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怎样养蝎子?     
七、饲养设施(一)蝎窝人工饲养蝎子的设施是多种多样的。用碎瓦片、碎石片或烧成块状的煤渣都可垒成。如用盆饲养,蝎窝可垒成园形并呈宝塔式,大小尺寸可根据盆的容量而定(见图一),  相似文献   

2.
蝎子的生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目前,尚未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常见病害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根据本人几年的养殖经验及查阅有关资料,总结出以下一些蝎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于收购,加工全蝎可以在清明、谷雨二个季节之间进行。这时蝎子冬眠后.刚开始活动,腹中食物特少,没进行交配怀籽,出成品较高,每kg活蝎可得成品干蝎0.6—0.7kg。色泽纯正,称为“春蝎”,为全蝎中上等。其后的“伏蝎”和“秋蝎”腹中含杂质多,加工后色泽和质量远远比不上“春蝎”。 活蝎要及时加工。已死的蝎子要剔除,活蝎加工成的全蝎颜色为暗棕红色,死蝎加工后为青黑色,容易变质,不利贮存。 全蝎属动物类药材,体内含有大量动物蛋白,煮制前要用20%的淡盐水浸泡,煮制时,要把化好的,盐蝎比例为2:  相似文献   

4.
专利申请号:00115936.4蝎子在自然环境条件生长过程中,从幼蝎到成蝎要经过6次蜕皮。蝎子从幼龄蝎到成龄蝎阶段,其蜕皮后的成活率一般在50%~70%,提高蝎子蜕皮后的成活率是直接关系到蝎子产量和影响养蝎经济效益的关键。日前,人工养蝎中幼蝎快速蜕皮与生长技术获得突破。该技术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在幼蝎食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够促进蝎子生长,提高蜕皮质量,可使幼蝎蜕皮后的成活率达90%左右,并能加快蝎子生长,缩短饲养周期。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比传统养蝎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以上。该项技术是“人工养蝎无冬眠化饲养技术”取得成…  相似文献   

5.
引言蝎子(又名全蝎、全虫)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出口商品,也是宴席上一大名菜,还可用于配制高档保健药酒。全蝎作为药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它的药用价值更引起国内外重视。近年来,由于蝎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蝎源日趋减少,发展人工养蝎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但是,对蝎子外部形态的描述目前还停留在肉眼和光学体视显微水平。本文对东亚钳蝎分别进行肉眼、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使对蝎  相似文献   

6.
东亚钳蝎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明显表现了怕强光、怕强风、怕噪音、喜欢弱光和相互残害的生态特点。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我们选取了38种昆虫和26种动物肉进行了饲喂试验,其中有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喜欢吃;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较喜欢吃:有2种昆虫和4种动物肉不喜欢吃。饲养蝎子的方法,包括池养、缸养、盆养及瓶养等。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成蝎500~600条,仔蝎3000~5000条,孕蝎200~300条。蝎子的繁殖为卵胎生,每年产仔一次,平均每只母蝎一胎产仔28.16个。对蝎子的求偶、交配、产仔及母蝎保护仔蝎的行为均作了观察。近几年来,东亚钳蝎生存的自然条件受到破坏,影响了蝎子的繁衍。随着医药业的发展,对中药全蝎的需要量增加,群众大量捕获,致使蝎子种群的生长、繁殖受到干扰,数量大大下降。为此,应加强蝎子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怎样养蝎子?     
三、饲养方法(一)种蝎来源1.购买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蝎子主要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种品种。东指山东的昌潍为主要产地,称东全蝎,是我国产蝎较高的地区之一,西指山西的忻县为主要产地,该县境内的寺坪公社,山大沟深每年能  相似文献   

