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入侵检测系统无法应付高速网络的问题,提出了入侵检测群集的动态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给每个节点设置了一个数据包接受区间,通过对网络报文的报头信息做哈希(Hash)运算,把数据包映射到某个节点的接受区间内;根据节点的处理能力和负载调节各个节点接受区间的宽度,从而合理分配各个节点上的网络流量,充分利用所有节点的计算资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带宽环境中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速度难以跟上网络的速度,使用多个分析引擎并行处理网络报文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考虑到负载均衡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并行入侵检测系统的动态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给每个分析引擎设置了一个数据包接受区间,通过对网络报文的报头信息做哈希运算,把数据包映射到分析引擎的接收区间内;根据分析引擎的处理能力和负载情况调节各个分析引擎接受区间的宽度,从而合理分配每个分析引擎上的网络流量,充分利用所有分析引擎的计算能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带宽环境中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VLAN的组播方案在EPON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的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系统中基于VLAN(Virtual Loc al Access Network,虚拟局域网)的组播实现方案.该方案在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和ONU(Optial Network Unit)上 同时部署监听(Snooping)和代理(Proxy)功能,大大减少了组播控制报文的带宽开销; 并且改进了ONU设备的功能与结构,通过逻辑链路标识(LLID)承载着与IP组播地址相对应的组播VLAN ID,实现了在RS(Reconcitiation Sub layer)子层准确过滤转发数据.并且详细论述了方案的基本思想与实现细节,给出了验证方案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4.
集群服务器系统前端接口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链路聚集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集群服务器系统的前端接口子系统方案,使得接口子系统中的接口机数目能随应用规模的变化而扩展,并增强了集群系统的可用性.链路聚集将多条物理链路聚合成一条单一虚拟的媒体访问控制(MAC)逻辑链路,通过将虚拟MAC解析为集群系统对外服务的虚拟IP(VIP),使多台接口机表现为单一IP的功能.利用链路聚集能在多条物理链路间进行负载均衡的功能,结合接口机的负载均衡策略来实现层次型的负载均衡,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I/O带宽.利用链路聚集的链路级容错,结合接口的检测机制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功能.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扩展集群系统的I/O带宽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在有严格带宽要求和有弹性带宽要求两种业务共存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提供动态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算法——TeXCP(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explicit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的QoS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TeXCP的自动调节和平衡负载的能力将best effort业务调整到适当的路径上以满足高优先级QoS业务请求的带宽,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快速重路由方法可能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集成两类业务需求,通过平衡瓶颈链路的利用率减小了网络的拥塞,在保证QoS业务带宽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在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中,基于带宽请求消息的预约协议在高IP业务负载时易导致预约冲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竞争预约协议:用户站先通过每帧固定发送一个双脉冲信号来反映IP到达分组的个数和类型,并在随后的业务传输中捎带发送准确的带宽请求。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将系统的最大吞吐量提高4%~20%,同时改善分组传输的延迟和延迟抖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QoS组播路由问题,建立链路负载不对称网络模型,以平衡网络负载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和延时约束的QoS组播路由遗传算法(BDMGA)。 通过对该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和与其他算法的性能比较研究表明,该算法构建的组播树费用较低,且算法具有很强的均衡负载能力,可有效避免链路拥塞,提高网络运行性能。此外,在小规模的网络上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用电采集系统接口测试数据的高效传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资源信息的数据传输动态调整策略和基于动态规划的最优传输负载率控制策略;利用测试端获得的资源信息设计传输负载估算和可用带宽估计方法,根据传输负载率映射的效应区间选择相应的传输策略,并根据实际传输效果动态调整区间控制阈值,动态优化其传输效率;将该策略用于某省级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统一接口平台测试系统,对比该策略和TCP Westwood算法在不同网络和数据源数量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量和请求丢弃量。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中提出的数据传输请求量动态调整策略和最优传输负载率控制策略,相比TCP Westwood算法具有更好的数据传输能力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RED算法的分析,指出了RED算法在带宽公平性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BF-RED算法来解决问题。该算法根据落差权重(drop—weight)定义了高带宽流,通过增加控制高带宽流的最大值和参数来增大落差的可能性,理论上证明TBF—RED算法在各种网络环境联接中能很好地保证带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文献[3]所提出的门限密钥分割方案进行了整理分析,具体分析了其动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ElGamal公钥体制的动态(k,n)门限密钥托管方案。该方案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防止闽下信道攻击;(2)在监听过程中,监听机构可以对托管代理交给其的子密钥进行验证;(3)解决了“一次监听,永久监听问题”;(4)具有动态性质。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network-on-chip (NoC) under faulty circumstance, a dynamic fault 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can implement detour routing when there are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permanent faults in the network. That means the packet is able to move around the faults to the destination with a non-minimum path. In addition, the multi-level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gives the algorithm the ability to distribute the load over the whole network and to avoid hotspots around the fault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routing algorithm in terms of average packet latency and packet loss rate compared with negative-first routing algorithm and DyAD routing algorithm in the presence of permanent faults. For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t can get much less average packet latency and lead to less than 20% packet loss rate. Biography: LI Xiaohui (1982–), male, Ph.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SoC design Methodology, NoC design.  相似文献   

12.
