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外来新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在新文化阵营内部爆发的一次触及时代焦点问题的论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审视"问题与主义"之争,论争双方共识大干分歧。这次论争不仅最早提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而且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论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实际上毛泽东在这里不仅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而且也提出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同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形成了他丰富而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上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面也非常广,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和"怎么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等。厘清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理论升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90年代,在政治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学术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权利优先于善,还是善优先于权利.这反映了双方政治价值观的内在差异,即个人的自由、尊严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公共善哪个更重要.但是,通过梳理争论双方的立场、论证逻辑与结论,可以看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只是建设好的公民社会的两种策略,或者可以称之为公民社会方法论的自由主义和共同体主义.这场争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自由主义面临的现实危机,通过反思自由主义,可以大大增进我们对于公民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科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中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实现与时俱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化"是一个以中国化为核心的统一整体。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大众三者既不是相互分离的,又不是彼此等同的,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之间是既不可分离又并不等同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根本,在"三化"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三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向,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在中国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大众中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5至1921年的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三次思想论战、争辩,影响颇大,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反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论战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径,另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时期,普通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普通百姓的盲目崇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的社会基础,大中学生的狂热激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陷迷途的助推力量,知识分子的集体迷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以走出迷雾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少数先进人士的理性叛逆成为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误的真理追求,也是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力的日益增强,使国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形成热点,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和鲜活的实践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出去"的可行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质态民族文化的关系,处理好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主题"与"生产力问题"的相互提升与深化,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和"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主义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不断推进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因其特殊的内在作用力和影响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的基本内核.把握和遵循这一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保证该过程的良性发展.江泽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我国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且加强党自身和我国民主的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巨大成就,成功地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教学中缺失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由此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线索的贯彻不彻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出被分割的倾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边界模糊不清等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出发,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该课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初步创造了既有别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设想",又契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一系列实践和理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作为中国革命独有的道路,"井冈山道路"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挫折中不断推进,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堪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开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中,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勇于实践,科学认知国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正式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命题;几十年来,我们党在推进、实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总结出不少经验,研究出不少规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改革依次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这些不同时期的实践主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革命和建设中,朱德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分析中国国情,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贯彻实事求是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落实群众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秉持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