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青年科学》2013,(4):8-12
短短两天,先是一块陨石坠落俄罗斯境内,引发上千人受伤;后是一颗小行星飞掠地球,热无数人虚惊一场。地球感觉“亚历山大”!不过,美、欧、俄等权威航天机构纷纷表示,这两者实际上并无关联。尽管这样,这一巧合却激起了全球对与靠近地球陨星及小行星的浓厚兴趣,同时引发人类对地球安全的忧虑。  相似文献   

4.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5.
6.
彭玉磊 《科技潮》2007,(4):50-51
2036年4月13日,对于地球人来说可能是个黑色星期日,因为在这一天,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它撞击的面积非常大,几乎等于整个英格兰。当天,“阿波菲斯”将从非常接近地球的地方经过,运气好的话,它会与地球擦身而过;倒霉的话,它就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7.
像是出现在天边的一抹晨曦,但是夜色还深。那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是本阳光照射到由彗星和小行星碰撞所产生的尘埃上商发生的一种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9.
《前沿科学》2013,(3):89-89
尘埃拒绝解答12900年前,小行星;中击是否导致了地球最著名的一场寒潮。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2,(5):13-13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占主流的是大碰撞说。根据这个假说,在大约45亿年前,地球刚形成不久的时候,一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亚(Theia,希惜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之母)撞上了地球。撞击将地球的一部分,主要是地幔,抛射入太空;同时部分忒伊亚的碎片也被抛入太空。在其后的数百万年中,这些环地球轨道上的物质碰撞合并形成了月球。  相似文献   

11.
《科技知识动漫》2014,(7):55-56
呵呵!他们歪着脑袋在思考问题还是颈椎病犯了呢?对此,有网友调侃:“据说世界末日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歪脖子就会让地球倾斜,让小行星撞不到,从而拯救地球。大家一起来歪一个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6,(1):58-59
21世纪最初的年头里,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战争、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卡特里娜大飓风以及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 美国宇航局(NASA)称,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称,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史可怕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NASA近日启动“太空防卫项目”第一步,决定安放跟踪仪监视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确切轨道;这被世人称为“地球保卫战”的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像一座小山那么大的名叫1950DA的小行星朝地球飞来。据不可靠预测,它撞击的目标最可能是水域,因为地球上水面积比陆地大得多。它瞬间就会钻入海底。在接触海床时它会爆炸,造成直径11英里的陨石坑。水柱冲天而起,碎片横飞几英里,直冲云霄,达到喷气客机低飞的高度。接着,摩天大楼高的水屏障冲向海岸,闯入海滩,淹没海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8,(11)
据来自美国宇航局的消息.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点46分(北京时间10月7日10点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虽然这颗小行星直径不足3米,且在掉落地面之前就极有可能已燃烧殆尽.但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  相似文献   

15.
16.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09,(4):5-5
大海捞针一个小行星2008TC3的碎片,2009年3月在苏丹北部沙漠中被发现。小行星于2008年10月在距地球37公里的高度解体。值得注意的是总质量为3.95公斤的碎片已被找回,天文学家Jenniskens确认这些陨石残骸,可能属于所谓的F级小行星。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8,15(3)
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所作的新的光谱测量显示,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近地小行星的总体组成与降落到地球上的最常见的陨石——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但是它们的组成分布却是出乎意料的。大约2/3的近地小行星,包括那些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与被称为LL球粒状陨石的一组陨石相符,后者仅占降落到地球上的全部陨石的大约8%。这可以说明它们起源于小行星带的内边缘,那里主要是由Flora母体分裂产生的小行星家族。对此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从主小行星带到地球轨道附近的物质运输,可能取决于其大小。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2022年天文学领域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和重要科技事件,在科学研究进展方面,2022年对黑洞的探索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产生了第一批可观的成果;美国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撞击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功;来自中国天眼(FAST)和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研究成果依旧保持高水平产出;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分析带来连连惊喜;在全新的空间观测设备方面,2022年成功发射了多台空间观测仪器,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2,(2):3-3
直径44米小行星2013年接近地球当心2012!幸好,这一次这颗小行星2012只是路过。根据计算,它将于2013年2月15日从很近的距离上飞掠地球,距离仅2.4万公里左右,届时它的轨道高度甚至将低于一些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3,(21):70-70
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宣布,乌克兰天文学家最近观测到一颗直径约为410米的危险小行星.该小行星有63000分之一的可能性在2032年8月26日和地球发生相撞。在天文学意义上,这一概率相当高,因为相比较而言.购买”超级百万”彩票中头奖的概率也仅有1761乙分之一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