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对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同时进行了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可直接侵入玉米的叶片,并于1周后表现出玉米圆斑病的典型症状.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其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等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炭色长孺孢(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  相似文献   

2.
从观赏花卉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通过组织分离、纯化获得2种真菌,按照柯赫氏证病律方法确定其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根据2种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的形态特征鉴定,它们分别为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和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病菌主要侵染植株的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它们可以单独侵染,也可以复合侵染,引起相似的症状,但2种病菌混合接种后发病更快更重.室内接种叶片和田间自然发病叶片上的症状相同,初为水渍状灰褐色的小点,扩展后形成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灰色至灰褐色,边缘紫褐色至红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带,后期病斑互相连接,导致叶片大面积或全部成灼烧状枯死并萎垂.该文描述了2种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主要结构的形态特征,但它们的种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枯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节萌发后,银杏叶枯病的主要病原链格孢菌能转移到部分嫩叶上,继续进行潜伏侵染,但其数量显著下降。3-6月间,越冬后落叶上的链格孢菌可以大量形成呈丛状的分生孢子梗,并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上一年在落叶上产后的分生孢子,越冬后仍具有一定的发芽率。就病害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灰斑病在云南省发病较重的原因,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采用人工喷雾接种玉米灰斑病菌,研究玉米灰斑病潜育期、病斑产孢、孢子飞散以及菌龄、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在感病品种会单4号上的潜育期为12~13d;病斑产孢量随显症天数的增加呈单峰曲线,显症后24~27d病斑产孢量达到最大值;玉米灰斑病菌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风或雨有助于孢子的飞散与传播;菌龄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随菌龄的增长,孢子萌发率降低;在10~30℃时,分生孢子均能萌发,但以22℃最适,35℃以上或4℃时均不能萌发;水滴有利于孢子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的三七黑斑病病原Altemaria panax whetz.和三七圆斑病病原Mycocentm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进行病株孢子接种,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纯化的病原菌,从而探索出对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病原分生孢子分离纯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细胞坏死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spl5(spotted leaf5)属于起始型类病变突变体,植株从苗期开始叶片上就会自发地表现出红棕色类病斑.组织学染色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spl5类病斑是由于活性氧(ROI)的过量积累引起细胞坏死或激活了程序性细胞死亡(PCD)途径所致.2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活性氧在spl5类病斑形成部位有明显的积累,其中超氧离子基(O2-)含量的增加始于细胞坏死之前,而H2O2积累则在类病斑性状出现之后,表明ROI代谢的失调,尤其是O2-的过量积累可能是造成spl5细胞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分别专一催化O2-和H2O2分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类病斑形成过程中也相应提高,说明spl5突变体内ROI清除酶系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红花褐班病是石河子地区红花上新出现的一种病害,1987年该病在石河子地区普遍发生。经鉴定其病源为Ramularia Carthami,其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较大的黄褐色园形病斑。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红花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经室内测定,代森锌、代森锰锌和福美双对孢子萌发有良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凤仙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凤仙白粉病菌使凤仙花科植物叶片出现白色病斑.对河南商丘地区的凤仙白粉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或桶形,大小为22~28μm×16~21 μm.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不分枝,包含1个足细胞,1~3个远基细胞,3~6个排列成链的桶形分生孢子,大小为112~180 μm×9~1...  相似文献   

9.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病害图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病害类型多,采集过来的图像病斑交界特征复杂多变。即便同类别水稻病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发生在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呈现的病斑特征也不一样,而且不同类型病害也存在相似病斑,这些都给水稻病害图像的精准识别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数据集扩增技术,运用fine-tune方法对网络进行调参及构建,将自然场景下采集的常见8类水稻病害图像输入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在有限的图像数量下取得较高的识别精度,其中纹枯病的准确率为93%。不同于其他方法仅聚焦在水稻叶部或稻穗部,本文识别的图像是多株水稻的场景,可为水稻病害远程自动诊断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放线菌斜面常规培养时间(7d)内,壮观链霉菌Lu-80-2菌株在同一支斜面上可产生两代分生孢子.不同世代分生孢子的数量和性状不同,第一代分生孢子比第二代分生孢子数量多,抗菌能力强.在不同厚度斜面培养基上形成的孢子质量不同,4~5mm厚培养基上产生的孢子数量多,抑菌圈大.Lu-80-2壮观放线菌素合成期的最适温度范围约为32~34℃.无机磷酸盐抑制壮观放线菌素合成,硝酸盐促进其合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针对我省水稻生产上缩籼扩粳,推广旱育秧以后恶苗病严重和培育健壮秧面临的实际问题,研制成功多功能复配剂--秧苗健壮灵;形成了培育水稻健壮的新型化学控制增产技术,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2.
实验成功分离甜瓜蔓枯病病原菌.菌丝体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上不易产孢,在易产孢的燕麦培养基(OA)、玉米培养基(MA)和马铃薯燕麦葡萄糖培养基(POGA)上,仅能产生极少量分生孢子器.而采用热激和紫外照射却能高效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在以分生孢子器扩繁菌种时,发现易产孢的3种培养基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而在PSA上仍然不能.  相似文献   

