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针对防除春油菜田恶性杂草剌儿菜和苣荬菜,进行了除草剂的防效示范试验。各示范点每公顷施用75%龙拳(SGX)225 g,以50%高特克(SC)600 mL/hm2作对照药,空白处理为对照,龙拳防除刺儿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6.04%,防除苣荬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2.44%,平均增产14.19%,防除效果较对照药高特克高3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在高寒地区春油菜田防除禾本科杂草技术,并筛选油菜田除草剂新品种,于2006年引进12%烯草酮乳油,以12.8%高效盖草能乳油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烯草酮乳油对春油菜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显著,适宜用量为72-108 g/hm^2,除草效果达94.4%-98.61%,对油菜安全,油菜增产达20.29%-22.73%.适宜施药时期为靶标杂草基本出齐后至分蘖前(即禾本科杂草长至2-5叶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10%唑草酮WP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对10%唑草酮WP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10%唑草酮WP剂量330 g/hm~2(有效量33 g/hm~2)为宜,对杂草总体防效可达80%以上,对野油菜防除剂量可降至300 g/hm~2(有效量30 g/hm~2)施用。在推荐剂量下小麦可增产4.84%~7.25%,这说明10%唑草酮WP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10.8%高效吡氟氯草灵乳油是油菜田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及安全性。我们于2002年在浙江省临安市进行了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10.8%高效吡氟氯草灵乳油(江苏省新沂农药有限公司);10.8%高效盖草能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5%精禾草克乳油(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试验处理及方法试验设在浙江省临安市玲珑镇石山村进行。试验田前作为水稻,土壤情况良好。油菜田杂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主要种类有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等。油菜品种浙为浙双72,1…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稀土元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选用稀土高效多元素增长剂—植乐 ,在皖油 9号油菜上进行了喷施和拌种处理 ,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 ,油菜应用稀土元素后 ,根粗、根长、须根数、叶绿素含量、Vc含量都较对照明显提高 ,方差分析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油菜鲜重增产 36 %以上。稀土元素对油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复合酶对青海油菜花粉进行破壁,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破壁率可达90%以上.通过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图,可以确定花粉中含有二氢黄酮(圣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新型先导化合物,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酰基-4-羟基喹啉-2-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 HNMR,13 CNMR及高分辨质谱确证.利用平皿小杯法初步评价了其对双子叶植物油菜和单子叶植物稗草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油菜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Ⅱ-13在10μg/mL浓度下对油菜的抑制率达到84.1%.温室盆栽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Ⅱ-13在100g/hm~2施药量情况下,对油菜和苋菜的茎叶处理呈现出很好的防除效果,抑制率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3可以作为开发新型选择性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继续优化.  相似文献   

8.
初步考察了6种三唑Schiff碱及12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杀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某些供试药对芹菜斑枯、黄瓜灰霉、油菜菌核等菌病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稗草、马唐草、油菜、苋菜的除草活性为:苗期茎叶处理的除草活性较苗前土壤处理的要高,尤以对苋菜生长抑制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50%~60%.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在幼林化学除草中应用,在相同条件下,70%森草净的除草效果最好,72%的2,4-D丁脂除草效果相对较差;采用喷药与深翻相配套的技术措施与对照之间,除草率相差34%;在同一药品剂量相同的条件下,药液中加入的除草剂助剂不同,除草效果因助剂的不同除草效果有差别,加入0.2柴油的除草率较加0.03洗衣粉的高2.8%,较不加助剂高6.7%;10%草甘膦与72%2,4—D丁脂混用,除草率分别比10%草甘膦和72%2,4—丁脂单用提高11.1%和18%。  相似文献   

10.
猪殃殃在新疆部分地区农田危害,与薄蒴草、卷茎蓼等杂草,组成新的群落危害作物,所占比例不超过33%,是密植作物(如春小麦、春大麦、青稞、豌豆和油菜等)的大敌,面积在扩大,密度在增加,危害在加重;前期生长速度慢于作物,中后期生长速度超过作物,因枝多叶茂,将作物覆盖于下,不能通风透光、增加湿度、病害严重、降低作物品质、降低产量.在出苗后或蕾期用除草剂防除效果好,可用排草丹、百草敌、阔叶散及其混剂防除,防效85%以上,可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坚强芽孢杆菌B-305菌株的发酵液浸泡马尾松种子和在灭菌土中施入不同量的绿粘帚霉的厚垣孢子粉剂,对马尾松幼苗在出苗前和出苗后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影响,并能使病害得以减轻;防病效果随施入土壤中的厚垣孢子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进行种子细菌化和施入厚垣孢子的处理的防病效果要高于各单独处理,防病效果最高达到61.2%;2种生物拮抗菌对松苗都有促生作用,其中联合处理与对照相比,松苗高生长最大可提高57%;生物防治持效期试验(半年后重新播种)显示,复合拮抗菌处理的防病效果仍然最高,但绝对值有所下降,为55.6%.  相似文献   