Ad Hoc网络基于多指标综合的网关优选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移动自组网(MANET)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结构,针对网关选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指标综合的Ad Hoc网络网关优选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节点能量对于无线Ad Hoc网络的重要影响和域内网关间切换的延时和丢包,以及重选网关带来的巨大开销等问题,以移动节点到网关的跳数、网关负载、链路可靠性作为优选指标,按照简单加权算法计算备用网关的效用函数,以此进行选取.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开销范围内,应用该算法实现了网关负载均衡,延长了网络的使用寿命,缩小了平均分组时延,实验结果也表明该算法优于以跳数和网关负载为网关选择和切换标准的方案,并且不会带来太多的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13.
DIDD(double increase double decrease)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802.11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协议的改进。为分析DIDD协议在非饱和情况下的性能,该文使用三维Markov链模型,分析DIDD协议的回退过程求解节点的稳态发包概率;使用一维Markov链模型,求解起始回退阶段数的稳态分布;使用排队理论,计算了网络的非饱和吞吐量和数据包延迟。结果表明:在各种数据速率下,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Geography rectangle is used to reduce signaling overhead of the LEO satellite networks.Moreover,a multi-path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n improved ant colony system (MPRA-AC) is proposed.Matrix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nk between satellites is introduced into MPRA-AC in order to find the optimal path more quickl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PRA-AC reduces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solution.At the same time,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of LEO satellite networks when running MPRA-AC and DSR-LSN (dynamic source routing algorithm fo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is compared.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is about 7.9% lower when running DSR-LSN.Moreover,because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ve load balancing of MPRA-AC,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PRA-AC outperforms DSR-LSN in link utilization when data packets are transmitted in th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无线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无法实现能量均衡消耗,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网络拓扑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高效与移动预测的按需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在路由发现时排除不稳定链路,让能量较多的节点优先参与路由请求分组的转发,同时通过预测链路连接时间采用主动式局部路由修复策略,在路径实际失效之前就完成修复工作。仿真实验表明,和传统的AODV协议相比,文中提出的算法在路由控制开销略有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分组平均投递率,降低了数据分组端到端平均时延,同时能够实现网络中的能量高效,延长了网络寿命,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GPSR协议中边界节点消耗大、丢包严重以及在遇到路由空洞时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会转发的改进路由:O-GPSR。它使用距离、方向和邻居节点密度三个参数来计算转发决策节点传输范围内各邻居节点的判决度量值,依据度量值选择下一跳转发节点。仿真结果表明,O-GPSR能够降低端到端时延、减少路由负载、增加投包率,有效地提高了路由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OpenFlow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QoS测量与路由规划系统.利用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机之间的消息交互,实现SDN中链路时延、负载和丢包率的测量功能.针对QoS路由中存在的"多指标约束限制"问题,根据本文考虑的QoS指标(链路时延、负载和丢包率),改进并实现了一种自适应多指标限制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准确测量链路QoS指标的同时,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切换符合条件的路由路径,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包样本熵和支持向量机原理,研究了钢框架结构的损伤定位识别方法.分析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建立小波包样本熵的损伤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原理,识别结构损伤位置以及损伤程度.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单一的传感器,实现理想的识别效果,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鲁棒性,在60 dB的噪声水平环境中损伤定位识别结果在90%以上,在40 dB的噪声水平环境中,损伤程度识别结果在90%以上,框架实验模型研究表明,柱的损伤识别精度要高于梁的损伤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