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礼都表达了对安定生活及子孙绵延不绝的追求。撒拉族的婚礼也如此,独特之处在于特定的仪式及程序,其中既有对民族历史的高度浓缩,也处处表现出伊斯兰文化的特质及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平果壮族嘹歌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人民的婚恋、婚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壮英民族婚姻习俗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模式探究——以循化撒拉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撒拉族经济迅速发展并在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也正因为如此才成为国家较少民族发展的成功典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探究循化撒拉族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循化撒拉族这个青海唯一的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社会学在学科建设和方法建设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社会学应在吸收社会学和民族学好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相结合,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历史、现在、未来研究相结合,将描述、解释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将社会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同时,注重运用背景分析法、交叉文化分析法、社区研究方法、现代模型方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撒拉族的祖先来自土库曼斯坦的一个叫做撒勒尔(SALYR)的部落,如今这个古代中亚的撒勒尔部落早已作为土库曼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但迁移到中国的一部分撒勒尔部落人又与青海的藏族、甘肃、青海的回族、蒙古族、汉族通过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撒拉族,他们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撒勒尔部落了。撒拉族中的韩姓多为根子姓氏,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都是后来与撒拉族融合为一族后的外族的姓氏。  相似文献   

6.
南票地区农村汉族婚姻习俗的特点,是时间长而讲究多,其中渗透着满族婚俗因素,各民族婚俗的相互渗透,形成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婚俗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要求民族传统体育要不断改革创新和积极适应,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对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社会和谐与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的稳定,研究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促进稳定发展、实现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视角下探讨甘肃民族地区的地缘特点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梳理甘肃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系,对积极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经.国风》中有不少爱情诗,反映了诗经时代的婚俗,但由于时代、地域、民族的不同,各国婚俗必然也有所不同,《诗经.郑风》就是一例。该文试从多方面对郑风独特的婚俗及其形成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其通俗与时代性的话语展示了中华民族深长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培养与提升公民的道德感、精神气节上与优秀民族传统精神交相辉映;社会主义荣辱观孕育在民族文化厚实肥沃的土壤中,这种民族性特质赋予其强大的亲和力、生命力,并将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与接受,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牧区乌孜别克族的生活方式在变迁,表现在劳动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物资消费生活方式和化娱乐生活方式等方面。牧区乌孜别克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通过增强外源性变迁,强化内源性变迁才能实现。要进一步促进牧民化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倡导各民族间化的吸纳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以先秦民间歌谣为主 ,参用同时期的相关史料 ,阐述上古社会群婚制在当代的嬗变轨迹。同时通过对民歌中的“夫征不复”和“妇孕不育”现象的分析 ,论证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内在动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苗族婚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黔东南苗族婚俗发生了较大变化,恋爱方式、婚姻礼仪和费用以及婚姻选择等几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这些变化与建国以来黔东南苗族经济、教育的发展以及党的民族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的婚俗文化呈现出东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和形态。特别是清末民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不同于旧礼的新式婚姻仪礼。试从特征、形态以及新旧婚姻仪礼等方面考察近代东北地区婚俗的变化和发展,并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门巴族婚俗文化特征及其与藏族婚俗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查找文本资料、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藏族与门巴族婚礼习俗、婚礼庆典礼仪、婚配形式、婚姻关系等方面进行探寻,力求通过对婚俗文化的阐述,展现门巴族婚俗文化特点及其与藏族婚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吉祥物与传统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婚俗多以吉祥物为活动道具,它是婚俗内容的寄托物。传统婚俗的主要内容诸如祝子、辟邪、祝福新婚夫妇美满和谐、白头到老、生活富裕等,往往都是通过吉祥物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7.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藏族婚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潮中,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临县的婚俗有几个特殊的地方,一是结婚“亲迎日”,新娘整天都不能在娘家,而是在娘家的邻居家穿衣打扮,临出发前,新娘吃十样菜以及火烧饼;二是新婚夫妇回门时,有带一捆粉条的风俗;三是迎亲日迎戚者与送戚者上衣口袋里要装一双红筷子。它们的起因及其演变,隐喻着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婚嫁,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都有一套自己的婚嫁程序,鄂南地区也流行有一套具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婚嫁习俗和礼仪。本文以咸安民间婚嫁习俗为例,着重谈到咸安民间婚嫁习俗中的“撒帐”仪式,文章分为三部分,一是撒帐文选录,二是撒帐后的礼仪,三是撒帐婚俗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传统婚俗雷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俗雷歌是反映粤西雷州半岛传统婚俗的一面镜子,它描绘了雷州各种不同的传统婚姻形态和丰富多彩的婚嫁仪节:在婚姻形态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约束和两情相悦、自由浪漫的恋爱婚姻并存;在婚嫁仪节上,既闪现着儒家礼仪的厚重,又极具地方乡土特色,体现了雷州普遍性的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