出了在产品开发中整合企业供应链上的制造设计资源,研究远程用户和逆向产品设计提供方之间进行产品数字信息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实现企业间的协作和产品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An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and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presented. The platform is based on a hybrid-model approach consisting of a model-bas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atter also referred to as DCMS. Project key information can be accessed via the main user interface, the "graphical navigator". The graphical navigator provides also a direct acces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DCMS. Prompt reac-tion in exceptional situations as well as in daily work gets an extensive suppor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is platform seems to be an adequate tool especially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Component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latform as well as ex periences from the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制造协同支持工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网络化制造中对协同环境的要求,研究同工作,网络通信,多媒体交互,图形浏览等构建技术,分析并实现了一个基于Java方案的跨平台Web多媒体协同工作支持工具,该系统采用制造任务驱动项目管理,实现了协同权限控制,多媒体协同会话以及零件模型的协同浏览,协同历史记录等功能,并能为制造协同知识的发掘提供人数据,由于系统对于CSCW(Computer Supportel Cooperative Work)的实用化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赖正文 《科技信息》2010,(19):106-108
通过对移动网络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几种P2P算法,采用J2ME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Kademlia算法的移动P2P网络协同工作平台;在此平台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借助手机短信的功能,在不需要中心服务器支持下,可以方便地搭建起一个移动P2P自适应型网络,可以用来发布会议日程及共享信息等,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信息共享与网络决策平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煤矿安全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煤矿工作流的特点,结合灰色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提出了煤矿安全信息共享与网络决策平台的概念与体系结构,并从平台实现与煤矿安全数据角度阐述了基于元数据动态修正的灰色空间信息共享模型、煤矿安全网络决策的协同工作模型和相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平台在枣庄矿业集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研单位信息类型和用户组成复杂,业务流程繁琐,给农业科研单位的协同办公、信息共享利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带来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适应科技管理工作发展和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的需要,系统研究和构建了基于角色和数据可视域,针对多源、复杂和多层级用户的高效管理流程与信息安全主动管理系统;将平台用户横向按部门、纵向按管理等级等进行划分,并对数据资源进行可视域限定,形成用户和数据双向控制的用户权限管理及数据安全控制体系.构建了既可以实现高效信息加载和共享,又可保持信息安全的农业科研协同办公平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协同应用平台多是基于有线网络环境,现有的少数支持移动计算环境的应用平台已不能更好的满足多用户多服务的需求,从而不能很好的对移动群组协同提供支撑。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移动协同应用平台的应用特点,对构建应用平台的两种体系架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给出了基于三层可扩展体系架构的应用平台框架。此外,对三层架构下的移动协同应用平台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协同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建立了内涵4个层次的基于“三流”协同层的电子商务总体运作模型,并对该模型下的“三流”协同功能层的六大平台功能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三流”协同运作模型中“三流”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交换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建立一系列可视化模型,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协同电子商务模式下“三流”的协同运作机理,该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理论的探讨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高效率的运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过程模型进行信息集成,忽略了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流程的协同处理过程,直接限制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本文在定义协同元、协同关系及协同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烟草对标管理的业务过程,利用ECA规则处理和事件探测机制,设计了烟草对标信息平台子系统间的协同模型,实现了烟草对标业务的协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