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Ⅰ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4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4年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均有较大偏移;全局Moran’s Ⅰ指数为0.3911,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S Ⅰ散点图和LⅠ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Ⅰ值分异图.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1990-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局部空间差异缩小,河西和陇南所辖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I值分异图.研究表明: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丽 《科技资讯》2015,13(4):28-29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GIS软件和Geo 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2008年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宁夏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426,在空间上相关性很强,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在空间上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地区空间上分布较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  相似文献   

4.
以长三角16市1978-2007年改革开放30 a人均GDP数据为资料,基于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同与分异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建市域人均GDP类型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得出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表现为向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趋同;用空间自相关性方法考察各市域与周围邻居城市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与其邻居之间存在正相关;据此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策略、健全区域互动机制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向高收入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运用GIS技术与空间统计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对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人均GDP的格局及其空间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完善的ESDA方法,包括MoranⅠ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等,来揭示1978-2001年间全国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增长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以有效地认识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空间联系的结构,认识其内在规律性及其动态演变过程,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考察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联系及收敛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均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2007-2015年179个区县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GDP的空间联系强度在波动下降,而变异系数波动上升,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采集近6年山东省各市经济数据,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分析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出各市发展率,利用GIS技术处理数据,得出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可见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明显,表现为三大区域阶梯状分布,在空间上还有明显的"双核"式增长极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为测度目标,利用ESDA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1995-200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时空格局特征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1995-2008年,甘肃省经济差异不断变大,陇中、河西、陇南、陇东4地区间的差异以及陇中、河西内部的差异是甘肃省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集...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区域旅游效率评价与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曼奎斯特指数方法,对甘肃省各市州2003-2012年的旅游效率及其动态变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分析其空间差异,最终揭示了区域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能为甘肃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总效率较高的地区较少,只有兰州、金昌、白银、庆阳4个地区的平均总效率在0.8以上,其余均为中等效率和低效率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和规模收益不变阶段;不同地区的旅游效率变化趋势各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只有天水的MI连续10年均1,旅游效率持续提高;对甘肃省各市州进行了类型划分,I型地区有6个,Ⅲ型地区有3个,Ⅳ型地区有5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进而分析其深层动因,并探讨了缩小差异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及其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甘肃省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经济绩效与效益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率绩效与公平绩效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离散;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4种俱乐部趋同类型,高绩效和低绩效趋同俱乐部的空间分布最广,稳定性最大;绩效内部的协调度体现为高值区带动下的区域整体水平趋高,但协调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单纯的正比关系.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云南县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云南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滇中地区,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县域则分布在滇东北、滇南、滇西南和滇西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显著;消费、劳动力与工业化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等对甘肃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格局上讲,定西、平凉、庆阳3市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武威、临夏、甘南3州市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且经济水平基本呈西北高、东南低,并形成了以兰州和嘉峪关为中心的经济圈雏形;②从总体变化趋势上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拉大,且速度呈阶梯式变化;③区域经济差异在高-低城镇化方向上变化复杂;④区域经济差异在河西-河东方向上主要表现为河西-河东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统统计和ESDA方法,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利用全国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市统计数据,以城镇化率为测度指标,县级尺度为研究单元,对1990—2010年湖北省城镇化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城镇化格局的现状特征为: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衡,城镇化中低发展水平地区占主体;主要城镇沿江沿路分布特征明显;一城独大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仍然较为突出.(2)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逐步呈现空间聚集格局,不同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在缩小;武汉城市圈作为区域城镇化"热点区"扩散作用不断增强、辐射范围逐渐扩大;但鄂西南、鄂东北作为区域城镇化的"冷点区"基本没有改变;城镇规模体系日趋合理,特大、大城市聚集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甘肃省1978-2005年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其经济增长弹性在0.5左右,第一、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弹性相对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微弱。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及其演化趋势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对1998—2012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程度测算结果表明:15年间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较快,36个地级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绝对差异逐年加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不断减小;相对发展率的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特征分析显示:相对发展率高的城市主要位于辽宁、吉林两省;运用Theil指数对经济增长差异驱动力分析表明:区内差异的贡献率在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等三要素中最大;采用R/S分析法对未来15年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演化预测显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在2013—2027年间仍将呈波动递减趋势,但后期递减的趋势会由较弱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区域经济差异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认识区域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大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定阶段内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经济发展结构反映了该区域在此时段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研究对象.以地市州为基本的区域单元,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评价原则,建立了甘肃省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各项指标计算方法,得出了各市(州)创新能力排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升甘肃省区域创新能力的6点对策建议:制定创新策略,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树立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创新人才以及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