8.
蔬菜苗期病害是为害非常严重的一种蔬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和沤根等.该类病害多是在幼苗的易感阶段遇上不良的气候条件,而苗期管理又跟不上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加强蔬菜苗期管理选好苗床做好苗床药剂处理种子处理调节好温度、湿度、光照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及时加强药剂防治就可避免或减轻蔬菜苗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提起蝎子往往令人生畏,在生活中人们常用蛇、蝎来形容那些心肠狠毒的人。我国古代民间有“五毒”之说,所谓的五毒是指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蝎子。蝎子有毒是举世公认的,当它受到惊忧时会蜇人,并注入无色透明的毒蛋白。蝎毒可分为两种,一类毒性仅作用于局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前人成果,利用开发的植物病害诊断仪对林木枝干典型毁灭性传染性病害腐烂病等和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低温灾害的试验,证明仪器对多种林木的根、茎、果实上的病害位置、大小、发病时期能够测试,对处于未显症的绝大多数非传染性病害和隐蔽部位已显症的病斑有100%的准确率,甚至还能检测部分潜育的病斑。因此对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有实用意义。不但使业者获得节约开支、提高产量和质量等实惠,而且有大幅降低农药用量、减少次数、减少大气、水、产品药残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怎样养蝎子?     
养蝎是一种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个人致富的事业。如在一、二年内,分别在两个15立方米的蝎窝里投放60斤种蝎,从第三年开始,每年起码可以采集300斤商品蝎,价值可达万元以上。本刊为了满足初养者的要求,特分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此文是作者所收集的各地人工养蝎子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蝎子生物学研究主要包括蝎的解剖学,分类学,生物地理学以及与医学相关的毒液生物化学研究。在过去已构建的马氏正钳蝎(又称东亚钳蝎)毒腺c DNA文库的基础上,本研究克隆与鉴定了马氏正钳蝎的全长β-肌动蛋白基因的前体核苷酸序列。马氏正钳蝎全长β-肌动蛋白c DNA由1383个核苷酸组成,包括90个核苷酸5'非翻译区(5'UTR),147个核苷酸3'非翻译区(3'UTR)和1131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ORF)。该马氏正钳蝎全长β-肌动蛋白前体核苷酸序列是首个从蝎目动物中分离鉴定的β-肌动蛋白c DNA序列。β-肌动蛋白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蝎不仅是蛛形纲的原始类群,而且很可能是节肢动物的原始物种。该研究结果为蝎目的系统进化地位、甲壳-昆虫近缘假说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3.
蝎毒素是蝎子自我防御和捕食的有力工具,属于活性短肽。抗昆虫蝎毒素多肽作用于昆虫细胞膜离子通道,调控通道动力学特性,是潜在的生物杀虫剂,具很高的研究价值。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抗昆虫蝎毒素多肽有高保守性,序列同源性达67%,其中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这可能与其抗昆虫作用的结构有关。但天然蝎毒素蛋白获取较困难,致使抗昆虫毒素多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受限,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重组蝎毒素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抗昆虫蝎毒素多肽外源重组表达的研究现状,旨在更深入全面理解其结构及抗昆虫机理等,以助推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引起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主要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无先天性免疫力;消化器官不发达;体温调节能力差。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压死和踩死;冻死;饿死;病死;咬死;操作失误致死等。防制哺乳仔猪死亡的措施主要有:早吃初乳和固定乳头;防冻防压;做好寄养和并窝;矿物质的补充;及时补料;防疫灭病等。  相似文献   

15.
梨树病害以其发生前具有“看不见、摸不着”及防治技术不易掌握等特点成为当前阻碍梨果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广大梨农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梨树病害的综合治理,因不同地区病害发生种类不同,而具体防治措施不同.本文以河北省中南部梨区为例进行阐述.该区内主要发生的病害是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和黑斑病,部分果园还可发生的病害有锈病、褐腐病、根部病害、白粉病及黄叶病,有些果园偶尔发生的病害是疫腐病,老树还常发生木腐病.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冷血动物,蝎子依靠环境中的能量来调节它们的体温。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平台为蝎子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温暖的环境,让它们在夜晚外出搜寻食物前增加体温。研究人员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捕捉到野生的中东金蝎后,使用熔融铝填充到它的洞穴中来制作洞穴铸模。熔融铝凝固之后,研究人员挖掘出来并且使用一台3D激光扫描仪和软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实用技术     
<正>棉花管理严防烂铃引起烂铃的病害有两大类:一是病菌直接侵染健康无伤的棉铃,如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其中疫病病菌可直接侵入铃缝处引起烂铃病;二是病菌浸染已受害的棉铃即从伤口侵入而引起棉铃病害的发生,如红腐病、红粉病、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理组织学实验观察,发现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在组织学上的病理变化,为该病引起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和发病过程提供研究资料.方法:从疑似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鸡中选取5只,运用实验室方法进行确诊,对其气管和喉结进行采样,制作石蜡切片,使用H.E.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使用5只健康鸡的相同部位做对照.结果:鸡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后,气管和喉结组织结构有明显的脱落、肿大、膨胀情况,并伴有炎性侵润.喉结粘膜上皮细胞间变得疏松,破坏了原有腺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脐腐病、裂果病和日烧病三种。近几年由于加工番茄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对农民种植加工番茄的积极性挫伤很大。为确保加工番茄的加工品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经验,将加工番茄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番茄脐腐病:又称顶腐病,蒂腐病。初发时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病斑凹陷变褐,最后形成直径1~2cm的黑疤,严重时扩展到小半和果实;发病后期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出现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而且多发生在第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因结果期水分供应失常,造成番茄生育前期水分充足,果实膨大期需大量水分时遇高温干旱,使大量水分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而散失,果实发育所需水分不能正常供应,使钙素的吸收和代谢造成障碍,果实生长发育受阻,花脐部分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  相似文献   

20.
甘肃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到8种病原真菌,引起6种贮藏期真菌病害,分别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m infestans)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马铃薯早疫病,茄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引起马铃薯黑痣病,具柄细基束梗孢(Cephalotrichum 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Verticillium tricopsis引起马铃薯萎蔫病,Fusarium solani和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于腐病.马铃薯为V.tricopsis的新寄主,具柄细基束梗孢(C.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在我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