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是伴随着现代文学的诞生、发展而从无到有,蔚为壮观的。五四以来,不少作家把自己的精力投向儿童文学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使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开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先河。叶圣陶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冰心的《寄小读者》,张天翼的《大  相似文献   

3.
知识与爱心的殿堂——《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几代人熟悉、爱戴、敬仰的作家 ,从校园飘来的朗朗书声里 ,有她永远讲述的娓娓动听的故事 ;听着她故事长大的人又带着他们的孩子继续听着讲着她那经久不衰的故事……冰心先生从 2 0世纪的开篇走来 ,横穿漫漫时空 ,在生命的 99年间 ,她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的诞生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冰心的文学创作从 1 91 9年开始 ,到 1 994年基本搁笔 ,创作活动达 75年。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成就最卓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冰心从 2 0世纪2 0年代到 90年代为儿童创作从未中断过 ,像她这样一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 ,…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12,(3):16-16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本刊顾问蒋风,成为第十三届国际儿童文学"格林奖"的获得者。他是获得这一国际奖项的首位华人。  相似文献   

6.
接受理论关注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读者与阅读接受的问题,认为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才能产生接受和理解。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儿童文学翻译要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创作出易被儿童接受的译作。  相似文献   

7.
我院中文系副教授吴其南撰著的《中国童话史》一书,已被河北少儿出版社列为重点选题出版。该书共27万字,分9章,为精装本,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题写书名。此书作为解放后我国第一本童话史,填补了童话研究领域的空白。《童话史》描述了中国童话从远古神话传说、志怪传奇等萌芽状态直到现当代发展昌盛的历史轨迹。在对以往童话史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对冰心的"爱的哲学"普遍存在着批判大于褒扬的思想.本文分析了冰心"爱的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作品中"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得出冰心的"爱的哲学"包含着大量爱国敬民的思想,从而使人们对冰心"爱的哲学"评价能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9.
陈显帅 《科技信息》2011,(13):142-143,107
"爱的哲学"是冰心作品中一根红线,这一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她的家庭及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爱是一缕春风,温暖人心,唤醒人性的同时,也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希望。这是冰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也是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急需的。  相似文献   

10.
李小东  韦荣霜 《科技信息》2010,(30):I0168-I0168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师,她一生的创作成就以散文最为显著。"爱"和"美"的基调是渗透于她作品中的灵魂和文学精神。本文就其"爱"的真情和"美"的笔触所讴歌的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略作探析,以感受其散文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方卫平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方卫平从儿童文学的学理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从本质、创作、构成、接受、批评等多维度阐释和把握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中外儿童文学史论的角度着眼,修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文学出版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作品质量、作家、市场以及出版社等都成为制约儿童文学出版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合理的定位,原创作家队伍亟待扩大,出版社和作家都要奉行读者至上的原则。只有理顺这些问题,儿童文学出版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边缘领域,但鉴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并重现儿童童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已经历百年之路,每一个阶段都对应地出现了儿童文学的思潮或潮流。现实主义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潮,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并非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反而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温情主义相结合的那一部分。温情主义萌芽于五四时期,显现于新时期,它与对童心的自觉呵护、与童心的友善对话、对儿童生活的温情注视及对童年的诗情想象与构建密切相关,也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学龄前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对语言形式的适龄性要求较高。本文以颜色词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自建的学前儿童文学语料库的调查统计,分析出当前学龄前儿童文学创作在颜色词使用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儿童语言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适龄性分析,从而给出科学、合理、分级的学前儿童文学创作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着白话文学的铸型努力,冰心对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白话文学建设作出了先期的贡献。本文采取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考察冰心文本中的白话现象,集中论述冰心所谓的文言化、西文化、融合等三个核心观念,以期分析冰心的风格演变和连贯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冰心奶奶说过"父爱是沉默的"。是啊,从小到大,爸爸总是在背后默默地呵护、关怀着我,却不善表达。小时候,一旦我生病了,陪在我身边的总是妈妈。"爸爸",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他每天早晨六点就出门,晚上九点后才到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之前也一直不受重视。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纵观各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目前仍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本文以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为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境顺应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儿童文学应用与实践》课程学习情境设置依据"做中学"的原则,倡导从仿真模拟活动中学,从实训经验累积中学,从审美愉悦中学。学生在仿真模拟学习中,时刻准备着、一个都不能少地享受快乐学习带来的乐趣,实现学习项目、岗位情境与认知点的交融,完成由学习情境到岗位情境的自然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