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学研究。指出皮克林以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新旧物理学划分有较充分的依据;对新旧物理学作不可通约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和意义。他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变化作为不可通约的主要原因,寻求对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作新的更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解释,是后库恩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中性流发现"事件为例,分析皮克林的编史思路.指出皮克林力图建构一种新的科学形象,即从实际的历史情景出发,以微观解释学的角度,对通常被认为无可争议的原始资料进行不断的怀疑、审查和批判;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史上通常被认为已经结束了的争议问题,从而达到对科学活动过程和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他因此也形成自己的批判编史思路,此种思路对当今的科学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知识论认为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知识和真信念的区别应该属于理论理性的范畴。语境主义延续了这个传统,认为"S知道p"的语义值是由语境中说话者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知道"表达了知识不同的标准。通过将日常语言语境和怀疑论语境区别开,语境主义保留了我们的日常知识。但是自身理论的缺陷以及对知识归因的局限性,导致语境主义陷入巨大困境。意识到这点的哲学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认知主体的实际环境,将知识和实践行为联系起来。他们发现知识归因的真值会随着认知主体所处的实际风险的改变而改变。决定知识归因的因素还应该包括那些属于实践理性范围的。这种观点的转变,标志着知识归因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16-119
孤立地理解人与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使得西方环境哲学迟迟不能外化为人们的生态自觉。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石,重新解读人与自然及其双向对象化关系,环境哲学才能赋予自身以感性现实性,才能诉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5.
美国生态哲学是伴随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而逐渐发展兴起的,近年来在美国的哲学研究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世界环境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生态哲学研究同过程哲学、政治哲学、发展哲学等哲学流派相互借鉴学习,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成为在理论上构建生态哲学内在体系,实践上关注重大热点环境问题的面向现实问题的哲学。美国生态哲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热点既具有哲学学科的一般性规律,也体现了美国特色的哲学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个体性(Biological Individuality),是一个生命实体成为自己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生物个体性的划界及其标准,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目前,有关生物个体性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什么样的实体是生物个体?其二,生物个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对生物个体性问题的回应主要是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解释。生物个体性问题的一元论试图通过一个单一的、统一的概念来给生物个体性划界;多元论则认为生物个体性的可能定义是多样化的。现阶段,生物个体性问题的研究开始关注实践的维度,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视域中重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情境化特征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修辞学与“解释学转向”紧密相联,解释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向为修辞学提供了科学语言、科学解释、科学交往的理论论述域,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元论述、境遇论述和主题论述不仅具有鲜明的解释学特征,而且也是对解释学难题、循环和实践的解答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经验转向作为技术哲学的一种研究范式,有其出场的历史必然性、自身的理论特质及体系架构。就其出场的历史必然性而言,它是技术哲学发展中的自我诉求与学科借鉴的结果;就其自身的理论特质而言,它内蕴多层次、多语义的转向;就其体系架构而言,它拥有与学科自身及社会体系相观照的特质。经验转向开启着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路向,由批判范式转向经验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展现出显著的实践特质,其价值指向被置于并展现在技术-伦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9.
试论科学哲学的"心理转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心理转向"是继"语言转向"之后,科学哲学在其理论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又一重要趋向性特征.这一人类哲学理性的又一次进步归根结底是由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压力、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外在动力以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在后现代景观下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科学与哲学自身逻辑发展自然而又必然的趋向.它的形成消解了科学及哲学研究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对立,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英美哲学及大陆哲学的合流提供了中介与桥梁,并进一步促成了哲学重心由语言哲学向心灵哲学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绿色技术是在对现代技术进行批判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它是绿色观念实践的产物。在理论上,绿色技术的理论支撑主要由系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盖娅假说三个部分组成;在实践中,绿色技术主要实现了从"生产合理性"到"生态合理性",从"增长无极限"到"发展有极限",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三个方面的实践转向。在每一个转向中,都体现了绿色技术努力践行"人—环境"的双重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33-36,89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对于传统科学哲学和新的科学实践哲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皮克林思想的实践转向、强调语境的机会主义和实践冲撞观的初步探讨。说明其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实践观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新解释。同时对这种新的分析框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整体性技术实践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著名技术哲学家A.佩斯的技术实践价值观思想,简要分析了整体性技术实践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实践价值观模式及其批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结合著名技术哲学家A.佩斯关于技术实践价值观的思想,对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实践价值观模式给予辩证的分析,试图确立正确的技术实践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鲍尔格曼的技术哲学已经得到国内学者很大的关注。但人们主要关注焦点物、设备范式等主要概念的介绍。我们认为,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其技术思想应该是一种较新颖的尝试。我们首先关注鲍尔格曼对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的研究;其次讨论设备范式的概念和当代技术的特点;最后,通过研究焦点物和焦点实践等概念分析其技术实践思想的脉络。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鲍尔格曼的技术的焦点实践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活动,阐明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主旨,认为爱固斯坦的科学实践体现了由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实效精神所构成的科学精神与由价值精神、伦理精神、现实精神、历史精神和理想精神所构成的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进而揭示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通、两种精神的统一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布尔迪厄实践语义学契合了普特南关于可能的语义学建构需要一个精确的关于语言使用者的一般模型的思路。但普特南以语言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布尔迪厄诉诸实践;普特南把意义定义为包含外延在内的向量,继而把决定外延的工作归给了社会,布尔迪厄则把意义界定为价格,而价格取决于语言产品的可接受性。正是这两个区分及其所暗含的社会性视角的深层异质性构成了普特南与布尔迪厄之间的最大差异,也标示了布尔迪厄实践语义学的独特理论风格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劳斯的科学文化研究积极吸收和借鉴解释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力图深入揭示科学实践的对象、主体和活动与其文化语境的互动,进而以知识批判与政治批判的方式积极干涉科学实践。劳斯的科学文化研究独辟蹊径地从语境论和解释学的理论层面,深刻揭示了科学实践与其文化语境的动态关系,为理解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推进两者的对话和交融开辟了一条颇具启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社会:工作组织的网络化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目前对网络技术在工作组织中具体实践的经验研究还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网络一社会互动机制和水平的认识。通过将大学、企业、媒体组织个案置于全球网络化实践的背景下进行经验研究,显而易见,电脑网络的应用已经对我国工作组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叉受到工作组织既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模式的制约和型塑。其具体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广泛实施了跨学科战略与行动计划。本研究通过多重组合案例形式详细介绍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战略、组织政策、组织结构与特色实践,建议我国应制定国家层次与大学层次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战略,加快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以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变革。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实践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对网络虚拟实践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明网络虚拟实践的社会价值与影响,现在虽处于初露端倪的阶段,但它将成为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新钥匙。必须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它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