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菊花7个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分析了7个菊花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依据品种的酶带特征及分布,并利用信息量谱系聚类的方法,探讨菊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分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间都有一条共同特征的谱带,同时又蕴含着较丰富的多态性,从而根据酶谱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菊花品种。  相似文献   

2.
菊花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花是世界上人们最喜爱的花卉之一,菊花育种家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菊花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当今菊花育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中国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和中国菊花走向世界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使中国菊花在今日世界花卉园艺舞台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中国菊花品种形成的过程和中国菊花走向世界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使中国菊花在今日世界花卉园艺舞台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封地区菊花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开封地区菊花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整理出867个品种.按照花瓣、花型和花色等不同分类和鉴定标准,已鉴定出的600个品种,初步可统计为5个瓣型,33个花型,7个色系.  相似文献   

6.
辐射与组培复合育成“霞光”等14个菊花新品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育成了“霞光”等14个菊花新优品种;对品种来源及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有关育种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挥发油是菊花主要功能成份之一,其提取工艺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介绍了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的9种方法,并就各提取工艺的原理、操作流程、技术参数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提取方法、菊花品种、菊花产地与物候期均对菊花挥发油含量与成分有影响;最后对菊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菊花挥发油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从菊花挥发油中检测到β-榄香烯,具有较好的抑癌效果。概述了β-榄香烯的发现和应用过程,对不同品种和栽培品种的菊花中β-榄香烯的含量及抑癌活性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菊花挥发油应用,提高菊花的保健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品种达三千余种,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且菊花也可人药和食用,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菊花立枯病、菊花白锈病、菊花线虫病等病害,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柏楠 《河南科学》2007,25(5):758-760
研究了γ射线对菊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菊花品种间的辐射敏感性差别较大,粉紫花色品种突变体较高,而绿色、白色、黄色品种较难诱发花色变异;植株用于诱变处理优于根芽,根芽优于枝条;3种诱变材料适宜诱变剂量为2~3 Gy.  相似文献   

11.
以7个不同品种的菊花试管苗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NAA) 对菊花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的NAA对诱导根的发生及提高生根质量综合效果最佳.比较了菊花试管苗扦插生根效果与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提出了菊花试管苗移栽时提高成活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高原环境对不同药用菊花品种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总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对不同生长环境下采收的药用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原环境下种植的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总黄酮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药用菊花(P0.05),并且不同药用菊花品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不尽相同.结论:高原环境能显著提高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地评价菊花的抗旱性并为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金背大红、天下一品、泉香冲天、紫玉、国华皇专和俊河的舞6个观赏菊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菊花抗旱性。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6品种菊花叶片质膜透性持续增大,而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SOD、POD含量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国华皇专、紫玉叶片中MDA含量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他4个品种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品种菊花抗旱性大小顺序为金背大红>天下一品>泉香冲天>紫玉>国华皇专>俊河的舞。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菊花无土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方式与定植、营养液的施用、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花木无土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药膳是传统中医药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安国地区药膳分类及中药材用料和安国地区主要中药材品种及其代表药膳,得出安国地区药膳配方可分为养生滋补、抗衰延年、防病健身、辅助治疗、护肤美容及保健饮品六大类、共200个品种,且安国地区20种主要中药材均出现在配方中,以祁菊花、祁山药和黄芪为原料的药膳举例多为六种.同时对安国地区药膳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该产业及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言武 《科技潮》2002,(4):42-43
菊花和月季花均产于我国,久经栽培,品种很多,为著名的观赏植物。菊花以花形奇特,千姿百态,飘逸秀雅,而颇受人们喜爱。月季花以花蕾期长,色彩艳丽,雍容华贵,而让人爱戴有佳。菊花和月季花,各以独特的魅力双双被选为北京市市花。为了让市花更为花繁似锦,光彩夺目,辛勤的园丁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用汗水与心血不懈地耕耘,北京天坛公园的园艺师李瑞甫、李文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同菊花一起生辉天坛公园的花卉技师李瑞甫与菊  相似文献   

17.
卢绪娟 《科技信息》2012,(1):484-484
以菊花品种“霞光四射”嫩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剂对菊花接穗扦插成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各种消毒剂对接穗的平均根长和根条数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提高接穗成活率方面,HgCl2与50%甲基托布津对成活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H2O2与NaClO的各个处理降低了接穗的成活率;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是最佳的菊花扦插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反转录转座子在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此标记体系可用于检测菊花品种的多样性.本研究对菊花iPBSPCR体系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0μmol/L,dNTPs浓度0.40 mmol/L,Mg2+浓度1.80mmol/L,Taq酶浓度0.10U,DNA模板用量60ng,反应总体积20.00μL.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min;95℃变性15s;48℃退火1min;68℃复性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依据上述iPBS-PCR反应体系和程序,从25个iPBS引物中筛选得到2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8个菊花品种进行iPBS-PCR扩增,结果显示所选用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菊花种质资源材料的iPBS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19.
65个菊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FLP技术, 对65个菊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6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244条清晰可辨的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178条, 多态位点百分率达72.95%,揭示了菊花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AFLP扩增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多数瓣型相同的菊花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地域来源与聚类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而花色与聚类结果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深秋时节,艳丽的菊花凌寒怒放,风韵独具.菊花,又名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栽培菊花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菊花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的“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春秋战国时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云:“朝饮木兰之堕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时已知落下的菊花瓣可供食用.如今菊花已广为世界各国引种,据统计,全世界有菊花一千属,二万五千多种.我国也有一百六十多属,二千余种,成为我国品种最多的花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