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12年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五十周年.通过充分阅读库恩已发表的主要文本,以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是对他的最好纪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库恩科学哲学学说的历史性、革命性和二象性等特征,尤其是他所兼具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的两重身份,他的科学哲学所兼具的历史主义/逻辑主义色彩,他的思想所兼有的革命性/传统性倾向,以期把握其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回答学界在理解库恩思想中的一些困惑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在科学哲学界、科学界及人文社科界的影响。本文的情境分析根据波普尔和库恩作品的特点、社会联系、社会情境、个性因素来解释他们的影响。文章的考察实际上触及了思想史上的社会建构因素,而此因素应该广泛作用于各学科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库恩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学哲学界传播、研究、探讨的历史.最后,作者指出了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学习库恩、超越库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哲学上的遗产有三个:一是与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的形式和静态方面的强调针锋相对,库恩强调科学的具体的和动态的方面,这在他关于常规科学的论述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二是由于库恩的范式概念的多义以及库恩本人对自己论述的哲学后果的意识不够明确,导致库恩的思想容易被引向概念相对主义;三是库恩试图想做但又没有充分展开并且经常被他的读者忽视的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进化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初,中医开始走实证化的道路,试图把中医纳入到西医科学的范式中。利用福柯-库恩式规训的哲学,结合我国中医教育改革的历史,特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我们分析了新型中医药大学(权力轴)如何规训着中医专业的学生,如何把他们纳入"西医"范式(知识轴),从而建构出具有现代科学身份的中医生(伦理轴)的教育成因。 相似文献
6.
7.
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实验室中不存在天然自然,都是主体介入后的人工自然,所以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也具有主观性,从而表明科学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人工自然的哲学内涵,可以表明主体对于天然自然的干预只是对其运行规律的选择性重组,而不是创造关于天然自然的规律;量子测量也是通过主体干预后使得天然自然的隐性属性转化为显性属性,并且通过研究显性属性来把握隐性属性。这表明,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只是认识天然自然的中介和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8.
9.
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性一方面指对人类个体的价值中立,另一方面指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价值中立。近代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保证了科学知识对人类个体意义上的价值中立性寻求,二战后,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变化并没有损害科学知识对前述价值中立性的寻求,而是突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价值中立性的寻求。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于实践之中,科学认知规范和社会规范能够保证对价值中立性的寻求和最大程度消除知识生产者个体在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社会因素,但是无法消除时代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合成生物概念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合成”意味着其是人工制造的,而“生物”却固有自然物的特性。合成生物究竟是人工物还是自然物呢?这需要从不同视角对合成生物的生成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合成生物的物质结构是人工赋予的,但其生理功能却是自然涌现的;合成生物的基因是人工制作的,但其性状却是自然形成的;合成生物的“种”是人工构造的,但其子代个体却是自然繁殖的。总之,合成生物的生成过程不仅包括人工制造,还包括生命的自我生成。人工制造奠定了合成生物的物质基础,自我生成导致了鲜活生命的出现。事实与逻辑相结合,可以将合成生物界定为一种既不同于人工物也不同于自然物的“人工—自然”物。 相似文献
11.
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能源哲学从技术哲学出发反思"能源转型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是,能源供给转型方面的"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统治论"存在一些问题,即提高清洁能源供给效率不一定会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供给量也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能源消费转型方面的"生态悲观主义"和"生态统治论"也存有缺陷,即无限缩减能源消费量可能会... 相似文献
12.
对理性解释模式的拒斥和否定——对强纲领哲学立场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阐明拒斥理性模式是强纲领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法利和盖森关于巴斯德-普歇的自然发生说之争的案例研究表明拒斥理性模式是走向社会学模式的前提;强纲领四原则,尤其对称性原则对立于理性解释模式;布鲁尔与理性解释模式的差异在于他选择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类似性,而非二者差别作为研究出发点。文章认为,强纲领背后的驱动原则是理性不能因果地解释科学信仰。 相似文献
13.
对"意象现实"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虚拟技术所营造出的“意象现实”引发了一系列哲学反思。本文作者认为,“意象现实”符合人的认识的真理结构,它是人对现实社会接受方式的延伸。文章从“意象现实”促进主体精神的解放、引发“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主客体的重建、“意象现实”的现实基础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依然面临如下问题:(1)不同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制之间缺乏融合;(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其他技术缺乏彼此融合;(3)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运作必须以“剥削”人类的智能为前提;(4)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缺乏灵活处理隐喻、反讽、双关等修辞现象的能力。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哲学问题有:(1)语言是外部世界的表征,还是言说者内部世界的表征?(2)语言中的规则,究竟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3)语言表征与言说者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何?(4)与语言表征有关的认知构架,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被“具身化”?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及整个生物圈的共同命运。环境哲学建立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之上,可视为哲学思考革命式的转变。"非人类中心主义"试图以否定"人类中心"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撑。然而,"人类中心立场"具有稳固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存在的必要性。不管是在认识论还是价值论上,"人类中心立场"与环境哲学的根本理念并不矛盾,而恰恰是建构环境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可以通过强调代际伦理、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建构"以人为本"的环境哲学。 相似文献
16.
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秉承了古典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结盟的关系,同哲学的关系不是断交,而是续盟。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认为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断了交"。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克莱因这句话的含义,通过阅读克莱因书中的这句话在该节的相关内容与克莱因的另一部著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相关内容得出,克莱因强调数学家同哲学结盟是指数学家研究纯粹数学,这时候数学就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数学家把数学应用到工程中就是"同哲学断了交"。本文从亚历山大时期数学家研究数学内容的视角、从理论数学转向应用数学的视角,从古希腊数学与哲学密切结合对后世影响的视角,从古希腊天文学发展的视角,从古典时期的哲学家对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影响的视角,都说明了亚历山大时期的数学家同哲学仍然是结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5)
思想实验在本质上究竟是什么?从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着手展开分析,可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关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的主张,在科学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论与先验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以纠缠实验为例,该实验先后经历了思想实验和物质实验两个阶段,表明以布朗和库恩为首的先验论主张存在问题,思想实验并非一种神秘的先验认知手段,因为它可以被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操作。而经验论的主张与思想实验的实际较为符合,但其代表人物诺顿却因为坚持将思想实验重构为论据,而使思想实验远离了经验基础。索伦森的"思想实验就是实验"的主张,较为接近思想实验的本来面目。但由于他忽视了"无需操作"和"无法操作"之间的区别,因而未能完全认清思想实验的本质。只有那些由于"无法操作"而设置理想化条件的实验才是真正的思想实验。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是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卢卡奇以总体性辩证法为视角,发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存在总体性辩证关系空场、辩证法外延扩大化等问题,认为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背离.回到马克思辩证法,基于文本,重审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以"确证说"回应卢卡奇的"背离说",进一步厘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上研究"劳动创造人本身"思想,所谓"拉马克式"是指在人的生成过程中存在目的的作用,而所谓"达尔文式"是指在这一过程中不存在目的的作用,是随机的、自然选择的。"拉马克式还是达尔文式"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一个哲学问题——"目的论还是反目的论"。通过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思想哲学上呈现矛盾性。对此浅层解释是:恩格斯所持的目的论与反目的论的内涵是不冲突的。进一步深层审视,将社会历史中唯物主义基础上人的目的,扩大到"人本身"的生物进化领域,是不恰当的,但扩大到"人本身"领域(除生物进化领域)却极其必要,它深刻地体现了"人本身"向人转变的综合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释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技术政策的变化,对几个具体的政策领域如能源和全球变暖、基础设施、制造业、科技教育、互联网与公民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奥巴马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