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推进 ,需要转换传统法治意识 ,突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束缚 ,培育一种与建立在市场体制上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建立现代化的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2.
吴涛 《科技信息》2013,(12):211-212
本文从燃放鞭炮禁令引起的问题谈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主要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法治冲突的体现,强调要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出发,来解决当今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传统问题,给传统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角色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的灿烂成果。本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成因和社会基础进行分型,剖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品质,并以现代人的眼光经行评析,试图找出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契合和不契合的部分,借以找出中国法治现代化应带借用的成分,剔除不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落后因素。通过借鉴西方先进法律文化和继承本民族民族精神的闪光点,为中国法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创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和公平的法治体系,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重德轻刑”治国方略,重义轻利的“义务本位”观,“性本善”人性哲学等等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理念。这些思想文化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平等、自由、人权、权力制约的精神有着巨大差异,是法治国家建设中应加以检视并逐步摒弃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当今之世,法治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尺度。然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固有的消极因素,在某些方面阻碍我国法治的进程。用依法治国的标准去重新评价传统法律文化。对传统法律文化加以改造,古为今用,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产生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他的系统改革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改革变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的弘扬,他的民主法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人治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7.
李家有 《科技信息》2012,(24):96-97
在中国法治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而中国法治的最大困难则来自文化传统。作为法律运转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人们行动先导的法律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是造成法律实施不理想的一个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建设中国法治社会,同时也必须弘扬和开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的法治建设在注重制度层面建设的同时必须正视和构建与法治国家相匹配适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8.
解构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长久地积淀为人们的政治心理,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政治行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影响深远,同时有利于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的政治文化目标:民主文化与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适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当今老龄化的背景下,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记住善的因素,同时也要总结恶的因素,使国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姚怀喜 《科技信息》2009,(11):112-113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生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具体包括:公民的人格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纳税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没有公民意识的基因.要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必须客观公正的审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借助于西方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出建立法治中国所必需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1.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共时性,使得传统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对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在西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西藏构筑现代法治社会有着什么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研究西藏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双重影响.探讨西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西方自由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否定的自由到肯定的自由再到肯定的自由和否定的自由统一。中国的法治进程中,自由思想对其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对西方自由思想进行解析,也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进行解构,使中国在吸收了合理的自由思想后更好地达到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30-31,55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安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着深远的德治渊源,而法治的发展在中国则起步较晚。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正式确立了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虽然中国法治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究中国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制度、体制背后的观念因素,法律文化是人们头脑中无形的法,是影响民主与法治进程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清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法治社会中,存在着三种异质性法律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这三种历时性的法律文化以冲突的形式和共时性的形态存在于当今意识形态中。应处理好这三种法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创造良好法律文化氛围。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主导,立足于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解读,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谱写法治中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礼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中国古代礼与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周密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这些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构建法治文明国家的今天,我们应该对礼法文化传统进行历史、具体的分析,扬长避短,切实推进我国法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它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浓厚的公法化特点,传统公法文化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必须完成对传统公法文化的现代改造。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其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吸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当前社会与世界状况进行综合创新,发挥其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中的积级作用,以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该以"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法律文化。文章试着把传统法律文化放入到"现代化"的大潮中,揭示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的法治建设的积极的合理性因素,并探寻其现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