13.
黄瓜(CucumissativusL.)对枯萎病菌抗性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超微结构水平上以枯萎病对黄瓜幼根的侵过程和抗病,感病品种受侵染后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寄主细胞结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得出分生孢子在幼根表皮附着并萌发后,抗病,感病品种的表皮细胞均发生迅速反应。  相似文献   

14.
山楂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果实。在兰州市城关区大垒洼,此病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危害,6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7月中旬产生子囊壳,7月下旬产生子囊孢子,病害流行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病降率达51.4-52.1%。孢子  相似文献   

15.
王心辉 《甘肃科技》1998,14(5):44-44
长期以来,流胶病在临夏地区桃树上普遍发生,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随着桃园基地的扩大建设,加之管理松散,病虫防治不得力,流胶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并大面积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桃园的发展。笔者通过定点、定株观察和防治研究,基本上摸清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1病害症状识别该病多发生在主枝和主杆上,新鲜病斑多发生在约0.scm的枝条上。病部初期皮层膨肿隆起,中间凹陷,颜色变观,形成0ZCCI长的斑块,接着病斑扩大,膨肿的皮层升裂。病害向内发展到木质部,从木质部陆续分泌出淡褐色半透明的胶状物,…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黄矮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病毒病.它在60年代初期首见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1964年以来,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发生流行.近年来在湖南、江西等地某些杂交水稻上连续危害,严重影响水稻的持续高产稳产和杂交水稻的进一步推广.经证实水稻黄矮病的介体为黑尾叶蝉(Nephotettex cincticeps Uhler)、二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 Ishiwate)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stseh).1976年,我们鉴定水稻黄矮病毒(RYSV)系一种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 该病属真菌病害。病斑是最先发生于嫩叶,初期呈透明水渍状小点,以后病斑很快向上下扩展为水渍状条斑,与主脉平行;后变为黄色,并在病斑中央出现红色小点,不久整个病斑都变成红褐色,周围有狭窄的黄晕,在阳光透射下特别明显,叶片两面的病斑表现相同,无眼斑病向叶尖延伸的坏死病条,很少发生梢腐病。该病发病严重时,条斑合并成大斑块,使叶片提早干枯,抑制甘蔗生长,叶片减少,植株矮小,造成减产减糖。发病严重的田块,一般减产18%-35%,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5%-30%。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的7 个鉴别品种为材料,对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水稻稻瘟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 个鉴别品种,不论抵抗或感染稻瘟病品种的稻胚凝集素都有较高的凝集活性(25~28),在SDSPAGE中都呈4 条带,且位置相同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可溶性水稻凝集素活性均测不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表面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壁表面糖外被是半乳糖,可溶性稻胚凝集素是与N乙酰葡萄糖胺专性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稻瘟病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芒果蒂腐病菌Diplodina 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大学芒果园的紫花芒和4号芒的病果上分离出芒果蒂腐病菌Diplodina sp.,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该菌生长的温度及pH分别为25~28℃、5.5.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子座及分生孢子器的形成影响较大,其中以荧光最利于菌丝生长,而黑光最利于子座及分生孢子器的形成.该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大于其它测试药剂.  相似文献   

20.
葡萄圆斑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园斑根腐病是一种新发现的葡萄根部病害。2007年在垦区部分团场也发现了这种病害的发生。l症状1.l根部先在须根上发病入侵须根皮层,随后蔓延到肉质根部,在肉质根上形成红褐色圆斑,病斑扩大相互连接,逐渐深向木质部,随后木质部先变红褐色、褐色、最后呈黑褐色,严重的可能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