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以及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总是随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而变化,新词语便随之不断产生。随着汉语新词的动态发展,其英译也相应存在着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汉语新词发展变化的动因和特点,能够对其英语译文发展的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汉语习语英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习语英译应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其中首先应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汉语习语英译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凸显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的重要性,而借助修辞格的英译标题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着重分析英汉修辞格的五大基本功能:传播信息,弘扬民族文化,传递美感,突破逻辑限制和发展语言。举例论证各种修辞格包括音韵格,借代,夸张,双关,排比,仿拟,反语,顶真,移就,一语双叙和矛盾修辞法等都可以在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中灵活应用。肯定修辞格在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中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新词语是汉语言丰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其构词形式主要包括译录构词法、"创意"构词法、缩略构词法、修辞构词法、汉语复合构词法。着力进行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词研究和引导,促进汉文化交流,丰富汉语言交际,是汉语言多样化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实例就其中语言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文化信息的缺失、表达悖于习惯、政治性词语措辞不够谨慎等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汉语特色新词英译应采取异化策略,并提出了音译加解释和直译加解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汉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表征结构分析入手,并用等效翻译原则重点分析了汉语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认为在隐喻汉译英时,在追求译文与原文等效的过程中典型地表现为:等译、过译和欠译。  相似文献   

7.
汉语新词的英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需确当地处理好文本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追求译文的可读性与创新性.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汉语新词英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提出研究新词英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汉译英中保留汉语当中的文化形象,此问题一直困扰着译者。“同化”这种翻译方法在汉译英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译者应力求保持汉语的原貌,也就是要尽量传译“中国特征”,具体说,就是要尽量表达中文原作的文化特色、语言形式及异常写作手法。“同化法”也要注意限度,实在行不通,还要利用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并列型论文标题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名词性并列型学术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该类标题译成英语时有六种类型 :对应型、增减型、意译型、On型、冒号型、How型。汉语并列型标题英译类型多样化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无数研究表明,汉语新词语是指近年来产生能够反映新时期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词语。它们的产生是对汉语语汇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紧密结合近年来笔者自己身边发生的和自身感悟的语言现象,对新词语的界定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分析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主要途径以及新词语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新词语反映出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创新性地表述了新词语的几种类型,并论述了规范使用新词语应当着重把握的注意事项。目的在于更加准确、合理、规范地使用好新词语。  相似文献   

11.
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汉语文化负载新词为例,探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其英译的可行性,指出为了保留中国汉语文化负载新词的特点、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在对汉语文化负载新词进行英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只有当运用语义翻译策略会产生译语读者理解困难、引起交际误解时,才考虑使用交际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英语缩略词是英语新词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对英语缩略词的定义、分类及其结构特征认识不清,往往带来很多争论,使得这类词语的汉译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探讨英语缩略词的定义、分类,围绕英汉语缩略词的结构差异,提出了准确、通俗易懂和遵循惯译的翻译标准,并探讨了缩略词和汉语字母词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翻译步骤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侯燚 《科技信息》2008,(32):9-10
针对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等值“无法解释中文报刊新词必要的翻译现象,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中文报刊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武玉梅 《科技信息》2010,(23):I0022-I0022,I0008
大量新词不断涌现说明全球化影响已深入语言领域。本文探讨了英语新词的主要构成方式及翻译技巧,英语新词的汉译丰富了中国文化,对促进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受关注度的日益提高,翻译界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汉语新词的翻译。当前汉语新词的翻译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翻译的方法零散多样、缺少统一的理论指导、有些翻译过于机械而导致误解,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汉语新词翻译的应对策略:加强权威的理论指导、为了避免歧义翻译时需注重灵活变通性、译者应不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以提高翻译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英汉互译的直译与意译这两个基本策略入手具体阐述了直译与意译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策略运用的总体原则、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材料英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材料工作者要了解材料英语的文体和语言特点,翻译时要采取已经普遍接受的译法,不能完全直译,更不能任意创造。同时介绍了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技巧,并通过例句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语篇衔接系统一般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语篇的衔接系统有异有同,其中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在内的语法衔接差异较大。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表明:英语看重语法,汉语善用词汇;英语重视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是主语语言,汉语是主题语言。语篇意识对提高翻译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苏学雷 《科技信息》2008,(6):262-262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翻译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并在保证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促进不同文化之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