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9年实施EVA(economic value added)考核这一事件为契机,基于研发费用管理视角考察EVA考核对央企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和超越对数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实证研究后发现,实施EVA考核显著提高央企的研发费用正向管理水平,且通过研发费用正向管理这一中间渠道能提高央企创新效率,意味着EVA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央企创新方面委托代理矛盾.在进一步研究中,以微利或微增央企为切入点,发现高管进行研发费用正向管理时会兼顾企业利润总额,其目的仅是为了获取更高考核值.因此,EVA考核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系统“整体涌现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涌现性"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表现在子系统通过有机综合形成新结构并实现新功能的过程。多年来中外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整体涌现性"的成因、机制、表现形式等做出过大量表述,现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科技战略思想、科技管理思想和科技人才思想是新时代科技思想系统的构成要素,通过对新时代科技思想系统创新的要素解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整体认识,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4.
由于"两型"技术的外部性和政策导向性,企业实施研发客观上要求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以政府支持在"两型"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机理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原理,构建政府支持与企业研发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政府政策落实对企业"两型"技术研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研发行为取决于政府政策的落实力度,政府必须加大对虚假技术研发的惩处力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的研发行为;政府需要科学规划,构建政府政策与企业"两型"技术研发行为的协同机制,培育"两型"技术市场,实现"两型"技术的协同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5.
自组织团队创新的机理及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企业创新管理中的团队自组织创新机理及其“有控自组”的管理模式。论文提出了智能型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ICAS)是自组织团队创新的理论基础;使用ICAS理论分析和解释了自组织团队创新的机理;提出了自组织团队创新管理的“有控自组”模式及其实施策略;文章总结了自组织团队创新的机理及其“有控自组”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系统论应用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阐述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涵、结构及大系统特征,分析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的大系统理论模型,并结合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大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模型能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的全局出发,定量地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提高了科研创新团队对信息的掌握、利用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领军人物对团队的预测、控制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系统包括科学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 ,是由创新主体、中介和客体等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异性存在致使彼此间的非平衡态出现 ,并通过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 ,从而产生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性。从创新系统自组织性出发 ,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系统自组织性要求的科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IT研发外包项目合作技术创新中的目标不一致问题, 设计了接包企业参与分 享合作创新产品市场收益的研发外包合同, 并对合同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与产品市场、研发项目的固定支付及双方的成本系数无关, 而与发包方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 与接包方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系数负相关; 最优固定支付与双方的成本系数正相关, 与合作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容量负相关, 与产品价格敏感系数及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苏屹  李丹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4):763-770
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该相互作用关系在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绩效和经济增长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对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产学研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两个重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促进区域创新产出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且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企业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外开放度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企业通过研发国际化所建立的跨国知识网络对其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本文以研发单元为分析单元,探讨知识连接和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单独影响和共同交互效应,区分了跨国与本地知识连接和关系强度的作用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了研发单元年龄和规模等内部环境条件的调节作用.利用华为2002至2013年的PCT专利申请数据,构建了其37个研发单元12年跨度的面板数据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连接和关系强度对研发单元的创新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二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负向交互效应;跨国知识连接的作用效果高于本地知识连接,但跨国关系强度的作用效果低于本地关系强度;研发单元的年龄越小、规模越小,知识连接和关系强度对研发单元的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越高.这些发现也表明,虽然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单元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异质性知识,但是研发单元与内外部合作组织间的知识连接和合作关系才是促进这些多样化知识传递、吸收和转化为创新的内在动力.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拓展海外研发、促进创新能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断点”特征。