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热牵伸和热定型处理对静电纺丝左旋聚乳酸平行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拉伸试验表明,在100 ℃热空气条件下,沿纤维排列方向上牵伸300%、热定型10 min的纤维膜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103 MPa和1.83 GPa。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热牵伸后,纤维的直径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其致密及平行程度相应提高,纤维内部转变为垂直于纤维轴且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膜的结晶度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广角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可知,纤维膜经热处理后的结晶为α型,其微晶尺寸及晶面间距均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而纤维内部的针状微缺陷随着牵伸率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狭长有序,使得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以PLA为基体,正硅酸乙酯为SiO2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LA/SiO2复合纤维膜。研究表明:通过静电纺丝,SiO2被成功引入PLA基体制备成纤维膜,其中PLA呈非晶态,且SiO2增大了PLA的分子间距;SiO2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800 ℃时的残余量;SiO2可以提高复合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当(SiO2)为1 %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至2.82 MPa和42.2 %;静电纺丝纤维膜内的纤维无序排列,粗细不均匀,SiO2引入后,PLA的孔洞更加明显、致密。总之,SiO2引入PLA基体后,复合纤维膜在800 ℃的残余率显著提高,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改善,且形成致密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聚环氧乙烷(PEO)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测试,对PLLA/PEO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PEO的质量分数对PLLA/PEO纳米纤维膜的结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的加入,降低了PLLA/PEO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分布宽度,提高了纤维的结晶速度、结晶度及断裂伸长率;PEO分子可提高聚乳酸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和降低纤维的取向度,从而降低因取向引起的中间相含量,提高结晶相含量,进而改善聚乳酸纤维的结晶性能和韧性。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的固相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聚乳酸的新聚合方法-固相聚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氦气流量、催化剂等对聚乳酸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验证了固相聚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参数对聚乳酸超细纤维支架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支架,研究了溶剂种类和工艺参数对纤维支架和纤维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四氢呋喃纯溶剂,所获纤维表面粗糙多孔,采用二氯甲烷可以获得表面光洁的纤维;随着纺丝液浓度的增加,电纺纤维直径增加,串珠形状由不规则形过渡至扁平形和球形,并且纤维直径显著增加;随着纺丝电压的升高,纤维直径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用聚乳酸纤维增强壳聚糖棒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沉析法制备了聚乳酸纤维/壳聚糖复合棒材,对复合棒材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有机聚乳酸纤维和有机壳聚糖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纤维表面还会因氢键等作用和基体产生物理吸附及一定的分子链缠结,SEM结果表明,纤维与基体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作用.复合棒材因聚乳酸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弯曲强度和模量.当添加8%(质量分数)11 mm长的纤维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08.9 MPa,比壳聚糖提高了54.9%,复合棒材弯曲模量达到4.74 GPa,比壳聚糖提高了170.9%.聚乳酸纤维和壳聚糖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这种复合材料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方面将具有广阔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测试和比较聚乳酸非织造布和聚酯、大豆纤维、蛹蛋白粘胶纤维非织造布在土、淤泥、沙3种不同环境中的降解性能,介绍了用扫描电镜法、燃烧法、红外光谱吸收法、熔点法和吸湿性能测试来鉴别聚乳酸纤维、大豆纤维和蛹蛋白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8.
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如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生物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LA的高度疏水性不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而且在体内降解的周期较长,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乳酸在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采用开环聚合(ROP)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多臂星形聚合物CD-(PCL-b-PAA)21,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电纺CD-(PCL-b-PAA)21和PLA的混合溶液制备了系列复合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仪对膜的形貌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电纺纤维表面光滑、无液滴或断裂等缺陷,这表明CD-(PCL-b-PAA)21同PLA基体间的相容性良好,且随着CD-(PCL-b-PAA)21含量的增加,纤维膜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这意味着其表面的润湿性能逐渐提高,这为拓展PLA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的化学结构及合成方法,并且对比了聚乳酸纤维与醋酸纤维滤嘴的烟气分析。凭借聚乳酸纤维较低的成本、良好的可降解性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加之与醋酸纤维滤嘴在卷烟上有着近似的烟气和口感,是可行的滤嘴材料替代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及其模压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L-乳酸)溶液纺丝制得聚(L-乳酸)纤维,干燥后进行加热取向模压,制得试样;研究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对聚乳酸材料抗弯强度及其最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改进的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时,聚乳酸的提纯和纤维制备同时完成,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呈扁平状,具有多孔结构.185℃时,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加,聚(L-乳酸)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制压力为110 MPa时,其抗弯强度达到最大(256.1 MPa);当压制压力为110 MPa时,聚(L-乳酸)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压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80℃时达到238.8 MPa,抗弯试样断口处可观察到形成的球晶;随着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的增加,聚(L-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纤维模压聚(L-乳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压制温度为185℃,压制压力为110 MPa,所得材料的抗弯强度为256.1 MPa.  相似文献   

11.
