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思想遗产,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和谐之风乍起,不仅是我们国家的目标,也成为社会各界的目标,提出了诸如建设和谐企业、和谐校园、和谐社区等规划目标,那么,究竟何为和谐,如何才能达到和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谐,把握和谐。 相似文献
2.
3.
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研究,是认识论中薄弱的环节。造成薄弱的原因,是理论上传统的和“左”的观点产生的影响。从多方面论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的异同点,从理论上划清二者界限和展开研究认识自身运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版权意识运动是一个矛盾的运动。在各个时代,都存在封建统治者、民间学者和作者、编者、出版者三个方面的利益对抗。在明代,三个方面的对抗十分激烈。封建统治者禁书扼制版权观念;民间学者的辨伪对版权作出积极贡献:作者、编者、出版者的版权诉求促进了版权观念的进步发展。因此,明代成为中国古代版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刘凤泉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14(3):19-21
文学的发展是审美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审美系统的基本矛盾包括: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矛盾,审美能力和审美形式的矛盾,审美存在和审美观念的矛盾。文学史大量材料证明: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坚毅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5-8,30
传统的矛盾理论是有缺陷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了超越和发展:重视矛盾消亡的条件,重估矛盾双方的作用,强调矛盾双方的并重,实现矛盾双方的共赢,促进矛盾双方的结合,正视矛盾双方的中介。这样一来矛盾理论就立体化了。我们要在新型矛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9.
尚利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94-96
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都是由数学悖论引起的。论述了数学悖论及其引发的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及数学悖论对数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李俨是中国数学史学的开创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73-80
从研究中国数学史的目的与数学史的分期、对史料学的贡献、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方法和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史4个方面,论证了李俨(1892一1963)是中国数学史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2.
13.
浅谈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希学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5):19-23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沈阳矿务局沈南矿区林盛煤矿、红菱煤矿岩移观测资料的分析 ,对林盛、红菱煤矿提出新的建 (构 )筑物煤柱留设参数和岩层移动参数 ,这样可缩小建 (构 )筑物永久煤柱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服务标志系统功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服务标志系统功效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了各评判指标的权重.以上海地铁徐家汇车站为例,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服务标志系统功效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概括出今后标志设计中,应该从标志的数量、形式、色彩,标志的醒目性以及信息表达的确切性等方面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民主运动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抗日战争对于中国民主运动发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民族危 亡的紧要关头,它在中国催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主宪政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抗日根据地掀起了 一场广泛深入的人民民主运动,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政权;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论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才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2):58-63
论述了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它的3个主要类型,并把我国新构造运动粗略地分为3个大区,最后分析了新构造运动下的贵州岩溶地貌。 相似文献
18.
王红梅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1):91-94
从大学体育入手,培养大学生寻求健康的意识,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提出了课外“运动储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制定运动处方,运用教师教授的方法科学锻炼自己,每天“储蓄”一些运动,使自己的体质提高,精神状态和心理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20.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史的呈现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应注重与数学史的关联.在数学课程中,一方面要展示古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应通过数学史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史可以以数学课本、数学读本、选修课程和专题研究等形式呈现在数学课程中,以此来推动数学课程的改革.尤其是通过过程重演、成果综述和问题拓展等形式进行的专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