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手机支付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基于CA的移动终端支付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钥管理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CA认证的安全手机支付系统,较好地的解决了目前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解决手机钱包资金账户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芮荟 《科技信息》2011,(9):I0078-I0079
手机支付是近年来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支付现场脱机交易暨手机钱包服务是其中的领军业务。手机钱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交易信息安全和资金账户安全并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的问题。通过介绍手机钱包的实现原理、流程和安全管理现状,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两点解决思路,来探讨采用合适办法保证手机钱包安全的可行性,以期能推动手机钱包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评     
《华东科技》2014,(6):8-8
正360不是巨头,不和BAT硬扛360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安全作为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两大巨头为了支付打架,一个巨头推动制造舆论说另一巨头的支付不安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会成为非常个人化的设备,每个人的隐私会与手机紧密相  相似文献   

4.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是指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已达到19.74亿元.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下,移动支付应用日渐普及,智能手机日益成为移动支付的主要平台,由于智能手机的随身携带特性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广受关注。简要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常见形式,对手机银行这一移动支付的最主要形式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防范安全风险、提高手机银行安全性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调查数据显示,至少52.8%的网上支付用户高度关注安全问题。手机支付安全吗?手机丢了,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和钱物呢?连日来,"一旦丢了手机,安装了手机支付宝的用户只能‘玩完’;手机里的信息、照片根本删不掉,只要下载一个数据恢复软件,不到半个钟头就能搞定。"的传言四起,听得网友们心慌慌。  相似文献   

7.
芬兰一家企业推出全球首个“刷脸”支付系统,让人们购物时不需要信用卡、现金或手机,帮人们消除安全方面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史晓辉 《特区科技》2011,(11):51-53
现有的支付方式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银行卡遗失、忘记网银密码、手机被盗等。有没有更为安全、可靠和准确的支付方式?生物支付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在带给大家快捷方便的同时,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探讨移动支付系统结构以及椭圆曲线密码系统,针对移动支付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了移动支付系统中一种CA的信任模型,对该模型分析之后,将椭圆曲线算法应用到其中,保证了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试析移动商务之手机支付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手机支付的概念,详细阐述了手机支付业务流程与技术支持,分析了手机支付的优势及其前景,提出了推广手机支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手机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逐步显现。通过对太原地区手机支付业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现状,指出了手机支付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手机支付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手机支付,一种利用手机和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付款的"不接触式"移动支付服务日益受到移动运营商、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所谓"不接触式"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手机和读卡器等设备间的无线数据传输完成支付交易,这使手机具有银行卡的功能,方便、快捷。但手机支付存在太高的风险,使消费者望而却步,手机支付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本文就是从分析我国手机支付方式的风险入手,提出降低我国手机支付的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3G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子支付方式。本文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平台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马尔可夫链,并用极限分布来标识一个消费群体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分布状况,揭示了消费者使用该技术平台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3G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子支付方式。本文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平台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马尔可夫链,并用极限分布来标识一个消费群体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分布状况,揭示了消费者使用该技术平台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上海信息化》2014,(9):8-8
<正>707%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1.25亿元,同比增长126%,手机支付、网络银行、金融证券等相关各类移动应用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率为707%,远高于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等增速。移动支付正进入高增长时期,但也暴露出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缺乏等隐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表示,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脆弱性、平台开放等特点,移动  相似文献   

16.
科普中国     
正中国银联发布移动网络支付报告,这些日常习惯暗藏隐患4月2日,中国银联发布《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较2018年来看,移动支付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不过,一些人们的日常习惯里面还是暗藏了隐患,包括:更换手机后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敏感信息;删除带支付功能的APP但不解除银行卡绑定;随意尝试扫描带优惠信息的二维码。这些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不良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当你还惊叹手机支付带来的便捷时,很多APP却已经开始让支付脱离了手机!"当你还在惊叹手机支付带来的便捷时,微信、支付宝却已经开始让支付脱离手机了!车牌=付款码,与手机、银行卡"Say goodbye!"目前,微信、支付宝都已经同时启动了高速"无感"支付。多年未变的高速收费,先是迎来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紧接着又迎来了"无感"支付的巨变!何为"无感"支付?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身份tate配对的移动支付手机终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移动支付业务对安全性能的需求,描述了一种用于支付的手机终端,采用移动支付协议和终端安全机制,既保证了移动支付数据的安全性,又减少了通信次数和费用.此外,由于手机终端有限的存储能力和无线通信网络有限的带宽导致在无线移动环境中采用数字证书是不适合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tate配对数字签名方案.通过终端身份特征生成密钥,有效地降低了公钥密码系统中数字证书的分发和管理成本.该数字签名方案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适用于低带宽的无线环境和低性能的终端设备中.  相似文献   

19.
微支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因特网和手机的发展,移动微支付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谁都愿意方便快捷地使用手机随时随地的购买一条新闻或订购一块面包。在电子商务中,现金变成了代币形式的电子现金。使用代币消费更接近于人们习惯的付款方式,同时它又将付款流程电子化,免去了找零等过程,因此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随着4G业务的进一步普及,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得到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认可,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移动支付,也称作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方式.作为一种集移动性、及时性、定制化、集成性于一身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可让用户获得更加便利、快捷、实惠的支付体验,从而推动电子支付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