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素莲 《科技信息》2011,(18):171-171,173
英国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勘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和创作实践对艺术创作中女性内心世界进行揭示和对后现代文论发展进行预设。此篇文章试从《简·爱》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自身经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及追求平等的爱情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梅里美和莫泊桑都是法国19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梅里美则被誉为中短篇小说大师。梅里美的《双重误》写一位女性为所谓的爱情而丧命,莫泊桑的《项链》写一位女性为一条项链耗费了十年的青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性格及其遭遇有相似之处,但莫泊桑的《项链》素来享有盛誉,梅里美的《双重误》却少有人问津。本文试从文体特征、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等方面探究这两篇小说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简·爱》与《伤逝》,都是表现女性命运,强调女性社会地位的作品,两部作品不但对女性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给予了强烈的关注,而且寄寓着作者深刻的审视与反思,文章从男性话语体系下的创作、婚姻对女性命运的决定作用、女性个体婚恋观的异同等三方面来比较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背后内在蕴义里的暗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4.
宁惠 《科技信息》2013,(2):235-235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被认为是20世纪的最早的一部哥特式浪漫爱情小说,她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丽贝卡的形象。本文在阐释了性格命运论的基础上,试图探寻《蝴蝶梦》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旨在揭示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即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书中塑造了一批十分鲜活的典型人物,其中有部分女性悲剧的命运与其在当时那种男权世界的话语权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话语权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探析"全失语""半失语""半语"女性与其悲剧命运,以期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红楼梦》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孔雀》《青红》看第六代电影人的女性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顾长卫的《孔雀》、王小帅的《青红》带着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光环相继在国内上映。两位导演力图透过历史文化层面表现现代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揭示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抗争,探询女性命运、女性的生存与文化困境。但是,在父权文化难以消弭的永恒夹缝里,女性精神家园的构筑永远是个难圆的梦。  相似文献   

7.
作家陈忠实在他的长篇巨制《白鹿原》中构造一个充满斗争和算计的男权社会.在那个社会里,女性的命运是悲惨的,吴仙革身上背负着父权、夫权的大山,白灵有着时代的觉悟,但是最终死在了战友手中,田小娥在屈辱中抗争却被惩罚致死.文章结合这三位重要女性的人生经历,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毕飞宇的《玉米》和迟子建的《麦穗》都以书写女性人生为主要内容,但由于作家自身经历、人生观念的差异,两篇题材相似的作品对女性命运的阐释有很大不同,前者描述的是一个权欲的悲剧,后者则用美好的人性温暖了女主角原本走向黯淡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中的世俗女性的思想性格和命运遭际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现实新旧交杂的时代特点.她们虽属于封建时代的芸芸众生,都表现了早期市民个性解放的要求.她们虽然缺乏理想道德之美,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宗教和婚姻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荆棘鸟》与《红字》这两部小说中造成女主人公相似的悲惨命运的原因,同时展现了女主人公在悲惨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意在揭示宗教和男权社会丑陋、虚伪和残酷的一面,借此体现伟大女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义"是兼容古代诸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水浒传>的灵魂.<水浒传>中"义"的正面价值和局限性都很明显,它既包含以义揽才以义待才的较合理的用人观念、保持集团内部稳固与平衡的组织优势、辅国安民的崇高目标等正面价值因素,同时也存在界限模糊易变质、忠义两全牺牲义、孕育变相的不平等的局限性.因此,在和谐社会视角下,认识<水浒传>中"义"之实质,构建新型"义"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书,这就是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独立创造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杰出算法,而这种算法被西方人称之谓“弦位法”或“双设法”.从实例出发,阐述“盈不足术”与高等代数中“弦位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在闽南漳州方言里,"早起"、"早顿"和"头早"都可以用来表示"早饭"的意思,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这三个词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处于对立互补的状态。对这三个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漳州人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在广泛接受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说,梁启超的“新民说”对儒学传统既有所继承又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的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创新观念,即便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庄哲学中表达了极其深刻的“民本”思想,认为被统治的庶人是立国兴邦的关键所在。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了崭新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中的第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具有崭新内涵的民本思想的具体化,借鉴老庄“民本”思想,要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做到重视民意,体察民心向背,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党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至深,但人们也对它误会至深。“中庸之道”绝不是调和折中的意思,而是通往成为圣人君子的众多条“道”中的一条广大精深,水恒不变但又平常、平庸的“大道”,它是善的“中和”、万物的“一理”,方向指向至善,它提醒人们在当今的时代要善于为传统“制造”反传统的“一端”,才更有利于传统超越自身。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兄弟.上》展示了“文革”中一个复杂的民间世界。小说告诉我们,当民间社会遭遇生存悖论、许多人迷失在纷乱的“政治"指示中时,还有一股暖人的力量在潜滋暗长,并支撑着人们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相似文献   

18.
董黎红  王惠亭  王云昌 《河南科学》2009,27(10):1216-1218
分析水质中氰化物的多种存在形式和毒性差别,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质处理前后"有毒"与"无毒"氰化物含量存在巨大差异,只有区别对待并选用适当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竜”,壮语森林之意。云南壮族年年祭“竜”,并以之作为村社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本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他们认为:有“竜”环抱的村寨,人能健康长寿,百姓衣食无忧;“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瘟疫,预防自然灾害;他们把“竜”的萌、发、荣、枯视为春、夏、秋、冬的信息,更把“禁山林、培风水”说成是“关乎地灵人杰”的大事。壮族虔诚地祭祀森林并对其严加保护的传统风俗,实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本质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剖析来透视"17年"时期农村妇女解放的状况.她们享有了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并第一次大规模地从家门迈出,这是中国女性解放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是,这种"男女都一样"的平等泯灭了男女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忽视了女性性别生活中独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