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人们按既定的文化生活方式来决定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在财富观上,更重视的是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或者说是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我们更注重精神财富,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孜孜以求的是人们道德的充实、人格的伟大和情操的完美,并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因此,受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受到抑制,但却涌现出不少道德的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财富的源泉、动力和形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应引起关注的便是,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契合的财富观尚未能在全社会得到完全确立。本文即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的财富观念现状,就社会主义财富观的若干基本问题展开纲要式的阐述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不同文化和财富观的相互碰撞。财富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生存方式。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扭曲的财富观,表现为见利忘义、比阔炫富、吝啬藏富等。这是功利主义泛化、消费主义诱导、个人主义膨胀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引导缺失、制度建设滞后造成的。为此,我们要构建科学财富观,倡导诚信致富、用知识创造财富、科学支配财富,以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欣 《科技智囊》2013,(1):42-43
国家财富与人民财富的共同增长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新诉求。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战略基点、改革重点的内在逻辑是:国家财富增长,即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消费需求增长,关键节点是人民收入水平提升、社会保障健全,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然而,这也只是静态意义上的财富,国家与人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让财富持续增长,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财富观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学研究财富是从人的欲望开始的,财富是大自然和社会提供的、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的一切资源,而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不是财富总量的最大化,而是“快乐指数”的最大化,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中能够获得多少快乐,标志着个人所获得的财富总量多少;一生中能够为他人创造多少快乐,标志着个个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相似文献   

6.
在财富观上,孔子和孟子认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否认有了物质财富人就会快乐,鼓励人们去追求以仁义道德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并主张将符合“道义”作为获得物质财富的重要标准。在财富的占有、分配和消费上,孔孟主张财富应由天下人共有、均享和依礼消费。孔孟对财富的认识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是对其合理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我们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富观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海峰 《创新科技》2003,(8):12-12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在不少人越来越讲实惠,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不感兴趣,精神上逐渐贫困。林九公司的经理人董家旺,对待物质与精神颇具现代意识。物质与精神我是一家较大公司的经理,而且这个公司创建时我还是开山人主一。公司在我和全体职工的努力奋斗下,发展成为业界一家骨干企业。当初,公司可以变为民营企业,但我  相似文献   

8.
宋应星的财富观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所提出的劳动创造财富,发展农工商增加财富,开源节流以积累财富的观点,不仅具有时代的进步色彩,而且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围绕社会主义财富观命题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财富的内涵观、获取观、配置观等,对当前我国公众的社会主义财富观念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在财富领域确立和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权提供了一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思想源头活水的先秦儒家,通过对义利关系的分析奠定了儒家伦理财富现的基础,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认为“义”是体现人的尊严的终极价值;强调“少私寡欲”和“相互不争”来达到社会安稳、人伦有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的价值原则上,主张把贵贱原则凌驾于贫富原则之上,阻止富裕的商人凭借他们的商业财富来改变原来的贵贱等级.因此,先秦儒家的财富观是一种伦理型财富观.在近代,它受到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而发生变迁,先进的中国人从追求富强之“技”、解决生活世界之“用”上升为对意义世界评判标准之“体”的追寻,使得中国社会原来重和谐的中心价值,转为重财富与权利追求的“目的获求”价值,但却未能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以及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可的财富理念.  相似文献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支配财富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财富观,包括过度追求财富、财富意识欠缺、不能理性地支配财富。同时笔者提出做好学生财富观教育的建议: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思政课程对大学生树立正确财富观的引导;多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财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李渔一生布衣,家道中落,却过着奢华的生活。重气节、轻利益的儒家传统思想在李渔身上已经发生了变异,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意识提高都对他有所影响,可以说,儒家的传统思想与商人的治生意识奇异地在李渔身上得到了统一。后世对李渔的评价毁誉不一,这与他的财富观不无关系,尤其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十二楼》、《连城璧》、《无声戏》集中地体现了李渔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的财富动力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地创造财富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历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激情。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是中国经济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视超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更重视如何在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分配财富而不是如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不具有西方那种征服自然的强烈意识;对人们生财取利的经济行为的道德评价上,先秦儒家主张“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富而好礼”,认为“义”是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终极价值;在对人们的求利欲望的分析上,把经济政治化、经济道德化,给本来作为手段、作为财富形式的金钱本身披上道德的外衣。受儒家传统财富观的熏陶,中华民族缺少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冲动,但却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致富思源”,这个“源”不仅是财富的源泉,而且包括那些对民族发展与富强产生积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量的价值观、理念和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未来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重新认识先秦儒家的经济文化思想,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对待社会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社会财富内涵、源泉、分配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变革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动、党的不断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以及中国传统财富观、西方社会财富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重商主义的货币财富观到重农主义的使用价值财富观,再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财富观,最后发展到马克思的商品财富观,这种发展演变表明人类对于财富的理解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表明财富不仅仅是有形的看得见的金银、货币,更应该包括那些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联系,那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资本,并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被纳入同一个市场,每一个人的经济生活都成为这个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物质经济极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财富的理解与追求财富的动力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财富被颠倒地、抽象地认为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的物质财富。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新地正确理解财富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新时期文学的形式观念变迁为考察分析对象,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三个文学时间段为经线,以语言、文体、结构三个层面为纬线来编织新时期文学形式观念变迁的立体图景,揭示从简单的模仿——自觉运用——推向极致这一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校园篮球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校园篮球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校园文化和篮球文化的关系,分析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构建校园篮球文化的时代意义及其构建途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校园篮球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和苟子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通过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提出了他们的伦理型财富观,从个人的角度提出重义轻利,取之有义;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义以生利,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表达了他们对于个体生存的重视和个人价值的理性思考和推崇,以及寻求社会和谐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通过对义利关系的阐述提出了他们的伦理型财富观,从个人的角度提出重义轻利,取之有义;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义以生利,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表达了他们对于个体生存的重视和个人价值的理性思考和推崇,以及寻求社会和谐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民族.在西迁入疆二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锡伯族诗歌的发展速度和创作成绩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形式表现出新时期锡伯族人民的情感和奋斗精神,显示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