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整体运作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合理解决当今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应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本文以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ity Adaptive System, CAS)范式作为分析方法,系统性诠释了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模式。文中首先以“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为指导,认为供应链是一个(CAS),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探讨了供应链管理的策略性原则。文章最后在桑塔费研究所开发的智能仿真平台-SWARM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供应链仿真模型。研究表明该范式能够更好的分析与描述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发生、创新、学习和适应等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考虑两个竞争的下游核心企业,它们分别决定是否把产品生产外包给各自的上游供应商,形成向上分散式的供应链结构.在供应商没有生产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利用Hotelling模型,分析供应商和核心企业之间的利润分享契约,研究向上分散式结构对核心企业以及整体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集中式结构相比较,向上分散式结构总是能够提升所在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并且对另一条竞争供应链的溢出效应也是有利的;这有别于经典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双重边际化"问题.利润分享契约中分享比例的大小决定了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均衡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供应链竞争的背景下,供应网络中的企业要站在系统优化的角度选择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合作伙伴。本文构建了一个供应网络组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供应网络组织结构、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供应网络层组织结构对系统绩效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动态需求下,企业应尽量采用有机结构,并且MO型供应链结构要强于OM型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先明  贺正楚 《系统工程》2005,23(11):63-68
在现今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再以设备、厂房等实体资本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包括无形资产及知识创造的价值在内的智力资本,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供应链管理战略理论及绩效理论等理论,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力资本运用于企业竞争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关系,以及人力资本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组织的供应链战略协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目标一致的协作系统,也是一个多目标冲突的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供应链战略协同在对供应链的组织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分析供应链自组织行为产生的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战略协同的特点,对促进供应链战略协同形成的自组织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与高技术产业网络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经济复杂网络模型.对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述,讨论其在复杂网络方面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产业组织与企业管理学意义;评述高技术产业网络的研究.认为真实世界中的企业本来就是嵌入在由大量竞争对手构成的复杂网络之中的,但经典的产业组织学与管理学理论由于缺乏处理大规模网络的方法与工具,一直没能揭示这种网络因素对产业市场结构与企业对抗行动的影响,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理论空白;另一方面,方锦清团队从网络科学角度建立的高技术产业网络的多种模型以及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和其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对供应链网络进行了诠释,利用分形理论构造了一个可能的供应链网络,阐述了供应链网络在具备一般复杂网络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网络的大多数特性。同时。对供应链复杂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传播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表明:缩短交货提前期,加强信息交流能有效地提高核心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对控制企业不确定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网络组织,其演化问题的研究可为提高其成员的发展规模提供参考途径。根据生态种群理论,引入合作和竞争因素构建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模型。从稳定性理论角度结合软件模拟,研究在不同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下网络组织演化的具体情况。重点论证网络组织的演化与资源限制下成员的最大规模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关。应用研究也表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网络组织演化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敏捷供应链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出的运作模式,是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而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方法是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论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性、复杂系统;分析了敏捷供应链的复杂性,指出敏捷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提出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思想研究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给出了一个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研讨框架,为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提出将ARIS(集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引入到综合集成研讨厅中,对供应链进行建模仿真,以支持核心企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供应链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演化出来的运作模式,它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而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方法是综合集成研讨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性,复杂系统;分析了供应链的复杂性;指出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提出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思想研究供应链管理问题,为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遗传算法中的满意度与最优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比较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遗传算法本身的特性,提出了“满意度”与“最优距”两个新慨念。它们合理地、定量地描述了遗传算法的解的优化程度,为遗传算法的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论超越还原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还原论和整体论两者各自的特点、本质与来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正确可行的态度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为基本方法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简化依赖网络、寻找公共手段及复合手段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思维的“手段-目的分析”寻优方法,并应用于电源规划问题中。  相似文献   

14.
经研究发现,期货的现金结算方式仍无法难以克服市场操纵行为.在Kumar & Seppi的框架内,通过具体化的现金结算价,分析不同结算方式下的股指期货操纵的最优策略,从而探讨现金价确定与市场操纵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依据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特点而设计恰当的现金结算方式有助于控制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5.
系统学二象论初探: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念上把任一客观对象分做虚(X*)实(X)两个层次来研究,形成“二象系统”,着重就任一对象与其属性空间的所谓典型“二象系统”来讨论;通过概念的深入分析和数学描述,发现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地;揭示出数学式中参数空间的客观实在;发现这是个以物理学中“二相”论,数学中“对偶”论,哲学中“辨证”论和东方哲学中“阴阳”论为其特例的,因此是有望统一上述多个独立、平行发展的既有分支的一门基础学科领域.本文可说只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尚待建立其理论体系,工作还很多.文末提出的若干研究方向和课题可供有兴趣的读者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外包套牢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信息技术外包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法 .但是 ,信息技术外包的每个过程都隐藏着风险 ,套牢问题始终困扰公司 ,并阻滞信息技术外包策略传播 .本文研究信息技术外包套牢产生的原因 ,探讨保证项目效用最大并能缓解套牢问题的合同设计 .  相似文献   

17.
“数字鸿沟”的系统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自 8国集团 ( G-8)冲绳会议提出的新概念 ,所谓“数字鸿沟”,一年来引动一场全球大讨论 .冲绳的结论 ,即发达经济与发展中经济人均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根源在于信息化水平悬殊造成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富悬殊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系统思考初步回答上述问题是本文的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18.
无源北斗/惯导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斗卫导/惯导组合导航系统设计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定位算法,并对组合导航算法的可观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引入伪距率和前后滤波伪距之差作为观测量改善组合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基于高稳定度的用户时钟,通过仿真验证了伪距率和前后滤波伪距之差观测量都能提供伪距不能提供的额外观测信息,都可以将钟差由不可估计变为可估计,改善组合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丢星时的滤波定位精度。因此,在北斗/惯导组合导航系统中引入伪距率或前后滤波伪距之差做观测量是必要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一种适用于软件雷达系统的数据流驱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雷达信号处理各功能模块之间显著的流水性特征 ,结合一个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由清华大学研制的通用高速实时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实验样机DSM(dataflow ,sharedmemoryandmultiplebusinterconnec tion) ,在研究现有静态、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软件雷达系统的进程间准动态数据流驱动机制 ,并针对一个雷达信号处理的范例程序说明了编译器数据流驱动表的生成和系统数据流驱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化模拟训练真实感不强,训练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模式的“云训练”.阐述了“云训练”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研究了“云训练”的3项核心技术.通过GPU虚拟化技术解决云环境中终端用户3D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弱的问题.根据模拟训练特点,建立用户需求模型,将模糊理论引入资源调度技术中,实现虚拟资源的动态调度;结合检查点回滚、虚拟机备份和虚拟机迁移技术,实现系统高效动态容错,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验证明,“云训练”系统改善了传统模拟训练系统中资源的按需共享能力,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保证了模拟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