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7—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 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 年余的交涉过种中,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认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挫 败了日本侵占这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间岛”为筹码,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吴禄贞、宋教仁在这一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政府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2.
1907~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年余的交涉过程中,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论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挫败了日本侵占这一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间岛”为筹码,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吴禄贞、宋教仁良这一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政府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3.
清政府就排华大案与美国政府的交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态度由海禁特为保护。面对在美国出现的排华运动和暴力排华大案,清政府通过外交交涉以保护旅美华人的利益。由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倍受列强欺侮,所以清政府官员虽竭力交涉,最终只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漠河观音山等金厂为晚清政府抵制沙俄攫取东北金矿所设。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乘机出兵中国东北,占领了漠河观音山等金厂。为此,晚清政府与沙俄进行了反复的交涉,并最终收回漠河观音山等金厂的矿权。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实行保护政策。面对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清政府也提出了抗议,竭力同美国交涉。然而,清政府软弱的地位使其保护华侨的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徐茄 《当代地方科技》2010,(19):179-179
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紧锁的国门,晚清政府试图运用逐渐输入中国的国际法来改变被奴役的命运。在中法战争中,晚清政府将国际法作为对外交涉的工具,这是晚清政府对国际法的一次典型运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袁成亮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个部分,十九世纪中、后叶,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3个不平等条约割占、强租而去。收回香港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神圣愿望。...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与“球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日本无故侵吞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引发中日琉球问题之争。清廷重臣李鸿章主张通过外交途径,以“据理诘问”的对日方针,解决纠纷;在清廷准备与日本议结“球案”之时,李鸿章又建议琉球问题“惟有用延宕之法最为相宜”。李鸿章在清廷处理琉球问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李鸿章的浅见和软弱,导致清政府在“球案”交涉中的败局。  相似文献   

9.
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产生和演变于近代中外交涉之中 ,主要交涉对象是法国天主教会和法国政府。这种政策先后包含取缔或稽查教会育婴堂、稽查教会育婴堂、由地方官府和民间兴办育婴堂与教会育婴堂相竞争三种类型 ,呈现出节节退让、逐步放松的特点。这种特点说明晚清政府在对外涉中始争终弃 ,无力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之后的二十余年间是清政府外交由传统的“华夷”秩序格局1向近代半殖民地式妥协外交的转变相.鸦片战争仅仅把清政府的传统外交格局撞开了一道裂痕,而在战后,随着列强侵华的扩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因素的出现,这道裂痕慢慢扩大,最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裂变为一种新的半殖民地式外交格局.多年来对这个裂变过程缺乏系统研究,未免可借。本文从中外关系形势、清政府对外政策以及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变化这儿个方面来论述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清政府外交的新动向,冀有助于人们认识清政府的外交格局在近代之初的转变过程n一、今9供…  相似文献   

11.
在1885年到1887年的英国入侵朝鲜巨文岛事件中,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实质性地加强了中国宗主权,为全面干涉朝鲜内政外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2.
“天朝大国”形象陨落后,清政府在“中国”观念的调适中,一度重塑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但是伴随传统大一统外围屏障丢失和国家主权危机加深,这种努力收效甚微;随着“民族国家”话语霸权的形成,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出现了“汉民族”国家和“大民族”国家的分野。基于“大民族”国家观念,清政府在整合东北和藏区疆域过程中,重塑了近代中国整体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近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中国封建制度没落衰亡的时期。百年间,帝国主义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又一批的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权益,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却受尽了蹂躏欺辱。这段历史素有“百年痛史”之称。  相似文献   

14.
1933年初,日军向热河和长城各口进攻,中国守军被迫抗战。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对日交涉,先后委派黄邦、何应钦等官员与日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接触和秘密谈判,但由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误国政策的指导,以及公开的外交活动与秘密交涉的不协调,对日交涉以失败而告终,长城抗战受挫,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耻辱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民生日蹙,失业日多”,成为晚清政府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旨在“消纳流民”的大量官办实业工艺局,逐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7,(1):1-1
合肥“科学岛”盛产高科技“果实”,今后,合肥企业有望更多“品尝”这些果实。1月25日下午,我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举行第四次科技合作年会,岁末年初共话合作、共谋发展。今年我市与“科学岛”拟共同组建“促进技术转移联络组”,近期有望联合举办一次项目推介会,加强我市企业与“科学岛”的了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澳门的历史苦涩而令人心痛。1840年以来,葡萄牙殖民者频频制造事端,竭力扩大澳门侵略权益。清政府为澳门问题展开外交交涉,高尔谦有幸成为中方谈判的主角,这一经历奠定了他在外交界的地位和影响。成功交涉"马白关事件"高尔谦(又称高而谦),字子益,1863年出生,福建长乐(今福州长乐市)龙门人。福州是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也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据点。长乐位于闽江口南  相似文献   

18.
日俄战后,日本蓄意挑起“间岛”纠纷,图谋我国延边地区领土主权。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与日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做了大量而有实效的工作,终使日本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阴谋和野心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专条》是中日两国就日本1874年入侵中国领土台湾的事件经过反复交涉所达成的条约,它包括《北京专条》和《会议凭单》两项文件。过去史学界对这两个文件基本上持否定态度①,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看法,认为“从大局上看,专条所记录的并不是日本侵台之役的成功,此约首先是日本退兵之约,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日本必须从台湾退兵,且须定期撤尽,一切‘善后’办法实际上都以此为前提(清政府甘愿出银50万两,也是为使日本退兵),这说明了日本军事侵略终归失败了。②还有的学者认为,《北京专条》所讲的“日本国属民”并非专指琉球…  相似文献   

20.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08,(20):60-61
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