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5):49-49,93
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于7月24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会议以工程哲学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着重探讨了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问题。本届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年会与中国工程院第64场“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科技论坛两会合一,衔接举行。与会代表同时参加了年会开幕前一天举行的工程科技论坛。参会代表共有68人,其…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中青年南方论坛于2004年12月10-13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武汉、长沙等祖国各地的70多位中青年学者和专家欢聚一堂,会议收到论文近50多篇,先后有30余人在大会上作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建新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颜泽贤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啸霆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吴焕泉秘书长到会并讲话。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主任张明国教授从日本发来贺电。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1):125-128
<正>2019年11月12—13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30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九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傅志寰院士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何鸣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王迎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5-17日,第十一届“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具有“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大庆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由大庆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八十多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议题包括: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防范研究;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科技价值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石油资源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中俄、中西科学技术哲学的比较研究;企业文化与工程管理研究。会议收到论文五十余篇。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25-25,46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拟定于2007年8月29日至31日在东北大学召开。同时,在本会议之前的8月24日至8月28日将举办为期5天的“国外STS与技术哲学”暑期学院,届时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欢迎国内学界同仁参加。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8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小汤山召开了北京技术哲学论坛第一次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国政教授、副秘书长刘孝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张明国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国务院学科组成员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凡教授(东北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伯聪教授(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技术哲学论坛组委会主任朱葆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0多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2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资助的两岸青年科技工作者生物技术伦理与社会规制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6-27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学会、东北大学、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由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14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联合在东北大学召开主办了主题为“全球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的2007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科技与社会(STS)基本理论问题、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进步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STS教育及其国际比较等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式由东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轮通知)为了展示和交流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推动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工程哲学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深入对话,探讨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也为了使开会时间与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中国工程管理论坛"相衔接,第七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拟于2015年5月18-20日(暂定)在广州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于7月24日至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会议以工程哲学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着重探讨了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弘扬了“工程师和哲学家的联盟”精神,推动了工程哲学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次年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哲学系以及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承办。2007年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与中国工程院第64场“工程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科…  相似文献   

12.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迪民智、引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得以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我国自然辩证法事业要“顺天时、借地利、聚人和”,在哲学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在交叉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与社会、科技伦理等建设成为一级学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的学科门类,逐渐将自然辩证法建设成为其中的一级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逐渐将“哲学+科技”建设成为其中一个新的文科专业。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创造学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8月 11日至 14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五大连池两地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当代科技发展与全球价值”。分议题包括 :经济一体化与多元文化 ;当代科技的人文定位 ;科技价值的认知、伦理及审美研究 ;科学发现的价值模式 ;生态伦理 ;技术认识论及技术创新的价值分析 ;当代生命科学的哲学问题 ;技术观、技术思想与…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是在社会发展理念更新,STS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长期缺少合适教材这一背景下编写的.新教材以科学、技术和工程为经线,以科学技术工程与历史发展、与自然、与创新、与方法、与社会规范和与社会互动等专题为纬线,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立体框架,既保留了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合理内容和结构,又体现了工程硕士教材的特色.教材突出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理念,增加了工程伦理、工程师社会责任等内容,彰显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时代精神和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推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与普及,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86年7月29日至8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华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在河北省承德市联合举办了“科学与社会”讲习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五十余名自然辩证法、哲学、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国内18位学者的专题报告,并进行了有益的交流。这次会议的报告人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报告内容是他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其中心议题为“科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促进海南省"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推动全国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主办,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的"中国(海南)"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STS问题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5)"定于2015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2):F0004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为月刊,每期112页,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性学术刊物。学术论文涉猎面广,学术信息量大,反映自然辩证法界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活动全貌。设有以下栏目: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同时通过“论坛”和“专题研究”聚焦热点问题。本杂志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大对前沿问题研究和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评介的组稿力度,欢迎真正有个性和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是理…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106-106
首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计划于2004年11月中旬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召开。论 坛的主题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与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5):35-35,77
过程哲学与后现代哲学是当今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为了使中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较系统了解当代西方过程哲学以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由广西师范大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办,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协办的“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暑期高级研讨班”将于今年7月18日在桂林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