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伦理与科学——兼评张华夏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张华夏教授先建立后放弃的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给以详细介绍和高度评价,并对张教授放弃此系统的理由即在现代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领域中所遇到的“反例”给以消解;进而阐明仁爱、正义和功利等重要伦理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与爱因斯坦的准公理化的伦理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它们都是不同于科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科学的现代伦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奢华淫靡、铺张浪费为特征的异化消费,无疑是浪费物质资源、导致能源危机、破坏生态环境、助长恶习、滋生腐败、损伤社会道德、贬损人类精神、传染妒忌心理、刺激人的贪欲、滋长人的私心、阻滞人类发展的毒痈。对此,我们需要站在生态学高度,弘扬自然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类意识;倡导日常生活的简约原则、劳动闲暇一元论;塑造高尚人格;推广合理增长的经济模式,消除高生产、高成本、高消耗;使经济紧密联系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最低需要,克服异化消费;抵制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消灭穷富分化,杜绝豪奢浮华,遏制人性蜕变;回归人的朴实本真,使其变得更具活力与强大。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代际正义论的基本结构包含两个核心要素:社会契约论和正义储存原则,前者是代际正义原则得以辩护的基础,后者是处理代际关系的实质性原则。罗尔斯关于代际契约的构想存在许多问题,它需要做出一些修正,才能承担起推导正义储存原则的任务。与处理国内分配正义问题所提出的差别原则不同,罗尔斯针对代际分配问题而提出的正义储存原则本质上是一种充足论。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的论辩双方皆从后果论的分析框架出发,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使得论辩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通过引入现象学的过程论思想,表明道德增强技术恰恰构成了对传统德性习得过程的省略甚至剥夺,使该项技术进一步导致个体经验的剥夺和个人同一性的剥夺这两个伦理问题。从而道德增强技术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升人的道德能力,反而会因为道德经验的普遍阙如,使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能力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5.
"医学化论题"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已成为西方医学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伴随着70年代妇女健康运动的兴起,女性的生命周期,如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成为医学化研究的新焦点。本文梳理了分娩医学化的历史进程;从技术应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厘清围绕分娩医学化的诸多争论,认为尽管分娩的医学干预受到持续批判,并有"家庭分娩运动"之类的去医学化努力,但整体而言,分娩是医学化最为成功的一个范例,且随着产前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这一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将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6.
信息伦理认为现实中矛盾的解决日益取决于信息域中信息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在信息域中一切存在物都变成“善”的。这意味着原先被当作“自然”的对象在信息空间中都变成了“人工对象”,“自然恶”变成了“人工恶”(道德恶),而其恶的本质是我们人类自身在信息上的不完善。这一视角揭示了海啸等自然现象如何在信息域中成为道德恶以及人类自身对此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二者的中介问题,长期以来被我国哲学界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在其经典著作中是非常关注这些问题的。蕴涵在思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问题的哲学解便是将哲学和科学沟通起来的中介。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时代的科技知识背景条件下对某个科学问题不能从科学角度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解答时,而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思维的方法解答的结果,其实质是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晶。这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哲学通向科学的中介,使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使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深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论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休闲、消费与人的价值存在——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考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面对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休闲与消费现象,本文以哲学为基点,并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休闲与消费虽然都具有经济学的性质,但由于它们实际上都是人的具体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所以在本质上应该是人的价值存在的表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学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论是一种“去人化”倾向。因为科学、技术、社会都是概念系统或关系范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主体)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环境条件发起并参与其中的活动,即人的目的性行为。因此,我在本文中提出“科技-人-社会”非线性作用机制,并就“去人化”倾向的一些表现及其危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职业共同体出发的工程师职业伦理是欧美开展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进路,从工程活动共同体介入的广义的共同体伦理则是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的新形态。在工程活动共同体层面,工程伦理学存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工程伦理的微观层次所聚焦的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作为实践伦理的本质。立足当代中国工程实践,从工程活动中的"工人"入手,分析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是工程伦理微观向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据此分析当前工程实践中"工匠精神"的阙如与重构,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程伦理研究进路及范式。  相似文献   

11.
正是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公正问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是资本全球化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必然产物,也是对现代性扩散过程的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是新全球化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2.
运用“正义”观念来进行评判使对于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达到了彻底的程度,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与自由,对其的评价可以从策略、实用和道德三个层次进行,从而形成了科学家的、科学共同体的和政治的、全球的正义性,以此来规范科学技术的正义品性。  相似文献   

13.
奥康纳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一重矛盾理论缺乏自然维度。通过自然、文化和劳动范畴的融合,奥康纳建立了以生产条件为核心范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资本通过危机而积累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资本积累、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预示了对生产条件进行社会主义式重建的趋势。以第二重矛盾理论为基础,奥康纳反思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生态运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当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提出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五个基本模型: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型;形式逻辑的概念关系模型;分析综合模型;系统的模型;哲学辩证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实在观念的认识论根源,揭示出实在论的超越本性,并以此为基础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科学实在论,提出当代科学实在论视野中的现象、质料或殊相和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所谓的理念、形式或共相一样,都不能作为科学理论的实在基础,只有处在实践活动中的人本身才能为科学理论提供一种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现在,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行动,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面临了诸多因素的困扰。这其中,始终未能从伦理层面上为可持续发展确立起一种能够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接受和认同的基本伦理观念,无疑是困扰目前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忽视了时间和空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构成因素以及没有能够明确区分时间和空间在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上的不同涵义。为此,笔者通过提出“时间正义”和“空间正义”这样两个概念,阐述了一种重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层面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常被当作符合论.通过区分塔斯基式真定义的普遍特征和具体的定义形式,并对不同语言构造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定义实例,揭示出塔斯基所持的是一种语义工具论.塔斯基的真理论并不是符合论.  相似文献   

18.
西方科学解释理论的困境或疑难,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对立,哲学前提上表现为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对立,哲学本质上则表现出抽象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基础上,吸收哲学解释学的理论成果,走向批判的历史的理性主义,是科学解释哲学研究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术语学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突出强调了术语学建设在当前所具有的空前迫切性。只有把术语学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综合学科来建设,才有可能切实地把这一学科的建设搞起来。加强术语学的理论研究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而就术语学理论研究联合申报立项可以作为当前工作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追踪的考察,揭示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影响心理学的效果,是为心理学塑造了关于心理进化符合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盲目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维度的分析,阐明心理进化所符合的它自己的逻辑,而不是生物进化的逻辑,从而揭示进化论在向心理学领域的运用性扩展的过程中为心理学设置的思想陷阱或理论误区。文章研究结论同时暗示了,心理学必须自觉地超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思想框架,才有可能寻求到它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从而获得它的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