针对PLA纤维纱线的特点,选用马铃薯变性淀粉K5为主浆料,PVA、聚丙烯酸为辅,蜡片为助剂,制定了3种经纱上浆配方,对其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性能及其他指标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出了PLA纤维纱线上浆的最佳工艺路线。用马铃薯变性淀粉K5替代PVA ,既满足了PL A纤维纱线上浆要求,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应用差热分析研究聚乳酸纤维染色前后玻璃化温度及熔融温度变化,通过用4种分散染料对针织聚乳酸纤维面料染色后的DSC分析发现,染色性能不仅与染料结构及加工性能有关,还与纤维结晶度有关;染料染色改变了纤维结晶度,对染色温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 hand-made biodegradable intravascular stent with zig- zag structure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made from polylactic acid ( PLA ) braided thread and poly-eaprolactone ( PCL ) tube. This paper showe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PLA braded thread and stent, and discussed the heat setting process of the stents. The sixteen groups of stents were made for the heat setting experiments, discussing two factors on four levels. Radial compression behavior of stents was tested by plate comp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oth the heat sett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tent compression strength. The compression recovery rat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heat setting temperature. The optimized heat setting condition should be 90-100℃ for 45 rain.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国产毛、棉设备结合,以蚕丝作为混纺原料,采用40/60真丝/兔毛配比,研究高比例兔毛混纺高支纱的混纺工艺.针对兔毛可纺性差,毛脆易断,加工和穿着过程中易掉毛,单强低,静电大,难以开发轻薄性产品等弱点,在设备选型、设备参数及工艺技术上做了研究和改进.按照制定的工艺条件和选择原料配比,纺制出了条干均匀、毛羽较少的高比例精纺型兔毛真丝高支纱,可用于机织和针织.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了传统苎麻纺纱工艺中针刺梳理的缺点,提出采用牵切式平行梳理代替原工艺中的针齿梳理工艺,试纺中对纺制65Nm纯苎麻纱的工艺进行探讨、改进和优化设计,解决了工艺难点,得出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成形技术,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溶菌酶缓释纤维,并对其体外溶菌酶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适合的成形工艺参数;选择有代表性的聚乳酸(PLA)作为主体缓释材料,溶菌酶作为溶菌酶实验对象,建立了上述溶菌酶制剂体系的体外缓释模型和分析方法;结合缓释材料的降解情况对溶菌酶缓释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竹浆纤维自身的性能,分别加入棉和细旦涤纶混纺成纱,来改善竹浆纤维的湿强差,织物尺寸不稳定的缺点,并设计开发出竹浆纤维纱直贡和人字斜两种面料.介绍了纺纱和织造的主要工艺,提出了竹浆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为竹浆纤维的实际生产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杨木纤维与聚乳酸(PLA)粉末共混压制成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材料,以不同升温方式对纯PLA板材及其复合材料进行冷结晶,并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对其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冷结晶方法,纯PLA板材和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分别由6%和18.3%提高到50%左右,两者的密度和冲击强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但是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下降了约30%和16%,纯PLA板的弯曲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SEM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力学强度的下降是由于结晶后的PLA基体与木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变差造成的。通过POM观察冷结晶过程,发现纯PLA板及其复合材料形成大量的微小晶体,导致两者的透明性下降,因此,调控晶体结晶度有望成为改变PLA材料透明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Richcel纤维的基本技术性能,对Richcel纤维转杯纺纱工艺特征和纺纱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Richcel纤维与棉混纺,确立了Richcel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转杯纱的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参数,使设计的Rich-cel纤维转杯纱达到了较理想的质量要求.为规模生产Richcel纤维转杯纱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使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LA/热塑性淀粉(PLA/TPS)和PLA/亚麻纤维(PLA/FF)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塑性淀粉或者亚麻纤维用量的增加,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降低;而PLA的结晶速率呈现显著增大,并且晶粒细化;添加热塑性淀粉或者亚麻纤维,能够增加PLA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