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方白鹳习性孤独,择偶挑剔,常对人为它选择的配偶进行攻击,甚至将对方殴伤、致死."配偶难"成为人工繁殖的"拦路虎".笔者就上海动物园解决这一难题,对东方白鹳进行人工选配的方法作一介绍.饲养场地围栏长25米、宽20米,计500平方米,无顶网.内设一小水池,泥地生长杂草.饲养剪去一侧初级飞羽的东方白鹳8~10只.如果围栏面积稍小,则按比例适当减少饲养数.(面积大的围栏可供斗败的白鹳逃跑,而减少伤残损失.)  相似文献   

2.
前往搜救东方白鹳的志愿者,在天津北大港湿地保护区中发现3处"人造毒池",在毒池周边,确认新增8具东方白鹳尸体。至此,共有21只东方白鹳死亡。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介入调查并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新京报》2012年11月13日)  相似文献   

3.
人工繁殖东方白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白鹳与欧洲白鹳在分类上,过去被定为两个亚种,现在许多鸟类学家已把它们分为二个不同的种.东方白鹳繁殖区仅限于苏联西伯利亚和我国黑龙江省,冬季飞往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越冬,在朝鲜也有少量分布.东方白鹳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当今国内外对东方白鹳研究的最新成果,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已被公认为独立的物种,目前已知野生种群总数约为2000-2500只,主要在黑龙江流域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其食物以鱼类为主,但亦可取食少量植物;中国首先笼养繁殖成功,现已进入人工育雏与放归自然阶段,在俄罗斯和中国的繁殖地,人工建巢招引也已取得成果,1985,1987和1992年的3次国际会议,对中国东方白鹳的研究起了促进作用,但东方白鹳仍受到人的干扰和猎杀等严重威胁,应采取对策,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天津北大港湿地东方白鹳和白琵鹭迁徙停歇期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珍稀鸟类东方白鹳和白琵鹭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迁徙停歇规律,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观测计数方法,对2种鸟类在保护区内迁徙停歇期的起止日期、种群数量变化以及与日极值温度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东方白鹳春秋2个季迁徙季在北大港湿地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47.00±21.07)d和(51.00±5.94)d;白琵鹭春秋2个季迁徙季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156.33±8.14)d和(48.33±15.31)d.春季迁徙季东方白鹳离开时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均显著低于白琵鹭离开时的数值;秋季迁徙季东方白鹳到达时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均显著低于白琵鹭到达时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春季东方白鹳和白琵鹭大批迁来的日期随同期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前;秋季则随着同期温度的降低而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6.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7年发现东方白鹳迁徙种群,至2003年发现第一对繁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生境恢复、种群恢复、保护与管理等工作,使东方白鹳由繁殖种群数量稳定上升,2005年2巢,2006年16巢,2008年15巢,2009年21巢,2010年23巢,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种群的不断壮大,有力促进了该种的物种恢复工作,为该物种的保护与恢复做出重要贡献,将给该物种保护和濒危水鸟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海兴的北面就是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过去,这里只是一大片沿海滩涂,有好多万亩。1995年,沧州市从这片滩涂中划出了30万亩地,作为自然保护区(县级)。保护区有261种鸟类,其中48种是国家保护鸟类。一级保护的有白鹳、黑鹳、白肩雕、金雕、丹顶鹤、白鹤、白头鹤、大鸨。这8种鸟都  相似文献   

8.
江西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在这块由9个天然湖泊和草滩构成的湿地上,每年都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候鸟来此越冬。据1995年最新统计,越冬候鸟达210余种、30余万只。其中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金雕、白尾海雕等珍禽;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斑嘴鹈鹕、白琵鹭、  相似文献   

9.
本文定性、定量分析了一东方白鹳胃内食物,从而提出在越冬期间东方白鹳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11~12日,在大连、丹东、抚顺、盘锦四市15处调查地,同时进行辽宁越冬水禽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了5目6科10属17种共5070只越冬水禽,其中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斑背潜鸭(Aythya marila)为辽宁省冬候鸟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羚牛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羚牛是一种生活在中高山的大型偶蹄类动物,笔者从1985年以来,每年登临光头山进行观察,现将1989年夏对一群羚牛进行跟踪观察到的情况报告如下.光头山位于秦岭腹地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北缘,山脉呈东西走向,海拔2600米左右,最高峰鲁班寨海拔2903米,山上气候变化无常,地形复杂,有第四纪冰川侵蚀地貌.1989年7月28日天气晴朗,上午10时30分,鲁班寨东段海拔约2600米的山脊,一群羚牛沿山脊从西向东活动.这群羚牛共14只,其中有5只犄角粗壮,毛色发黄,体形明显偏大,推测可能是成年公  相似文献   