实证表明,中国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创新存在阶段性“断点特征”,并且更偏向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特征。高级劳动力要素向非本土、东部以及创新差距较小行业的企业集聚,更有利于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突破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值并促进企业创新。政府一方面可出台合宜的人才政策引导Ⅲ阶段企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向Ⅱ阶段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可实施合宜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内部形成企业创新差距较小的创新结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气氛测量工具的选择取决于创新气氛的研究层次.团队层面上创新气氛的测量工具为TCI(Team Climate Inventory)量表.通过对TCI量表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绝大多数国外研究支持TCI四因子模型和五因子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TCI量表进行修订,最终确定的量表包括目标认同,任务导向和创新支持,参与安全和团队互动共5个因子,25个题目,该结论与国外TCI量表五因子模型基本一致.未来可自主开发适合中国企业文化的团队创新气氛量表和对团队创新气氛进行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不足,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研发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考虑“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初始投入在两个子阶段间的分配结构”,构建了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从而实现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测算方法的改进,运用该模型实证测评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研发创新的整体及各子阶段的效率,并同时得到初始投入的配置信息. 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模型突破了传统DEA模型无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限制.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不论是从研发创新整体上,还是从研发创新的两个子阶段,效率值都偏低,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两阶段效率矩阵图可知,除了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等3个细分行业属于高效集约型研发创新,大部分行业表现为两个子阶段效率双差或一强一差;根据17个细分行业所隶属的5个产业大类来分析,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最低.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约束前提下,能否有效提升创新效率是选择创新路径的重要考量依据。本文将技术外取分解为技术引进和研发外包两种模式,基于后发国家的创新追赶,从“能力-机会”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影响,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倒“U”型关系。(2)当研发能力不强时,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有正向提升作用,而研发外包则相反,当研发能力得到增强以后才有助于创新效率提升。(3)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以及自主研发与研发外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分别呈现出显著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这些研究结论,为探讨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研发项目是由产品、功能、组织和流程等多个领域中元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的复杂网络.为了便于同时分析三个领域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引入扩展的域映射矩阵EDMM分析团队-产品-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通过扩展的多领域矩阵(EMDM),即团队-产品-功能EMDM,本文构建了由部件设计结构矩阵(DSM)、功能DSM和EDMM推导组织DSM的模型.然后,为优化组织架构以降低管理的复杂性,构建了改进的两阶段组织DSM聚类准则,提出了最大化增加的类内外依赖强度比AIDER和最小化项目的总协调成本的聚类准则,以平衡类内和类外元素对聚类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将本文提出的AIDER聚类准则与传统的聚类准则进行了比较,聚类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明显降低总协调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众媒体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存在的双面效应,本文通过媒体报道的情绪以及动机对媒体信息进行了区分,同时考虑公众媒体的关注度、不同监管环境下的可信度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对舆论的敏感度三大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公众媒体对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研究发现,不论监管环境严格还是宽松,都应加强对于媒体舆论的审查,使媒体的舆论机制发挥正向作用,分担监管压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且这种正向效用会随着媒体关注增加而放大.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正确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约束公司的过度创新行为,而谣言散播则会加剧市场套利等风险,随着公司对媒体信息的敏感度增加,这两种效应均会被放大.此外,适当加强监管惩戒也是遏制金融科技过度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2005至2019年各年度中国权益类基金经理变更信息并追踪基金经理离职去向,将离职基金经理分为被动离职和主动离职两类,检验投资业绩对基金经理离职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投资业绩越落后的基金经理被动离职概率越高,投资业绩越优秀的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概率越高,被动离职受短期相对业绩影响更大而主动离职的主因是中期绝对业绩.2)基金经理离职会受到市场环境影响,牛市期间存在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概率与业绩负相关的异象,进一步研究表明牛市期间大量业绩一般基金经理“公奔私”是导致异象的原因.3)业绩落后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越大,被动离职概率越高;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越小,主动离职概率越高,这一现象由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管理能力”不匹配所致.4)基金经理主动离职前后短期业绩不具有持续性.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基金治理领域的文献,反映出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业绩考核和薪酬体系存在不足,对基金行业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凸多面体可以表示成一组线性不等式的交 ,称这种表示为凸多面体的“交形式”;同时 ,它也可以由其全部极点和对应的凸多面锥的全部极方向生成 ,称之为“和形式”.将一个凸多面体在“和形式”与“交形式”之间进行转化是数学规划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文使用类似线性规划中的“大 M-方法”,构造性地将无界凸多面体“和形式”的凸多面体转化为“交形式”,并用数值例子说明了该算法的应用过程 .  相似文献   

20.
首次系统地综合运用了国内外多种测试方法对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测试 ,并结合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动态需求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