12.
双烷基季铵溴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脂肪醇为原料,合成了双辛基季铵溴盐,其产率达80%。将其应用于大庆油田的回注水处理进行杀灭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的试验,并与1227杀菌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产品对SRB及TGB都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且其效果略优于1227杀菌剂。对于产品形成的复配杀菌剂的杀菌性能也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将GOD做为栅栏因子,应用于动物皮中进行防腐考察.实验结果表明,GOD与山梨酸钾、乳酸钠等栅栏因子一样,对动物皮都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且0.1%浓度的GOD防腐效果优于0.1%的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用Victor Meyer法测定液态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Victor Meyer法虽然经过多次改进应用于学生实验教学,但由于方法中的细节问题探讨不够,导致实验误差大于5%。针对产生误差的相关因素进行改进,获得实验误差小于2%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学生实验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变应性鼻炎有效、稳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射频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射频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稳定、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一种针对重金属铅(Pb)的高效环境友好型淋洗剂,采用水平实验法探究了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聚酰胺酸(PAA)、鼠李糖脂三种淋洗剂对Pb污染土壤的淋洗特征,使用响应面法对EDTMPA和PAA进行了淋洗参数优化.首次将这两种螯合剂EDTMPA,PAA与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复合淋洗.结果表明,单独淋洗时,EDTMPA的效果最佳,最佳淋洗参数为质量分数2.3%,pH 5.7,淋洗时间167 min,对Pb的去除率为57.6%.鼠李糖脂复合EDTMPA对Pb的最大去除率为70.9%,比EDTMPA单独淋洗提高了12%;鼠李糖脂复合PAA的最大去除率为63.3%,比PAA单独淋洗提高了16%.鼠李糖脂复合EDTMPA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型淋洗剂.  相似文献   

17.
木炭对污泥堆肥有机质减量和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炭为供试生物炭,分别添加污泥初始质量0,10%,20%和30%的木炭,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木炭促进污泥堆肥过程中碳减量和氮减量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木炭添加量的增加,污泥中碳的质量分数显著减少;堆肥结束时,相比未添加木炭工况,添加木炭工况的碳减量程度和氮减量程度分别提高了18.3%~27.8%和10.3%~17.2%;污泥堆肥的芳构化程度和稳定度相应提高,多糖、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18.
桂林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业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桂林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等有益组分含量较高,而重金属等有害组分相对较低,基本符合国家污泥农用的有关标准。制成有机复合肥后进行的农用试验表明:污泥有机肥施用后水稻增产13%~19%,肥效略优于或等同于市场上出售的华丰牌复合肥;施用甘蔗后,产量比施用市场上出售的三元复合肥高22%,比施用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混合肥高29%。  相似文献   

19.
针对K形搭接节点内隐藏焊缝不易施焊的现实状况,为了弥补现有规范设计公式统一按内隐藏焊缝全焊考虑而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用有限元手段分析比较了内隐藏焊缝不焊对节点破坏模式、受力性能等的影响.证实了内隐藏焊缝不施焊对K形搭接节点承载力的影响不宜忽视.提出了一个K形搭接节点考虑内隐藏焊缝不焊的影响系数公式,并建议当节点按受压管为被搭接管设计且搭接率小于60%时,或当节点按受拉管为被搭接管设计且搭接率小于40%时,可以对极限承载力做相应20%左右的折减,除此之外尽量采取全焊.  相似文献   

20.
再生铜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用二段法生产再生铜过程的环境协调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再生铜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环境负荷数据.将再生铜与精矿铜生产的环境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产1 000 kg再生铜的能源消耗、温室效应、酸化效应和人体毒害分别为生产精矿铜的29.8%、25.7%、2.3%和2.4%,说明再生铜的生产过程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