12.
它们生来就是滑翔高手。只要张开双翼,便能乘着地面的上升气流,不费吹灰之力翱翔于九天之上。它们生来便与长途旅行结缘。生活在欧洲的白鹳,每年冬天都要南下,跨过地中海到炎热的北非越冬。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活,又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学者破译:为什么它们每年回到欧洲,数量都会较前一年减少很多?为什么它们选择直布罗陀海峡飞越地中海?借助白鹳马克斯身上的无线电信标,在它年复一年的漫漫迁徙路上,鸟类学家跟踪4年,一个接一个解开谜团。  相似文献   

13.
白鹳和黑鹳本是“堂姊妹”,最初都栖息在幽谷密林之中,可是两千多年以前,白鹳与黑鹳分道扬镳了:黑鹳继续住在远离人烟的树梢上,而白鹤却成了人类的伙伴,在屋顶上安了家。由于现代文明的扩展,它们的食物来源被破坏了;到南非越冬的不幸者又成了猛兽和当地居民的牺牲品。直至今日,在许多地区白鹳和黑鹳已成了极其珍贵的稀有种类。  相似文献   

14.
气候在变暖 1998年我国北方的冬天是50年来最暖的一个冬天.20多年来香港最冷的只有1年,而有9年是暖年,1998年年温是香港110多年的最高记录.1998年是台湾省47年来最热的一年.至2001年我国已出现16个暖冬.  相似文献   

15.
12.鹳鸟--白鹳和黑鹳是我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的珍贵观赏鸟.白鹳相当文静,性情宁静安详,却十分机警.喜食鱼、蛙、昆虫和鼠类.进食时,颈部立刻胀大,此时一旦遇到惊吓,则吐出食物,待惊魂稍定,重新悄悄地吞食食物.它们还是蝗虫的天敌.黑鹳体态端庄大方,优雅秀美,红长喙和长腿,配以闪烁紫绿光辉的羽毛,常结群在沼泽、湿地觅食水产,也常在远离人居的山区、平原栖息.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2月,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乡新发现一处黑颈鹤越冬地.目前已知云南省东北部地区是我国黑颈鹤主要越冬地,越冬黑颈鹤总数量500~700只,而大山包一处就有400只左右.1989年10月和1990年2月,笔者随考察组到大山包实地调查,现将该地区黑颈鹤越冬情况报道如下.栖息环境大山包乡位于昭通市正西方向约80公里,(东经103°18′-103°22′,北纬27°23′-27°29′),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3100米的三个地点  相似文献   

17.
黑脸琵鹭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鸟类之一,如今只生活在东亚的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少数地区,数量日趋减少。前几年最少时仅剩300多只。经多国大力协作保护,今冬数量回升至611只。但只能在越冬地见到它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它们的主要繁殖地,所以保护此种濒危鸟类形势极为严峻(详见本刊1996年第6期)。今年冬季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的鸟类学家们与香港、台湾的同行们在香港和台湾共捕捉、环志和重新放飞17只黑脸琵鹭,给它们的脚上带了彩色的塑料环和金属号码环,并有6只戴上了无线电卫星追踪仪。春天到来,它们离开了南方越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衡水湖”是该市桃城区境内河段的名称。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21千米,有水域、沼泽、草甸、滩涂和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是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理想的栖息地。衡水湖的国家1级保护鸟类有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和大鸨等7种;在43种国家2级保护的鸟类中,有30种猛禽。春天,是衡水湖观鸟的最好季节,大群的鸟儿铺天盖地,其中的雁鸭类数量最多,其中的大天鹅、小天鹅和白额雁属于国家2级保护动物。形目的种类最多,约6科35种。每年春秋两季,近300种鸟类于迁徙途…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原首席执行官梅伟义(David S.Melville)先生告诉我们:卫星跟踪的那只阿穆尔隼逃过一劫。经过一番打探之后,得知事情原来是这样的:2010年1月初,一只阿穆尔隼雌鸟在南非被研究人员佩戴了发射器,根据此后的卫星跟踪记录,2012年它第三次飞越印度洋,到达北京以西约470千米的繁殖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10月上旬又从那里离开,于11月4日飞抵印度东部的道扬保护区。可悲的是,印度现在已经成了这种小型隼类的屠宰场,但是这只雌鸟是幸运的。老友为此专门发简讯向我们报喜。  相似文献   

20.
正鸟类究竟有没有嗅觉?教科书给出的答案是"鸟类几乎没有嗅觉",取而代之的是超强的视觉和听觉。但一些有趣的现象向科学家发出了暗示,比如欧洲白鹳特别喜欢在正在割草的草地里寻觅食物,那么,白鹳是如何知道草地正在割草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向近期没有割过草的草地上喷洒了3种能产生青草气味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